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江苏省徐州市大黄山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法创设知识点

江苏省徐州市大黄山中学 贺 娟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课堂都是以老师讲解基础知识的形式为主,学生在课上主要负责把老师的讲课内容记在笔记本上,课后依照笔记上的内容做题、复习。这种模式导致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机会很少,课堂效率比较低,学生在课上的收获比较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问题导学法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感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将问题导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一、问题导学法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因为其学科特点,在课上的学习内容大多都是计算,而且知识点之间的连贯性较强,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课上全神贯注,一旦注意力没集中,漏掉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就会影响接下来进一步的学习。但由于数学课上的内容本来就比较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心理,在课上丧失了对初中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加大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老师也无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应用问题导学法,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老师通过转变教学方法,从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转变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带着疑问去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加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锻炼,从而有利于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

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首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也能够有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能帮助问题导学法更好地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八年级课本中“角平分线”这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提前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三条两两相交的公路上,加油站老板想在公路交叉点建三座加油站,而且还要保证三座加油站之间的距离相等。如果你是老板聘请的设计师,你将会如何设计?老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方案,最后由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这种引入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让数学问题更加简单直观,有助于学生对复杂数学知识的理解。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课上急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在课上对所学知识的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要善于提问,加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这种问题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还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轴对称”这一部分知识时,老师首先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接着为每一位学生发一张白纸,让学生说出这是怎样一个图形,并且找出其中的对称轴,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将其对折,裁剪出不同的形状后,再次试着找出其中的对称轴,这样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了问题导学的展开,在这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

3.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

应用问题导学法教学时,老师要注重问题设置的梯度,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因此,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难度要适中。此外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问的方式以及方法,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问题导学法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提示与引导,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并且能够发现问题、独立去解决学习上出现的问题。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一味的“灌溉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课上有更多的收获,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法创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