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唐婷颖

数学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角形知识点探究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唐婷颖

数学是一门对于抽象性思维要求很高的学科,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恐惧感,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每一个人的专长,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自身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去接受数学、学习数学。

一、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

1.教学知识点密度大

在小学阶段,教材为学生安排了完善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进入初中以后,教师会默认学生已经大体掌握了小学阶段所教授的数学知识。然而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特点以及接受知识的方式,对于同样内容的知识,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这样会导致我们的教学永远存在一种不平衡的现象。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那就是我们教学知识点的密度是很大的。教纲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所有知识点向学生进行讲解,因此很多课程内容的讲解就必须要压缩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学生由于不适应教师讲课的速度和方式,就会逐渐被落下来,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在学习上屡屡受挫,还会直接质疑自己学习的能力,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将知识学好,进而直接导致弃学现象的发生。

2.学生的参与度低

由于教学任务上的压力和教学方式上的落后,在以往的课堂中,学生对于知识探究过程的参与度是很低的。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已经习惯了上课之后拿出课本和笔记本,等待老师将每一个知识点抛出来,然后自己再进行记忆。然而,这样的学习模式其实是将所有知识推导的过程交给了教师,而学生只是一个被动记录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发现和推导的过程中去。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十分低效,这其实是浪费了很多的课堂资源,拖慢了学习的节奏。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1.转换课堂身份

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中,我们提倡实现生本教育。所谓的生本教育就是指整个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作为引导者,从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适时帮助学生进行解答。在过去我们理解这种教学理念,只是认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互换身份就可以完成,但其实想要真正实现这样的教学理念,也需要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很大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 到6 个人。每一节课的内容,教师会在前一天为学生布置下去之后,学生关于这个知识点的所有理解,都要通过自身的探究与小组中的成员交流完成,并且集体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等到下一次上课时进行课堂上的集体展示。比如在《三角形全等》这节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将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向学生传达清楚,然后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有关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这些内容包括:寻找多对全等的三角形、分析这些互相全等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推断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条件。学生通过这种合作探究自主地掌握知识点的方法,才真正实现了课堂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转换。

2.构建竞争模式

我们都知道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然我们在课堂中提倡小组合作,那么学生之间也必然会存在组外竞争的情况。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更高效地探究问题。

例如学生在完成了《三角形全等》的课下合作探究任务以后,会在课堂中进行探究结果的展示。这时,每个小组之间的探究结果和探究程度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利用这种探究结果上的差异,让学生在所有小组汇报结束之后进行组间互评,选出一个分数最高的小组作为示范组。这样的竞争过程会使得学生对于探究知识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让学生充满了学习的斗志,在学习上提高效率,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来更好地了解知识,并且在学习之余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竞争之中感受到努力带来的成就感。这样学生才能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知识,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会提高有效性,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这种状态,探究更多更有趣的知识内容。

猜你喜欢

三角形知识点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