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开放应用的探讨

2019-01-12黄磊肖文烨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实验室医学实验教学

黄磊 肖文烨

(江西上饶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34000)

高职医学教育旨在给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本层次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也决定了实验实训教学在高职医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其中实验教学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兼顾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启[1]。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诸多限制:

(1)实验实训课时不足:本层次专业学制为3年,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课程繁多,既有基础课程,又有专业课程。且部分专业课程理论和实验课时比例不合理,存在理实比过大的问题。

(2)学生操作不足: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且医学检验相关仪器更新换代快速、仪器设备价格昂贵,造成教学仪器缺乏,部分实验只能以演示性教学或者视频教学为主,大多数学生只能眼看,不能动手。

(3)实验内容相对独立,学生学习片段化:真实的临床检验工作复杂多变。而单项实验课时间有限,为突出课程重点,只能将整个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部分内容切割出来一一教学。学生对临床生化检验工作流程没有完整的认识。

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着本专业人才的培养[2-3]。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掘实验室的剩余价值,将原来封闭的“以课堂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转变为课内外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是每一个医学教育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1 实验项目开放对象

本文开放教学对象为大专层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该专业学生思维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学习动力,但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较薄弱。急需通过课外开放锻炼动手能力,补强操作水平。开放学期为第二学年下学期,即实习前一学期。实验室开放紧随生化检验专业实验课程一同进行,通过实验室开放,模拟临床场景,为实习工作打劳基础。

2 实施中的问题

2.1 实验室开放安全问题 实验室安全问题警钟长鸣,不论任何形式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实验室开放一般安排在课外时间,学生自行操作,安全意识、无菌操作意识、生物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是造成安全隐患最大的因素。

2.2 实验室开放项目内容照搬课程内容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生学为模式,而开放性实验不同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开放过程中结合课内外内容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由于其教学角色转变,不能照搬课堂教学内容。

2.3 仪器耗材使用管理问题 学生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的大量浪费,超出耗材使用预算[4]。同时,仪器设备多次使用也存在后期维护保养等问题,不规范的操作甚至损坏仪器。这些也是制约实验室顺利开放的问题。

3 改进措施

3.1 完善实验室开放制度 实验室开放不是简单的打开实验室上课,如何保证实验室高效地开放需要匹配一套行之有效的开放制度。通过制度合理调配实验室资源,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管理学生有序的实验,进而形成高效、有序、科学的实验室开放机制[5]。

设置开放准入机制,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预习实验开放项目,完成测试习题,预习达标者准予开放。合理控制单次开放人数,既要保证实验室的合理利用的最大化,也要保证学生时间学习效果质量。做好相关记录,统计学生学习反馈。

3.2 重视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以紧贴临床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合理修改既有的实验项目,整合实验项目,编制和录制适合实验室开放的实验教材、视频等教学资料。

3.3 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加强建设 建立实验室开放耗材仪器应急管理机制,保证实验室开放顺利开展。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师生实验室开放中随时互动交流。建设实验室监控系统,提升实验室安全响应能力。

3.4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奖励机制带动,引入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管理中,鼓励教师对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总结和试探性研究。

4 总结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实验教学,实验室课外开放能改善存在的不足,为学生实习前提供较为真实的临床模拟环境:

(1)实验室开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只动手少动脑的习惯,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培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独立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开放实验室不挤占正常上课时间,增加学生实验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技能的规范性。

(3)开放实验室降低教师在正常上课时的教学难度和学生实践学习的理解难度。

(4)开放实验室可以整合实验室资源,增加实验室的利用率和仪器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实验室医学实验教学
医学的进步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