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精细”促高效
——浅谈阅读摘录的实践指导策略

2019-01-12江苏江阴市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陈洁锦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文段佳句类别

江苏江阴市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 陈洁锦

提到读书笔记,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摘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提出“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丰富的积累”“感受和理解能力”怎么来?笔者认为有质量的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而做阅读笔记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其中,做摘录又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摘录要求只是一句“去摘好词好句”而已。于是,学习马虎的学生往往连读都不读就随便摘抄几句应付了事,结果抄完后连自己摘了什么都未必知道;即使有学生读得认真,抄得仔细,但对“为什么摘”“摘完怎么用”缺乏深度思考,也没有后续的重温和运用,学生会很快遗忘。这样的摘录笔记,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形式和任务,对于学生的语文积累和感知理解能力的提升并不能发挥作用。

由此看来,对学生做摘录笔记这件事,我们不能规定太死,却也不能放任随意,有必要对“摘什么、怎么摘、摘后怎么用”这些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并进行精细指导,以便对学生阅读积累的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

一、让“摘什么”指向明确

(一)摘妙词佳句

“妙词佳句”因人而异,跟个人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有关。笔者认为,妙词佳句首先是成语、名言警句、经典诗文;其次是修辞手法运用巧妙的句子,包括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对偶句、对比句、通感句等等;最后是描写特别精妙的句子,比如写人的文章就可以摘录描写精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句子,还有一些能够启迪人的思想的、富有哲理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表达手法或表现形式上有特点的句子,如特别有音乐性节奏感的句子,特别有镜头感的句子……

我们在布置学生做摘录笔记的时候,必须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和要求。如这个阶段读写景的文章,就摘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甚至再细致一点,如这一周读写人的文章的开头,是摘“开门见山式”还是摘“睹物思人式”……这些都要向学生说清楚,把摘录的要求精细化,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时多一些思考。

(二)摘事例资料

对于叙事文和说理文,我们可以把一些事例作为摘录的内容。事例的摘录应该以一定的主题分类,如勤奋、诚信、坚持、宽容、乐于助人、创新等等,平时读到比较精彩的事例,就可以对号入座,分门别类地进行摘录。

对事例进行摘录时,如果事例较短,那可以全文摘下。如果事例较长,记下来太费时,则可以复印后贴在摘录册上,也可以简要记下故事的梗概和关键的数据,还可以记下最能突显文章主题的一些细节。

(三)录写作思路

阅读的目的除了为积累语言,还为拓展思路。有时同一个主题,作者的构思不同,呈现的作品表达效果就不同。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拓展写作思路,我们可以开展群文阅读,并在阅读时,对文章的脉络布局和写作思路进行摘录。

摘录时可以让学生画“思维导图”或“表格”,思维导图展现的空间比较大,更有利于记录下纷繁的写作线索和布局;而表格格目清晰,更利于对同题文进行逐项对照比较。

二、让“怎么摘”条理清晰

(一)建立摘录的类别体系

一套摘录本就是一个资料库。所以在指导学生摘录前,教师应先指导学生设计一个摘录的资料类别结构体系。然后按照体系,来确定摘录本的类别区域。每一个类别区域分界处贴好类别标签,并在该类别的第一二页留白,待日后填充内容后记写目录。摘录时就可以把摘录的内容录进相应的区域内,查找起来也能一目了然。

(二)关键词诵记摘录

有时摘录的内容比较长,如果一一写下来,就容易增加学生的负担。这时,可以要求学生摘录时摘下关键词,并把内容摘录成填空式,在摘录完后,尝试看着关键词进行诵记。这样一来既节约了摘录的时间,又让课外积累落到实处。

(三)随教而摘

为了让摘录更有的放矢,我们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或教学要点来提出摘录的要求。比如,五年级《黄山奇松》一课,就让学生课后去阅读写景状物的文章,并摘录文中有“描写事物特点并展开想象”特征的句子;在学习心理描写的四种方法后,让学生去读叙事作文,摘录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分析是哪种心理描写……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的摘录有针对性,还便于教师的检查反馈或组织交流。

三、让“摘后用”丰富灵动

摘录是学生“撷珍”的过程,要让学生把自己的“珍宝”经常拿出来展示、分享、使用,学生就会产生更多的动力,从而更加认真地投入到阅读和掘宝的活动中去。

(一)“斗宝”交流会

这里斗的“宝”就是学生摘录的精彩佳句。斗宝时,“持宝人”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说出宝贝的优点,而“鉴宝人”则要评点、鉴定或学习。每次斗宝可以有主题,根据主题进行交流相关的摘录,然后大家欣赏评议;也可以不限定主题进行交流,只要自己认为是“宝”,都可以拿出来交流。

(二)“撷珍”展示台

把板报、微信群、网络博客利用起来,为学生的摘录分享提供平台。

1.开辟“撷珍”板报专栏

板报这个平台利用起来比较方便,且时效性强,上面辟出一块“撷珍”专栏,每天让一个小组的学生把摘得精彩的语句写在活页的摘录卡片上,或是统一誊抄在小纸条上,然后贴在专栏里供大家评赏。

2.建立“撷珍”微信群

把学生的摘录赏析或是仿写习作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交流。同时,也可以吸引家长一起来参与和关注学生的阅读交流活动,督促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

3.建立“撷珍”博客

网络博客以班级名为账号,让学生轮流当博主,博主发布“摘句”,其他学生一起来对摘句进行评论分析,甚至进行线上的仿句练习。

(三)摘写结合

“摘录”的最终目的是积累语文素材,拓展语文思维,提高语文能力。

1.摘中写

即批注、评价。阅读中最珍贵的是阅读时的思考。大多数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在书本上进行批注。但对于一些重要文段,我们不妨把文段和阅读时的思考同时记录下来。这些思考包括:对文段遣词造句、表现手法的品评,对文章思路的比较、分析,对文段内容的看法感悟,等等。

2.摘后写

包括仿写和运用,但不管是仿写还是运用,光靠学生个体去完成是比较困难的,必须先经教师的指导。摘要有目的地摘,写也有计划地写。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树叶”这篇习作时,除了让学生去观察树叶,还要求学生去阅读写“秋天的树叶”的文章,摘录下一些优美文句。习作指导课上,请学生来交流评赏,并看着图片现场仿写这些句子。当学生真正开始写文章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足够多的语言材料,也就不怕有笔难“言”了。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总之,要加强语言的积累,摘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录习惯,更应该对“摘什么、怎么摘、如何应用”进行精心指导,从而发挥出“摘录”的真正作用。

猜你喜欢

文段佳句类别
论陶瓷刻划花艺术类别与特征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一起去图书馆吧
好词佳句大翻身
《梁东兄置助听器得佳句,余和之》
单一·连贯·完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拜谒杜甫草堂
佳句碎碎念
选相纸 打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