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研究

2019-01-11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高晓雯

数学大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端正小数学困生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心小学校 高晓雯

因为不同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环境、学习个性、学习习惯及先天学习思维水平的差异,使得不同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把握能力不同。面对同样的数学知识和共同的知识讲解,就有学优生和学困生之分,也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为了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意识到解决学困生问题的重要性,加强该课题的研究,明确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特别是高年级小学生,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研究具有现实紧迫性。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数学高效学习的前提,兴趣激发也能实现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调研发现,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群体普遍缺乏对于数学探究学习的兴趣,学习被动,对教师依赖性强,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课程具有抵触、反感心理。课堂内的知识消化不了,更谈不上课外延伸学习,数学学习在被动的教学中实效性低,教学效果不理想。数学学科自身带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教师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挫伤了其数学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学困生也缺乏数学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在被动的学习中成绩一落千丈,数学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2.学生数学基础不牢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学生数学基础不牢的结果。教材知识是相互衔接的,数学基础没有打牢,后面的学习也是为时已晚。例如苏教版“认识小数”是基于三年级的“认识分数”学习为前提的,因为基础不牢,学习跟不上,学生缺乏知识学习的创新技巧。阅读技能、识别技能、记忆技能及思考技能是主要的数学技能,而这任何一方面的技能训练都需要技巧支持。无论是教师的讲解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都忽视了技巧的分析把握,学生缺乏学习技巧和方法,自然学习兴趣低,成为学困生。

3.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端正的学习态度是高效学习的前提。而纵观当前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群体,其普遍存在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表现出消极、无所谓的态度。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在教师与家长的殷殷期望下,学生承载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也激发其逆反心理,外界的不良影响与刺激很容易导致其染上恶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激发兴趣,创新教学方法,端正学生态度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因为兴趣低导致其数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实现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必须从学生兴趣的激发入手。教学辅助各种趣味性的互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等,让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解题的快乐和满足。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同类项》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同类项找朋友”的课堂游戏,教师准备10 张单项式的卡片,对应发给每位学生,教师报号,学生带卡片上台,其他的同学观察自己手中的卡片和台上学生的卡片,如果认为其属于同类项,就上台找朋友。其余的学生做裁判,随时指正。在趣味性的互动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端正学困生数学学习的态度。

2.降低起点,尊重关爱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基础差是不争的事实,而数学知识也是相互衔接、逐渐深入的,只有降低起点,才能尊重关爱学生,打好基础。高年级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求其短时间内有效掌握并不现实,可以从相对基础简单的内容训练入手。可以通过打比方、举例子、直观演示等方式让学困生消除数学学习的畏难紧张情绪,不断积累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例如在讲解《圆锥与圆柱》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针对“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谁更高”这样的设问,可以将其转化为更直观的问题,让学困生转化思维,将圆柱意会为“又矮又胖的人”,将圆锥意会为“瘦子”,两个人体重相同,谁更高?答案一目了然。延伸到教学中,通过方程计算,引出“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这一知识。从最基础的入手,从最简单直观的提问开始,教学中降低起点,多尊重与关爱学困生,才能让其更好地理解把握知识,也奠定数学深入学习的基础。

3.分层教学,学生差异对待,因材施教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基于分层教学的原则,做好学生学习的差异化关注。差异教学与因材施教相辅相成,对高年级数学学困生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契合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在分层教学中,可以引入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悬念、问题驱动、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兴趣。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获得针对性强的评价,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采用分层教学的思想。课前通过简单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及听课情况也有一定的了解,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对于高级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引导其掌握四则运算方法,能进行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尝试自主分析,独立解题。而对于中级层次的学生,让其对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乘除法有一定认识,在教师的辅助下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地完成作业。对于初级层次的学生,则放低要求,要求其了解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原理,会计算小数的乘除法,计算准确率在50%左右即可。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好学困生学习实际的分析与把握,基于实际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只有关注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才能引导其分层学习,实现差生的转化,使其在数学学习与探究中更有信心。

对于小学高年级教学来说,学困生的关注与转化研究必不可少。数学学困生群体的存在导致课堂整体水平的下降,其消极的学习情绪和态度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数学学习,导致课堂学习气氛沉闷。因此,创新教学思想和方式,加强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转化,从差异教学、因材施教到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起点的降低等,通过多种转化策略,实现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大大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端正小数学困生
小数加减“四不忘”
形直则影端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功能完善,声音端正大气,对得起售价 TEAC(第一音响)NT-505SE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