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尝试

2019-01-11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霞阳小学陈丽羡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4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知识点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霞阳小学 陈丽羡

复习课与新授课相比,知识点的辐射范围更多更细。因此,在传统的复习课中,教师习惯是带着学生罗列知识点,不仅加大了学生复习的压力,无法在短时间内消化复习内容,还不利于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不便于学生主动进行查缺补漏。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引入思维导图后,数学活动与动脑思考结合,在复习过程中,将分析思考过程中的重点知识、学习困难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效率。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及特点

何为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以图表和文字记录的发散性思维。托尼·巴赞发明出来的思维导图是一个适应新时代的思维工具,成功帮助全世界人民转变了思维习惯。思维导图可以用直观形象的图形、色彩和关键词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构建中心图像和若干的主题分支将复杂的内容串联起来,帮学习者快速捋清知识框架,形成一张全面、形象、直观的思维脉络图,并有助于学习者进行快速提取和利用。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优势

1.理清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课标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明确数学的整体性,让学生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正确的关系。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上构建思维导图时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将看似不相干又相关联的知识点联结起来。例如,在复习《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复习平面图形(包含学过的所有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逐一推导出来。其中,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要实现从面积单位的测量到长度单位的测量,从计数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利用的是等积变形,渗透的是归整的思想;三角形的面积建立关系;梯形的面积公式非常特别,所有图形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由它推导出来。最后引导学生发现:原来这几个面积公式之间是可以互通的。因此,在复习课上帮助学生整理如此繁杂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思考,不断地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与完善。由此可见,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格,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2.促进合作交流,提升学习力

思维导图具有简单、形象、全面的特点,使其容易被保存,并拿出来交流修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独自做出来的思维导图有诸多问题。当思维导图初步完成后,需要小组间进行交流评议,使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纠正对知识点的认识偏差。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与辅导,使他们构建的思维导图得到进一步优化。

3.弥补知识缺陷,温故而知新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学生对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在此之前,他们对复习课上的知识点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掌握。在复习课上画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走向深度思考、扫除知识盲点、纠正知识的混淆,及时发现学习问题与不足,并主动改正与完善,达到查缺补漏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分数和百分数》这个内容时,有的学生对这几个内容混淆不清,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将它们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区别:分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还可以表示分率,而百分数只能表示分率。通过画思维导图,可以反馈出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分层次设计练习题。通过刻意练习,促使他们对薄弱环节重新学习,并短时间内扎实他们的基础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思维导图完善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途径

数学知识需要整理,需要将零散的知识形成体系,单凭文字很难深刻烙印在学生心中。将思维导图融入小学数学的复习课,通过直观的图画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用笔画出来,可以快速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拓宽学生的思考维度,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优化小学数学复习课。

1.绘制思维导图,促进思维发展

思维导图对于小学数学复习课来说,优势显而易见:它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很好地把一些隐性知识转化成形象化的显性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开发学生的潜力。例如,在对《圆的认识》进行复习时,半径、直径、圆心、画圆、特征、应用等内容太多,稍不小心就会混淆。在复习时,学生可以先独自绘制思维导图,再与小组进行讨论、补充与修正,最后由组长到黑板上演示小组成员最认可的思维导图。学生独自绘制思维导图便是一个产生创意和联想的过程,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将头脑中不断产生的想法通过图形和关键词组合起来。小组成员不断地补充与修正,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纠正、思维的发散和创意观点的碰撞。

2.点评思维导图,优化复习内容

在小组的思维导图全部展示出来后,教师应给予及时点评,及时肯定学生思维导图的优点,同时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提出改进意见。从学生制作的思维导图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教学重难点进行适当的调整。点评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这幅思维导图还可以聚焦一些吗?引发学生再次思考,再次合作交流,最后对知识进行梳理。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对复习知识点掌握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巩固一下,并把练习放在思维导图中。这样不仅可以巩固重点知识,还可以修补知识短板,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难点

结合思维导图整理错题集,对小学生来说,可以呈现出学习掌握不牢的地方,大大提升复习效率。因为思维导图方便携带,学生可以利用任何空闲时间,如睡前、课间等碎片化时间去复习整理好的思维导图,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思维导图的趣味性和全面性,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复习时更加主动和投入,还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四、思维导图优化小学数学复习课需注意的问题

1.倡导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绘制要求使用者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回顾,这有利于学生展开对知识点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并最终形成适合自己、方便提取的知识网图。在课上引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应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绘制,并在必要时提供一定的帮助,这种帮助最好是稍加指点或以提示为限,使学生在绘制的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并总结出思维导图的优化方法。

2.养成使用思维导图的良好习惯

学会任何一项技能都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进入小学之后,学生的意志品格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困难面前,不少学生会显得信心不足,进而出现畏难情绪。思维导图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因此,在学习思维导图的初期,有的学生会以怕麻烦为借口,拒绝使用思维导图。教师在此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让学生乐于使用思维导图。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勇气进行尝试;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合适的思维导图模板;最后,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有效的点评并提供准确的指导意见。

3.帮助学生熟练应用思维导图

当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和补充。除了数学复习课,也可以鼓励学生把思维导图进行拓展,运用到其他学科或者阅读笔记的记录上,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还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升发散性思维,培养细致缜密的思维习惯。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令人满意的尝试。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促进课堂的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大胆地发表意见,还可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知识点
绘制童话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作品赏析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全球首张人类细胞蓝图绘制成功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