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咔嚓:“剪”出幼儿艺术审美新天地
2019-01-12刘翠翠
文 刘翠翠
在我国民间传统美术活动中,剪纸艺术内涵丰富、造型夸张、艺法简单,具有别样的生活情趣与艺术审美意蕴。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及培养艺术审美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班幼儿剪纸活动课堂上,如何发挥民间艺术特色,让幼儿从剪纸技法训练与实践中,发现“剪纸”的美,提升审美能力呢?现将教学策略归纳如下:
一、趣味引导,在观察中发现“剪纸”的美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纳入教育实践中。民间优秀传统艺术中的剪纸活动,可以拓展幼儿活动生活化视野,贴近幼儿成长实际。从中开发丰富多彩的剪纸活动,对幼儿实施趣味引导,让其在观察中发现“剪纸” 的美。
(一)从剪纸素材的收集中发现美
对于中班幼儿,最初可以从剪纸素材的收集入手,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剪纸相关的实物素材,如带有图案的广告画、贺年卡、报刊封面、服装画、食品包装袋,以及各类常见的生活剪纸素材,让幼儿在收集中观察这些图案,了解这些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然后,我们组织相关的评选活动,让幼儿对自己收集的素材进行说明,既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其语言、思维等能力,还让幼儿在相互交流中,了解剪纸艺术,激发剪纸乐趣。
(二)从剪纸的简单形式中发现美
剪纸课上,一方面要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要结合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让幼儿融入简单的剪纸活动,从中感受剪纸艺术。在一次剪纸活动创作课上,老师带领中班的幼儿剪简单的花朵,幼儿们兴趣正浓,在老师三言两语的点拨后,很多幼儿也就能剪出一朵较有模样的花了。有一名幼儿剪好花后,告诉老师她还想剪一只蝴蝶。老师走近她,询问她为什么会想剪蝴蝶。她说,今天在幼儿园玩耍时,看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在花朵上休息,它的翅膀很漂亮,还有很多花纹。为了鼓励幼儿进行创意表达,老师单独对她进行了指导,简单的几步就剪出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了。看着剪出的花和蝴蝶,幼儿开心地笑了,她仿佛又看到了那一幕美景。
(三)从剪纸文化的传承中发现美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如陕西、山西等北方剪纸形式粗犷,而南方剪纸更显清秀。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以游园形式让幼儿从不同的剪纸造型特色中,初步感受不同剪纸的文化特色,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地方剪纸文化的传承,我们邀请古镇临泽一位81 岁的离休干部晏老来园,为幼儿们进行一次简单的授课。不论什么图案,只要他看一眼,就可以用纸剪出来,福寿图、麒麟仙子送子图、八仙图、西游记、十二生肖……样样都是他的绝活。我们还邀请家长来参与班级亲子剪纸竞赛,让家长在学习后指导幼儿剪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传承剪纸文化,再由晏老对优秀的剪纸作品进行评析,从小培养幼儿捕捉生活中的美及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二、创设氛围,在熏陶中理解“剪纸”的美
培养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审美能力,需要从环境创设上,让中班幼儿观察剪纸,理解剪纸中的意义与文化,体验剪纸艺术的美育特色。事实上,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观察生活、了解世界的分辨力,利用剪纸活动,从剪纸艺术中挖掘对美的敏感性,增强美育素养。
(一)在班级内设置剪纸环境
剪纸作为民间艺术活动,可以用来美化班级环境。如我们在班级内的各个活动区域利用纸箱板、大卡纸等剪出不同的树干、树叶、花朵、动植物等样式,张贴各类剪纸作品,将常见的花卉、瓜果、昆虫、飞鸟等剪纸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剪纸作品,并识读植物、花卉、动物名称。同时,将交通标志、安全标志、警示标志也运用到剪纸中,既让幼儿看到了各类标志的形状,又看到了剪纸的丰富表现;我们也可以用剪纸制作十二生肖,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生肖图案;我们还可以在板报上设置专门的剪纸作品展览,对优秀的剪纸作品进行张贴、悬挂,让幼儿在闲暇时进行观察和学习。
(二)在班级外设置剪纸环境
室外剪纸环境的营造,包括廊道、室外活动区域等。在室外,我们可以制作大一点的剪纸作品,也可以组织由家长、幼儿共同参与的剪纸创作活动,如在廊道两边的墙面,我们利用剪纸制作文化长廊,有三国故事人物、西游师徒人物、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还有哪吒闹海故事等,这些不同形状的剪纸图案,让幼儿从中了解到文化故事、从中学习剪纸,感受剪纸的魅力。当然,一些节庆日活动,我们还会在室外组织剪纸竞赛,将剪纸与其他手工课程相结合,让幼儿从中感受丰富多彩的剪纸艺术,感受剪纸艺术的熏陶。
三、突出技能,在表达中感受“剪纸”的美
要让中班幼儿参与到剪纸活动中,要让幼儿手、脑结合,启发幼儿的美术思维,引导幼儿从美的表达中感受剪纸艺术,提升艺术审美力。
(一)基本技能为主,突破难点
剪纸艺术是手、脑并用的复杂思维与实践活动,如果直接让中班幼儿进行剪纸,可能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手指灵活性、剪刀使用的安全性等,怎样来引导中班幼儿掌握剪纸方法呢?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剪纸操作技能指导入手,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感受剪纸。例如,最初可以让幼儿自由剪东西,剪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增强剪纸兴趣;接着,引入剪纸样品,如:简单的树叶和小狗、小猫等小动物,让幼儿感受剪纸的成就感,提高剪纸的参与性;最后,渗透基本的剪纸方法,如剪圆、剪尖、剪方、剪线等基本技巧,让幼儿从剪纸中发现乐趣、感受乐趣、探究乐趣,增强灵活运用剪刀的能力。
(二)多种技法结合,创造实践
在学习了基本的剪纸方法后,我们可以融入一些创作活动,引导幼儿从剪纸中探索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当然,剪纸也可以与其他绘画、撕纸、粘贴等活动相结合,锻炼幼儿在拼贴中美化剪纸作品的能力,提高剪纸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可以将自己剪的小动物与树木粘在一起,制作成树下的动物园;可以将花草、水果、蔬菜等粘贴在一起,创建田园美景;可以设置墙壁展板,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剪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张贴评选,交流剪纸技艺。如我们结合幼儿剪出的“蜗牛”“树叶”图形,再展示真实的蜗牛、树叶图片,让幼儿观察两者的异同,思考为什么两片树叶不一样,为什么蜗牛长得也不像,让幼儿从对比中来感受蜗牛的具体形态、树叶的剪纸效果,提升幼儿对剪纸的审美意识。
(三)拓宽剪纸视野,丰富感受
要在剪纸活动的组织中融入审美教育,就要在活动中拓宽剪纸视野。比如,在节日活动中,我们让幼儿用小剪刀来表达庆祝节日的喜悦。“三八”妇女节,让幼儿剪一剪“漂亮的妈妈”。首先,让幼儿回想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如注意头发的长短、身体胖瘦、个子高矮等;然后,鼓励幼儿先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自己的妈妈,多画几张,对比一下哪个更像自己的妈妈;接着,从中选择最喜欢的“妈妈”进行剪纸活动;最后,将作品送给自己的妈妈。从这些剪纸活动中,幼儿们感受到了爱,并且丰富了审美感受。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在中班幼儿课堂的融入,让幼儿在剪纸活动中学会了剪纸技巧,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对美的情感体验,促进了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实践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