APP下载

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报告分析

2019-01-12林艾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林艾

(广元市中心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常见病之一,易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三日左右。该病最大的危害来自胆红素脑病,易累及患儿脑部,进而损害神经系统而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患儿死亡[1]。目前,临床多通过蓝光照射治疗该病。为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 例无任何并发症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为例,分组采取间隙及持续蓝光照射,探究两种照射方法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上的疗效及差异,现对结果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 例无任何并发症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0 例。我院伦理委员会已经批准本研究,且所有患儿将相关检查已确诊为新生儿黄疸,患儿家属均知晓并自愿加入本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已排除该肝功能异常、败血症及光疗禁忌症患儿。其中,实验组有22 例男性患儿,18 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9.6±1.8)d;16 例足月儿,24 例早产儿。对照组有 23 例男性患儿,17 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8.9±2.4)d;15 例足月儿,25 例早产儿。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可做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维生素补充治疗、水电解质平衡治疗。同时,予以蓝光照射治疗,治疗前,应用遮光眼罩遮好患儿双眼,用尿布遮盖好男患儿会阴部,并尽可能充分暴露其他部位皮肤,同时在照射时予以患者水分补充治疗。实验组行间隙蓝光照射,即每日蓝光照射1 次,每次持续照射12h。对照组行持续蓝光照射,即从行蓝光照射开始持续至患儿皮肤黄疸彻底恢复至正常为止,中间不间断。两组患儿均治疗三日,治疗时应按照患儿体温变化及时调整箱温,若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应按需暂停照射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患儿治疗效果分显效、有效、无效三级,其中,患儿黄疸症状彻底消除,胆红素水平恢复至正常为显效;患儿黄疸症状显著消除,胆红素水平有所改善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为有效;患儿黄疸症状、胆红素水平未有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X2检验进行对比,P<0.05 说明对比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儿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6 例、13 例、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对照组患儿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 25 例、13 例、2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相比,X2=0.346,P=0.556,对比无差异性(P>0.05)。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儿中腹泻、皮疹、发热、其他不良反应各有 3 例、2 例、4 例、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儿中腹泻、皮疹、发热、其他不良反应各有5 例、5例、6 例、3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X2=4.381,P=0.036,对比有差异性(P<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常见病、高发病。该病是新生儿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粘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表现。临床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种。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多发于出生后3日左右,多数持续7日左右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持续时间相对长些,若治疗不及时,以导致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甚至危及患儿生命[2]。目前,随着临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已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换血疗法及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其中最为简单的治疗方法为光照疗法,将基础药物治疗与光照疗法相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使病情快速得以改善,使胆红素快速降至正常水平。因胆红素可吸收425-475nm 的蓝光光线,因此,蓝光治疗已被新生儿科广泛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蓝光照射疗法的主要机制为使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经过肝脏结合即可由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实现改善病情的目的。蓝光照射治疗分间隙及持续照射两种,因持续照射易使蓝光箱温度升高而使患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再加上长时间处于箱内,患儿易出现哭闹等情况,因此不宜为临床所采用。

综上所述,间隙及持续蓝光照射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黄疸,但间隙蓝光照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相对更高。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