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尖上的智慧
——浅谈自制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2019-01-12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回民小学汤怡艳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学具纸片直观

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回民小学 汤怡艳

学具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辅助工具,与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紧密相连,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让学生自制学具、巧用学具,也体现出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情分析,有些较为抽象、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学生较难理解。尽管现在可以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来直观、生动地展示课堂学习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新知,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不是面面俱到的。在数学学习的实践操作中,引导学生动手“做”数学,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卓有成效的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地使用自制学具,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自制学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1.学具的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兴趣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在这之中,最好的手段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自制学具加强动手操作,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而此时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爱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这样给学生以“动”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2.学具的使用,有利于学生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学具,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会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知识点,由此能够很好地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相连。

例如,去年听一位二年级老师上的“认识厘米”这节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课上这位老师让学生观察直尺,先直观感知一厘米有多长,引导学生用手指去比划一下:岔开大拇指和食指,大拇指放在0 刻度,食指放在1 刻度上,这样两指之间的距离就表示1 厘米长。接着让学生尝试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是1 厘米长,学生会找到食指的宽度、图钉的长等等。再让学生去估计一个物体有几厘米长,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和长度是否准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3.学具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形成是同时并进、相辅相成的。让学生自制学具,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自制学具的使用既有利于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知识需要,可让学生动手制作学具,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感官发展。

二、运筹帷幄,妙用学具制作

1.在知识重点处秉要执本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够发现规律并概括特征掌握方法,从而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探究本节课的重点“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自主动手设计角的环节,提供给学生几条长短不一的宽纸条,一个学具图钉,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边动手,边思考:我要怎样制作才能让自己制作的角胜出呢?通过不断地比较与思考及学生展示成果,发现角的大小只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这时,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发现并掌握了新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动手操作去解决问题的快乐,这要比老师直接给出结论的印象深刻多了。

2.在知识难点处如虎添翼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难点的讲解?例如,笔者在执教“认识面积”一课时,在学生初步对物体的表面有认知表象时,对面的大小的比较探究过程中,在比较两个面积差不多大的长方形时,学生A 提出:“使用重叠法已经不能直接得出结论。”这时,笔者主动抛出难题,让同桌两人就所给的工具:正方形纸片、三角形纸片、圆形纸片若干合作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正方形纸片分别去铺满这两个长方形,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所给图形的面积大小。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动态直观的演示,学生轻松理解了难点,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整体效率,学生也乐在其中,把握了难点。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自制学具,能活跃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动脑,乐于思考,提高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培养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思维习惯以及学生间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具纸片直观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听话的纸片
纸片也能托住水
简单直观≠正确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如何提高学具在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