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庆运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肺热壅盛型咳嗽经验介绍

2019-01-12王凤杰黎容刚李凤张瑞张庆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浙贝母桑白皮射干

王凤杰 黎容刚 李凤 张瑞 张庆

(1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611731;2 大邑志昌骨科医院 四川成都611330;3 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4 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610011;5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张庆,女,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名中医,成都市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育指导老师。对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六经辨证,擅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临床疗效佳。

1.临床表现 肺热壅盛型咳嗽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甚,咳嗽频繁,间隔时间短,昼夜均咳,口渴,汗出,大便干,或发热或不发热,或伴咳痰,或伴胸闷气紧,或伴胸痛,或伴鼻塞、流涕,或伴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数。

2.病因病机 张师在临床应用本方时不拘于新病还是旧疾,凡是症属肺热壅盛,伴或不伴表证均可应用。可由外感温热邪气经太阳直接传入阳明而起,亦可由感受寒邪进入人体经少阴热化而转入阳明。张师认为,虽然本证的病位在肺,但是痰液的排出需要经过咽喉,咳嗽的发声需要经过咽喉,且临床上本证患者查看咽喉多有咽部充血红肿,故治疗上在治肺的同时将咽喉同治,肺-咽同调。

3.方药的来源及组成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63 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2 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原方: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温病条辨》:“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4.方药的加减及疗效 张师常用加减方:麻黄10g 苦杏仁10g 石膏20g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g 黄芩15g 川射干10g 前胡10g 僵蚕10g薄荷10g 桔梗10g 连翘10g 浙贝母15g 甘草5g。方中用麻杏石甘汤清热、泻肺、平喘;加入桑白皮、地骨皮为泻白散,清泻肺热、止咳平喘;黄芩加强清热作用;川射干清热消痰利咽;前胡降气枳壳化痰;僵蚕、薄荷、桔梗仿喉科六味汤之意,利咽止咳;连翘清热宣肺;浙贝母化痰。

发热者,麻黄减至5g,加大石膏的用药比例,加青蒿、大青叶解毒退热;恶寒重者,加荆芥、防风疏风散寒;背心寒甚者,加茯苓、桂枝、白术温阳散寒;鼻塞清涕者,加川芎、辛夷通鼻开窍;咽痛者,加板蓝根、牛蒡子解毒利咽;痰多者,加化橘红化痰;咽痒,声音嘶哑者,加木蝴蝶清肺利咽;口干甚者,加知母,合石膏则为白虎汤,清气分之热;咳嗽后期,加制紫菀、百部、制款冬花敛肺止咳;痰多喘甚者,加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为三子养亲汤温肺化痰降气;痰清气紧者,加干姜、细辛、法半夏、五味子温肺化痰;便秘者,加瓜蒌子、牛蒡子理气润肠通便。

5.典型病例 黄某某,女,56 岁。一诊:2019年4月6日,咳嗽、咳痰5日,痰少、黄,痰粘不易咳,汗多,口腻,心累,气紧,大便可,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咳嗽病,热邪壅肺证。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味:麻黄10g 苦杏仁10g 石膏30g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g 黄芩 15g 川射干 10g 前胡 10g 僵蚕 10g 薄荷 10g 桔梗 10g 连翘 10g 浙贝母15g 知母15g 浮小麦30g 甘草5g。上方3 剂,一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19年4月10日,患者述咳嗽明显好转,痰咳出顺畅,汗多减轻,心累、气紧明显减轻。大便可,舌质红,苔白稍腻,脉数。中医诊断:咳嗽病,热邪壅肺证。予上方加减:麻黄10g 苦杏仁10g 石膏10g 桑白皮 15g 地骨皮 15g 黄芩 15g 川射干 10g 前胡 10g 僵蚕 10g薄荷10g 桔梗10g 连翘10g 浙贝母15 化橘红10g 白术10g 甘草5g。3 剂,一日一剂,水煎服。后患者以他病就诊,述前用药后症状已完全消失,故未再来复诊。

猜你喜欢

浙贝母桑白皮射干
蜜桑白皮的体内降脂作用研究
“内外兼修”的桑白皮
创新药物二乙基射干苷元的杂质研究
清咽良药说射干
浙贝母花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桑白皮对肾源性水肿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川射干中7个异黄酮成分的含量
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配伍的抗炎及抗菌作用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