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体系建设研究
2019-01-11李雪梅
李雪梅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构建更加实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人才,尤为重要。目前吉林省西部地处偏远,职业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在经济、技术支持保障方面乏善可陈。现以白城市职业教育为例,对吉林西部现代职业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 键 词] 吉林省西部;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86-02
一、吉林西部现代职业教育现状
白城市位于吉林西部,与内蒙古、黑龙江毗邻。有白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白城市第一职业教育学校等职业院校。
(一)校校合作,构建更为广泛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与白城师范学院合作,联合培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每期100人,已连续办学多年,收效较好。白城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与白城师范学院开展“3+4”“3+2+2”等联合培养模式,运行良好。
(二)受白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职教发展缓慢
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白城市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堪忧。
1.专业设置与前沿需求存在差距
现在的大部分专业已连续多年未作调整,基本属于传统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与现行市场需要严重脱节。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前沿技术不匹配,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师资力量很难满足专业需求
教学中,存在因人设岗的弊端,许多教师多年来只教授一门课程,且教材和教学内容始终如一,没有按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教材和教学内容,导致教师所教、学生所学很难满足市场专业需求。
3.政府支持保障力度欠缺
由于白城市地处吉林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地方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支持与帮扶欠缺。
(三)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有误区
1.现在的学生家长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入本科学校学习,认为职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环境差,存在认识的偏差。
2.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较低。相对能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职业院校的学生成绩相对较低,入学后,大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技能的心境和认识,学生一旦毕业后就如同失业一般,只有少量的学生可以从事简单的技能性工作,因此,收入自然较低,社会认可度一般。
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是发展的根本保障。除高等教育培养精英人才以外,普通人群如何成人成才、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之本。为此,职业教育扮演着培养管理普通人生活的角色。让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每个人都有平和的心态,都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顺应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至关重要。
(二)不但授人以技,更要育人以德
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教育其以平和、穩定的心态去看待社会和自己的工作,既不虚幻攀比,也不怨声载道,而是平和有序,与人为善,安于自己的状态,使这些学生更加自信、阳光地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吉林西部职业教育体系
为推进吉林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西部现代职业教育必将融入现代化体系,多层次、多样化发展。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贯通学制体系
拓宽学生成长环境,为学生多样化、多途径搭建“立交桥”。继续深度推进高职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中职与本科“3+4”“3+2+2”分段培养等。
(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中、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联合培养体系,使学生取得“双证书”;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标准的培训;对下岗工人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转型进行技能培训;教学中借助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构建完善的吉林西部就业平台等。
(三)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鼓励高职、本科院校可以从企业、科研院所等引进高技能、高水平人才,来校任教或承担专业实训;支持职业院校引进国家高水平专家;鼓励本科院校派送专业技能教师去中、高职学校交流等;加大“双师型”师资培养。
(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产学融合的教学体系
围绕区域新兴产业、支柱产业设置特色专业,且使专业实践贯穿整个教学,实现培养、就业、创业一体化,实现高技能人才的专门实训定制输送。
(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体系
基本技能实习实训在本校内实现,专业技能实习实训可由中高职、本科院校等联合培养完成;各市或县也可建立1~2个公共实训基地;可选派优秀学生去省外品牌企业、知名企业或特色职业院校交流学习。
(六)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科研服务体系
建立区域职业教育的科研网络平台;推进中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实现区域资源共享;鼓励职业院校与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研发项目;鼓励高职和本科院校学生毕业投入农村职业教育科研团队;进一步加强和国内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等。
(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