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9-01-11安徽省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融合信息技术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 陈 平

数学科目作为中考重点科目,在初中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丰富有趣,从学生兴趣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同时开拓了学生视野,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加有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1.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事业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点和优势。我国教育改革要求在现阶段教育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兴趣,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知识的引导式学习。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的结合是我国教育改革政策贯彻落实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技术是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化时代,教育作为时代前沿产业,与信息技术结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前进和进步的必由之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要求。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兴趣不仅仅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因此,现代教育体系下,教师要充分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在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初中数学课堂更加丰富,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形象地给学生展示数学中的抽象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知识时,传统教学模式只能通过黑板让学生观看平面图形,而信息技术结合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动态图画,让学生立体观察几何图形,并通过动画等形式让学生产生兴趣,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图形知识,也能够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掌握更多课程周边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动力。

2.利用信息技术,选择优质教学资源

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对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通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很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补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的优质网络资源给学生观看,通过有趣的动画展示,实现知识的引导,引发学生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和三角形判定定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资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定理的原理与形成过程,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数学知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可能过于抽象,而信息技术的融合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与魅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良性循环,让初中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易学,为以后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我国教育改革要求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初中数学课堂而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实现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初中数学知识中,蓄水放水、鸡兔同笼的问题一直是其中的教学难点,这种逻辑思维知识对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讲一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在与信息技术融合后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应用题目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题目,这种动态展示相对于单纯的文字来讲是具有绝对优势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让信息技术真正实现与初中数学知识的融合,达到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应用的目的,实现现代化教育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逐渐增加,在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一方面有利于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改革相关政策,同时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整体提升我国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进步。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融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