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事例,关注语言,让说理文教学“理趣共生”
——以《滴水穿石的启示》为例

2019-01-11江苏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1期
关键词:举例事例文体

江苏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校 俞 雷

说理文即说明事理的文章,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属于“小众文体”,这类文体的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对学生来说,说理文的学习比较枯燥。那么,如何让说理文的教学既有严肃的“理性”特点,又有引人入胜的“趣味”魅力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围绕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遴选,抓住说理文的文体特征,通过有效的教学环节,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作者是怎么一步步表达观点、证明观点而进行说理的。

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再缜密的推理,都抵不上一个真实的典型事例所呈现的表达效果。教材中的说理文更能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举例论证的重要性。因此,在说理文教学中,笔者重点聚焦文本中的事例,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说理文事例的选择范围,内容的提炼方法,语言的表达艺术。

为了让说理文教学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趣味的探究,笔者对《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进行了研究。

一、关注事例,明确内在关联

说理文中的事例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体语言,学生从第一篇说理文《说勤奋》的学习中对其文体特点有了初步的感悟——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也知道了说理的两大手段——“摆事实”“讲道理”。在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时,笔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感受“事实”加“道理”所产生的强大说理效果。

学习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后,笔者开门见山,直接让学生关注事例。“从滴水穿石这个自然现象,得到了一个人生启示,这两小节的内容紧扣题目,直接阐明了道理,点明了中心。老师认为,课文写到这儿就可以结束了,你觉得呢?”学生联系学过的说理文文体特点,很快就讨论出了答案:“说理文光说大道理是不能说服别人的,想要以理服人,必须拿出能证明观点的证据,用事例论证,才能有理有据。”

举例论证是学习说理文时要掌握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样开门见山,直接切入教学目标,不仅激发了学生课堂上主动探究的兴趣,还让学生一下子就关注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事例的特点和论证的效果,进而探究说理文文体的特质。

二、梳理事例,发现结构特点

对于说理文的教学,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过:“说理文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其‘说什么理’,更要关注它是‘如何说理’的,要思考‘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说理文在论证事例的安排上都进行了精心选择,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关注作者说了什么理,更要关注作者是如何选择恰当的事例,进行谋篇布局、层层递进说理的。在本文的教学中,笔者聚焦事例,设计了下列环节:

1.批注阅读,体会选取事例的“围绕中心”

笔者先请学生们在课文列举的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人物事例中,选择一个事例仔细读读、想想,分别从哪些字词中能感受到人物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最后人物又取得了什么成绩?在文中圈画出来。然后请学生们在交流的同时,完成表格的填写。

通过表格中的内容对比,学生们发现作者将这三个事例作为证据,是因为它们都围绕着本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和滴穿石块”这个中心观点。

然后,笔者出示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和我国现代画家徐悲鸿、永远的白衣天使叶欣这几个人物,请学生们针对本文观点,选择合适的事例。学生们在选择交流中排除了“叶欣”这个人物的事例,同时也进一步清晰地感受到了说理文选择的事例一定是围绕中心的。

2.思辨阅读,体会选取事例的“真实典型”

在明白事例的选择一定要围绕中心后,笔者提问:“既然我们选择的这些事例,都能证明作者的观点,那为什么不都写进去呢?而只写了文中的事例?”学生们讨论中得出文中三个事例中的人物国籍不同,中外兼顾;时代不同,古今皆有;职业不同——医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也明白了作者在举例论证时这样选择事例的好处:选不同角度的、真实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更能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

接着,笔者又出示了刚才选出来的人物,与学生们进一步探讨:“如果请你在齐白石的事例后面再补充一个事例,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投入到讨论中来:有的从职业的不同入手,选择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有的从时代的不同入手,认为还可以另外选取一个古代外国名人的事例补充进去;还有的则认为,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事例完全可以替换爱迪生的事例……一时间,课堂上小手林立,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也一步步揭开了作者选择事例的奥秘。

3.对比阅读,体会事例的“正反结合”

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举的三个事例,已经可以证明观点了,为什么在最后又加入一个事例?”通过与上文三个事例的对比阅读,学生们发现,最后所举的雨水事例,和前面事例所表现出的过程、结果都是相反的,由此得知这叫“反面事例”。说理文运用正反事例互相补充,就能把道理阐述得更全面、透彻。

在教学中,笔者聚焦事例,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解读文本,探索说理文文体的独特奥秘。在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不仅层层深入地揭开说理文举例论证时事例的选材特点,更让学生们懂得了选择的事例所表现出的不同方面,是其重要的表达策略。与此同时,链接已学过的课文内容,与本课教材形成互动,不仅串联了学生的知识,还让其与文本有了深入对话,不但“聚焦事例”,而且还“玩转事例”,让说理文教学“理趣共生”,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将说理文表达的精髓牢刻在了心里。

三、推敲事例,指向语言实践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解读文本,而是要以文为本,以语言为平台,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指向语言实践。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本课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说理文事例的语言表达特点,并进行言语实践。

出示已学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提出问题:“这篇文章中,描述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近400字,而本文却只用了60字。你更喜欢哪种表达,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后,发现《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事例描写细腻,具体生动,而本文的描写则是紧扣中心,凝练简洁的。顺势,笔者告诉学生:“不同形式的表达是根据不同文本的需求来实现的,记叙类文体中需要情节丰富的故事性描述,而说理性文本中需要的是凝练简洁的叙述,这样例证确凿,读来分明。”继而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把事情写得凝练简洁,怎样做到呢?”在刚才的表格中,学生们很快发现文中事例都是首先交代人物的身份,然后写清人物的目标是什么,他为了实现目标做了哪些事情,最后写他努力的结果。在写为其所做之事时,都抓住一些数字,以及某个能反映中心的小细节进行高度概括。

接着,笔者让学生从刚才出现的几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仿照文中三个事例的表达方式,围绕着表格中四块关键信息的内容,用高度概括、凝练简洁的语言写一写。通过学生们的交流反馈,证明他们通过本文的学习,完全可以效仿课文中的事例,写出论据充分、思维缜密的说理事例。

这样步步深入的教学,让学生能真正领会说理文中事例的中心明确、真实典型,表达时语言的高度概括、简洁凝练,感受到说理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的写作特点。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语文教材上的第二篇说理文,从文体角度看,本文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举例论证。故笔者将本文的教学目标定为说理文事例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时,聚焦事例,关注语言,力求重点突破,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懂得说理文“举例论证”的重要性,明确列举事例的注意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会根据中心论点选择恰当的事例,并能用凝练简洁的语言进行叙写。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们眼中流露出的兴奋,表现出对学习的期待,让笔者意识到,只有紧紧围绕课标,基于学生学情,遵循文本自身特点去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取适切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获得知识、习得能力、提升素养。

猜你喜欢

举例事例文体
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三角函数求值题型举例
数学竞赛中数列不等式的常见解法举例
金属活动性应用举例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抽象函数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