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9-01-11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刘滨雄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凤凰学校 刘滨雄
小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在小学阶段,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还需要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意识等得到全面提升。本文根据我多年的小学数学从教经验,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情境的创建以及数学思想的形成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实行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任何知识学习以及技能的培养中都不能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性,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由此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方法,使我们的学生不仅爱学,而且会学。根据不同的数学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案,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乐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此模式在课堂中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数学课堂的学习,使组内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数学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牢牢地掌握了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首先,我在课堂上开展了“我是小小工程师”的活动,让每组学生发挥想象,利用自己现有的各种资料或者工具搭建各种建筑物,搭建最具有新意且稳当的小组获胜。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力量。随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在刚才的搭建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体都可以平稳摆放,为什么类似球的光滑的东西却不能摆放平稳呢?紧接着让学生对刚才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长方体与正方体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同之处,使其深刻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最后让学生用多个小正方体搭建大的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由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并且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提高。
二、积极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中我们发现,情境教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有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应用能力。在核心素养下,有效教学情境的创建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分数”这一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受年龄与思维的限制,对“分数”这一概念难以理解,这时我们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场景精心创建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如:小明买来一袋QQ糖,想分给他的6位好朋友吃,他发现一共有6颗糖,那每位好朋友能分到几颗呢?如果他拿出3 颗糖留给自己,剩下3 颗要平均分给6 位好朋友,那每位好朋友又能分到几颗糖呢?这时学生很快说出每个好朋友只能分到半颗QQ 糖,通过这两次场景的创建以及问题的引导,小学生对“分数”这一概念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而非机械式的硬记。而且通过生活情境的创建,也使学生实现了学有所用,培养了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给予学生探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数学思想方法的时间与空间,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小学生实现数学理论以及态度方面的迁移,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有效的课堂教学需有助于小学生分析、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自主研究建构数学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六年级“圆的周长”这一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同小异,都是首先提出问题,如: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其直径与周长又有什么关系?接着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表面上是对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进行培养,实际上缺少学生质疑问题的机会,学生仅仅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原有的数学结论进行重温而已,因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能力没有任何的提高。在课堂中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对所需的数量进行测量?实验中又为何要反复测量?……让学生对已知的理论进行质疑与思考,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提升,扩展思维,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思考方法的培养,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