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体会

2019-01-12周沁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患侧上肢皮瓣

周沁

(湖北省仙桃市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433000)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人群的身体及心理均造成了较大的损害。临床治疗乳腺癌多以手术为主。手术前后的护理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和专科的护理操作技巧,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以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特别是术后综合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病人的康复。[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76 例,均为女性,年龄25~82 岁。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25~30 岁2例、30~40 岁 12 例、41~50 岁 26 例、51~60 岁 27 例,60 岁以上 9 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所选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标准,其中行乳腺改良根治术29 例,乳腺癌根治术32 例,乳腺癌扩大根治术15 例。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1)认知干预:依据患者对于乳腺癌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的医护人员运用差异化的教育方法以及措施,譬如利用发放教育手册,培养讲座等形式向患者以及家属充分地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

(2)心理护理:患者术前往往有焦虑、恐惧、紧张、痛苦心理,表现为入睡困难、沉默寡言、不思饮食、烦躁易怒等。要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现实,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为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耐心解释手术对根治的必要性,减轻患者的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并帮助选择合适的义乳,以备术后使用,争取积极配合[2]。

(3)术前准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饮食,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术晨禁食。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使其理解术后加压包扎、创腔持续负压引流及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如需植皮应备好供皮区,使用脱毛剂去腋毛,减少皮肤刮伤。

2.2 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患者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防止窒息。术后6h 如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适当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根据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多样化、高营养饮食,有利于及时补充所需营养,忌暴饮暴食。常规手术患者次日可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术后血压平稳后建议选择半卧位,以利于伤口引流和自体舒适。

(2)心理护理:术后由于形体改变,患者可能出现恐惧、紧张、悲观的情绪,精神压力巨大,甚至出现绝望、厌世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要告知患者乳房重建的可能,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现实,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对已婚者,应同时对其丈夫进行心理辅导,让丈夫多关心和鼓励妻子,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3)切口护理:①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加压包扎一般维持7~10 天,包扎期间告知患者不能自行松解绷带。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较健侧略低,颜色红润,并与胸壁紧贴。若皮瓣颜色红暗,则提示血循环欠佳,有可能坏死,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观察上肢远端血循环情况,若手指发麻、皮肤发绀、温度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腋窝部位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②术后需妥善固定引流管,应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有血块堵塞,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尤其患者翻身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防引流管脱出。

(4)功能恢复护理:①术后24h 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曲腕等锻炼;②术后1~3日: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后伸小于15°)。③术后4~7日: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④术后1~2 周,开始作肩关节的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⑤术后10日,循序渐进地作抬高上肢训练。

(5)出院指导:①术后3 个月内不宜在患侧肢体测血压、静脉穿刺,避免皮肤破损;避免用患侧上肢提拉、搬动过重物品。②宜穿棉质宽松内衣,以防患肢回流障碍。③5年内避免妊娠。④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按要求定期复查。⑤医务人员对患者定期随访,教会患者自我检查乳房。⑥保持乐观心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舞蹈、打太极等增强身体免疫力。⑦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合理的营养。注意膳食平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刺激性食物:酒、咖啡、浓茶、辛辣、肥腻、煎炸、霉变、腌制食物。远离激素类食物:燕窝、蜂王浆、羊胎素等。

3 结果

76 例均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按要求参加功能锻炼,切口I 期愈合出院。

4 讨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病情较重,护士不仅要有熟练的专科技术,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细节上贴心服务,运用良好的沟通,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加强这类患者的生理、心理个性化护理,以帮助其获得一个更好的康复效果[3]。

猜你喜欢

患侧上肢皮瓣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