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CT影像学及其在头颈外科的应用研究

2019-01-12李海涛

人人健康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受试者畸形影像学

李海涛

(浙江省金华市中医医院 浙江金华 321000)

针对外伤、肿瘤以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既往的放射学评价主要采用头颅定位以及断层片开展的。当前,随着CT 扫描设备的定位,更改了既往民众分析头部疾病的主要途径。其有着分辨密度高以及无重叠等等特征,继而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结合实际情况,三维CT影像学及其在头颈外科的应用研究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三维CT影像学发展历史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国外学者就首次开展了CT 扫描三维重建影像的工作。到了20 世纪80年代,另有学者依照高分辨能力面部骨骼以及软组织系列性CT 扫描资料,进而开发出了重建三维骨以及软组织表面影像检查方式[1]。在此之后,学者们将其应用在诊断先天性以及获得性颅面畸形检查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并且值得说明的是,其就此受到了广大学子们的注意。并在相关文献中做出了报道。

在1984年,Roberts 第1 次报道的和利关节三维影像检查。到了1986年,有学者对于颌面部骨折受试者实施了三维CT 影像技术检查。在此之后又有诸多三维CT 影像技术改进方式与临床应用方面的发展报道。

现如今,这种方法在临床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三维影像具有多类显示方法,在此其中包含投影显示法、合成显示法、断面转换法以及表面显示法。值得说明的是,三维CT 影像,以表面形式法最为常见,在患者接受CT 检查过程中,通过建立高达50 幅的三维表面成像,可取得满意成效。在此其中涵盖了斜位、侧位、后位额位、基底位以及定位等等多个方向。在开展三维CT 成像过程中,断层后会对最终检测结果的精准性造成影响。结合相关学者研究,CT 断层越薄,重建影像精准度就越高,当层厚为1.5mm,层距为1mm 重叠扫描基数之下,所取得的三维CT 图像最为详细。

2.三维CT设备于头颅外科中的应用情况

2.1 颅面部畸形相关检查 颅面畸形检查为三维CT 影像应用最多的领域。其主要指的是对于畸形骨骼相关结构方面的分析和检查。在此同时也能够实现对疾病病理学上的研究利用三维CT 有效检查。针对一些复杂度高的畸形结构,病情诊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例如,脑膨出、面部不对称畸形等等疾病。经过此项检查,能够取得相当满意的分析结果[2]。

2.2 头部解剖相关研究 创建三维信息图将能够直接观察出受试者脑部组织结构关系。并且值得说明的是,此类关系并不会受到有创性检查继而遭到损坏。利用三维CT 旋转有效的检查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更为了解患者头部各个空间结构的关系。在该设备影像通过电子方式完成解剖之后,并能够发现更为细致的隐蔽结构。进而能够实现观察上颌骨结构。三维CT 影像在如今测量影像距离等等方面,能够取得较为精准的头部解剖数据。

2.3 头颈部创伤检查 相较于其他检查方式,三维CT 影像重建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这种方法并不适合于开展急性头颈部创伤检查。针对此类创伤利用三维CT 图像检查,能够从各个角度显示影像。在开展扫描检查过程中,利用这种方法能够积极避开重叠结构。有效帮助医生们了解骨折位置情况以及和四周组织关系等等资料,同时三维CT 影像还能够明确显示出受试者骨折术后康复期出现的骨痂,其能够在根本上帮助医生们了解患者疾病预后,有助于及时对受试者开展进一步康复治疗。

2.4 有助于设计外科手术治疗方案 三维CT 影像检查对于头颈部畸形解剖特点能够体现出较为满意的检查结果。由此能够看出,此类检查方式能够帮助医生们制定畸形手术矫治方案。另外,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依照三维CT 影像,能够精准记录的优点,做好手术前后的记录工作。这一点重点体现在儿童患者之中。利用此类方法能够有效观察,颅面骨骼生长发育的详细状况。这样以来,除却能够帮助医生们有效观察手术针对于儿童患者生长影响之外,同时也能够令病患更为了解自身病情。

2.5 颞颌关节三维CT 影像检查 利用此类检查,能够在根本上了解髁突以及关节窝表面结构空间关系情况。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其在骨科疾患以及骨改建等研究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使用三维CT 影像检查,能够明确显示出关节盘病变情况,进而令离体标本成功获取。

3.三维CT影像技术局限性

虽然说和其他检查方式相比,三维CT 影像技术有着多种优点。但作为一种临床检查方法,其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和当前信息处理技术等原因存在关联性。在疾病的诊断中必须对以下因素加以考量:

第一、使用三维CT 影像检查所获得的体积为一个均数值。其在扫描成后存在关联性,上述特征与三维影像测量和相关研究中相当重要,利用薄断层重叠扫描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体积平均化现象[3]。

第二、因为这种检查方式所显示出的部分结果会体现出体积平均化现象,因此通常会发生邻近微细骨结构混淆的不良情况,并且因为上述平均体积所引起的错误信息以及影响,进而降低了设备整体分辨能力和辨识度。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因为三维CT 影像重建时间较长,在通常情况之下,必须完成一体化头颅三维CT 影像。且该项工作,最少完成时间需要4 小时左右,而最常需要10 个小时才能够完成此类工作。且在开展三维CT 影像重建时,需要较多原始扫描信息以及资料。所以说,和普通CT 检查相比,接受三维CT 影像检查的患者需要接受更多的X 线量,该数值大概为5~11 倍左右。

4.小结

总而言之,当前三维CT 影像学已然被临床广泛应用于各项检查之中,也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但这种检查方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随着现如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排CT 以及核磁共振等等技术在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所有技术都有着自身优势以及局限性。因此,临床在对患者开展疾病诊断过程中需要联合多类手段完成检查,以便取得更为精准的检测结果。

猜你喜欢

受试者畸形影像学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