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幼儿为本的美术欣赏初探

2019-01-11孙玲芬

好家长 2019年4期
关键词:美术情感幼儿

文 孙玲芬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欣赏必须追随幼儿关注的热点,融入幼儿的生活情境,成为幼儿生活环境的一部分,让幼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产生联想,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审美体验。

一、善于发现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美

幼儿最初的审美能力,是从对日常生活和周围事物的感知中获得的。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随时成为教材。当幼儿看到了绚丽的鲜花、飞舞的蝴蝶、雨后的彩虹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当幼儿看到了秋天的树叶、夏夜的星空、冬天的雪花和春天欢腾的小河时,他们又充满了幻想和激动,这都是幼儿对自然美的强烈感受。我们要抓住时机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通过视、听、闻、触摸等多种方式,积累对周围事物切身的感受体验,然后再引导幼儿自愿去表现,为幼儿美术素质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挖掘一日活动中生动有趣的美

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而课程的内容大都来自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和经验,因此幼儿会非常感兴趣地去亲身体验、收集资料、观察谈论、参与访问、自我表现等,从中积累许多有益经验。如果将课程实施中获得的有益经验与艺术表现有机整合,那么将会激发幼儿更多、更美好的情感,从而使课程更生动有趣,充满审美情趣。比如,在主题活动 “美丽的春天”中,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植物、动物以及人们的变化,体验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春天的色彩斑斓,再提供与春天相关的美术作品,如:凡·高的《盛开的桃花》、徐悲鸿的《春之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让幼儿亲近大自然,并选择适合幼儿欣赏的相应的美术作品,与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探索世界、表现世界,宣泄美好的情感,获得美的体验。

三、多感官体验艺术作品中语言与形式的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与感官有关,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感来说就不存在。”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全面提高幼儿的艺术素质的要求,欣赏应与操作相结合,使整个活动动静交替,将视觉感知和操作体验相结合。这样,欣赏融合了创作,创作又反过来可以加深欣赏的体验,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例如,在米罗的《哈里昆狂欢节》的作品欣赏活动中,幼儿一看到这幅作品,便情不自禁地鼓掌感叹,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和各种奇特、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初步整体印象,这也是最原始、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隐含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放手让幼儿仔细观察、自由讨论。然后,幼儿通过艺术创作与评价来获得审美体验,创作时尽可能提供多种媒介和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进行创作和表现,当然,还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便于幼儿将对名作的欣赏经验迁移到对同伴和自己作品的欣赏中来,使幼儿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四、尊重幼儿个性独特的审美视角

欣赏是个非常个性化的心理过程,只有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多样化的欣赏材料,每个幼儿的需要和偏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如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材料,丰富的材料还有助于扩大幼儿的欣赏范围。同时,幼儿身上与生俱来存在着包括艺术感受力在内的巨大艺术潜能,例如,幼儿对美术中线条、色彩、构图等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凭着知觉就能准确地感受到不同色彩的冷暖、线条的曲直等,体会到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特别的情感和美感,成人看到的或许只是某一个图形,而到了幼儿眼中这些都变化成了美丽的生灵。因此,我们要认识和尊重幼儿的潜在优势,顺应幼儿先天潜能,尊重幼儿的个性,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奇特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总之,生活是幼儿艺术潜能开发的主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目标明确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因此,我们做老师的都有责任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和优秀的艺术作品,并聆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个性的表现和独特的视角,让他们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会欣赏美、喜欢美、追求美,从而提高美术素养。

猜你喜欢

美术情感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创意美术
情感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