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数学课中动手动脑能力的方法

2019-01-11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同兴中学杜友余

数学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脑画图轴对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同兴中学 杜友余

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调,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重心的转变是必需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亲自体验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在自身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去思考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学会动手动脑学数学,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个人认为动手学数学的实质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进行活动和展示自我,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动手剪一剪

八年级“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学习时,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性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动手折叠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结合自己剪出的图形去理解所学知识。学生可以在使用剪刀来剪轴对称图形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还以动手剪一剪的形式来表现对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使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操作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发展。还有,七年级数学中的“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也可以通过剪一剪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这一知识。

再例如,用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怎样截可使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可能是七边形吗?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头脑想象是很难解决的,所以教学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通过捏橡皮泥,观察、猜测、剪切、实验、交流等活动去解决问题,也让学生体验动手学数学的乐趣。

二、动手画一画

“学会画图,解题无忧”。数和形的密切联系决定了画图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用方程解应用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如果在教学时教会学生画图,那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题。

拿到题目,不妨画线段图加以分析:

这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小红跑的路程-爷爷跑的路程=400m,根据等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如下所示:

应用题多以现实的实际问题为背景,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容易看出来,许多问题可以将文字语言转“画”为直观图,通过对直观图进行观察、分析,帮助我们顺利解决问题。

还有函数知识的学习,教会学生动手画图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意义,所以八年级刚开始学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利用画图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函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函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画图是一种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它能形象地表达出问题所反映的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平时在教学时,我们要多强调画图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让学生通过画图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动手做一做

数学学习除了要在生活中应用外,我们还得面临一个残酷的问题——考试。脱去各种华丽的外衣,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方法还是做练习。上课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不等于就会解题了,要想把课堂上老师教授的内容变为自己的数学思维和知识体系,还需要大量练习。

例如:我在教学七年级“因式分解——公式法”时,就采用了练习法。通过课堂讲解,学生“照猫画虎”,看似听懂了,实际通过多做练习就可以发现还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所以我就有目的地加大学生的练习,刚学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时,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基础练习。学生刚开始的练习速度会比较慢,而随着练习量的加大就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学会正确、熟练地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避免因公式的混淆而出现错误。这就是动手做练习的有益之处。所以每一节课我都会根据所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完成,及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强调、总结。

其实,上面总结的这些做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学习方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活泼、形式多样,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达到乐于参与学习的目的。所以我觉得,动手动脑既能丰富、活跃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学好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动脑画图轴对称
说说轴对称
动脑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轴对称》巩固练习
画图理解“同样多”
认识轴对称
画图理解“多多少”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肯动脑就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