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封面人物

2019-01-11

人民音乐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丝竹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伍国栋  音乐学理论家、教育家。四川成都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3年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科毕业;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毕业并留该院音乐研究所从事音乐学研究;1984年调入研究生部主持工作,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常务副主任、主任,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应聘为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主编。2012年后,相继被中央音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民族音乐学教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同时倾力于艺术学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教学与科研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少數民族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重视音乐形态学与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强调田野作业、综合性研究和社会音乐活动实践。多次深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社区考察研究,发表音乐学论文百余篇,音乐学专著十余部。

一些论文和著作在音乐学界颇具影响。如论文《创乐神话与艺术起源论》《在传承过程中新生——工尺谱存在意义和作用的思考》《“纳西古乐”名实谈——答〈人民音乐〉记者问》《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创建与拓展》《环太湖地区的乐社传统——苏南“丝竹繁兴”的人文历史背景研究》《得失有三思   皆可以为鉴——民族音乐学理论及方法传承反思录》等;专著《白族音乐志》(主编)、《中国民间音乐》《民族音乐学概论》《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江南丝竹: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等。

曾荣获文化部首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中国民间音乐》),江苏省“高校社科类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音乐》)和“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徐小平基金音乐学论文一等奖”(《环太湖地区的乐社传统》),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类著作二等奖(《江南丝竹: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等。

1995年获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和证书,2019年获首届中华国乐文化传承·创新十大杰出贡献人物“传承杰出贡献人物”奖。

猜你喜欢

丝竹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南京艺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优秀作品选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上)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掠影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捐赠作品展
“江南丝竹”的“合乐”传统及其文化阐释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