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命润泽生命
——“辅成囝囡游老城” 德育课程实践活动

2019-01-11□陆

中小学校长 2019年6期
关键词:老城南湖红船

□陆 瑛

嘉兴是一座享誉全国的红色文化名城, 更是 “红船精神” 的发源地, 有着南湖、 南湖革命纪念馆、英雄园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 学校地处嘉兴老城区, 被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所包围。 少年儿童有其特有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任何教育活动, 都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红船精神”教育也是如此。 那么, 如何开发与利用地域文化, 立其根、 润无声地对小学生进行 “红船精神” 教育呢? 学校自2010 年起开展 “辅成囝囡游老城” 德育课程实践活动,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出发点,探索他们有兴趣、 易理解, 也具备相应的能力参加的教育活动。

“辅成囝囡游老城” 德育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自然、 生活、 社会都视作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加以开发和利用,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 认识本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既了解、 关注自己的家乡,吸收传统文化营养, 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最终在“游老城” 的过程中实现学校的教育追求——“用生命润泽生命”。

九年来, “辅成囝囡游老城”在学校各年级全面铺开、 实施。 学生人人参与活动, 班班都有老师指导, 校外辅导员积极配合。 该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以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被评为嘉兴市南湖区精品课程, 还在南湖区中小学 “红船精神进校园” 现场推进会上做了专题介绍。 下面, 笔者将从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三个维度展开阐述, 来谈谈学校在实施 “辅成囝囡游老城” 德育课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 课程内容, 突显滋润特征

课程内容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 充分利用学校、 家庭、 社会等多方面资源丰富课程内容, 不仅能让学生在校内享受知识的滋润, 还能让他们在校外受到生活教育的熏陶, 接受全息教育。

(一) 有探索之料

架构课程的内容, 要确保它值得探索, 要确保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心理和智力能得到润泽。 嘉兴地域文化资源无处不在, 给本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但因教学材料的性质属于创编, 所以需要教师积极挖掘课程资源。 从本活动课程的要求出发, 主要选择六个课程资源: 一是校名的文化资源。 挖掘嘉兴籍名人褚辅成的生平故事, 以及学校与梅湾街的褚辅成陈列馆、 校内的辅成文化长廊等资源; 二是本地域的名胜古迹。 比如月河街、 梅湾街、 子城、 范蠡湖公园、 瓶山公园、 南湖、 古运河等, 挖掘其蕴藏的传说故事, 了解其今昔变化; 三是本地域的风味特产。 如了解嘉兴老城五芳斋粽子、 文虎酱鸭、 陆稿荐酱鸭、 南湖菱等名特优产品的供应点、 特点以及制作的特殊工艺;四是本地域的方言。 学说嘉兴话,比较嘉兴话与普通话的异同, 领略本地域方言的魅力, 传承地域传统文化; 五是本地域的民情民俗。 收集、 交流富有嘉兴特色的老城民情民俗活动, 知道端午裹粽子比赛、 南湖赛龙舟、 中秋吃月饼、 清明扫墓、 元宵吃汤圆等习俗活动, 开展一些相关的特色活动;六是本地域的名人文化。 收集沈钧儒、 陈省身、 朱生豪等名人的小故事, 了解名人的成长足迹。同时寻找身边具有名人品质的平凡人, 了解他们的故事。

根据以上六种课程资源, 确定六个活动菜单。 每个菜单下有3 个活动方案, 形成一套与本活动课程纲要相匹配的教材——《辅成囝囡游老城活动课程》。

(二) 有实践之趣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 学校在选择课程资源时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地看、 听、 想的过程中, 亲近老城, 亲近大自然, 也亲近生活, 实现从道德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 例如, 做 “校外红色小导游”, 到南湖革命纪念馆等地方进行义务解说, 传播 “红船精神”是学生所向往的。 然而, 做好小导游并不易, 要掌握表达的技巧, 要了解党的历史。 小导游先培训后上岗, 在实践的过程中走进南湖, 成为南湖旁的 “红船人”。

(三) 有润泽之效

只有对学生生活实际产生效果的课程资源才是值得开发和利用的。 在开发和选择课程资源的过程中, 挑选贴近学生生活、 便于学生理解、 有一定深度和广度且便于学生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美、 体验美的同时,提升审美情趣, 获得道德熏陶。

二、 课程实施, 突显保障特征

“辅成囝囡游老城” 不是纸上谈兵、 网上游览, 而是实地去看、去听、 去想。 在多年实践中, 边实践边反思, 适时调整课程实施策略, 细化管理方法, 最终定下三大措施保障课程的有效开展:

(一) 活动形式有序推进

学校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的发展特征,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设计学生感兴趣、 能操作的活动形式来滋润学生的心灵。

“辅成囝囡游老城” 采用的是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活动形式。 校内由老师担任指导教师, 以班级为单位在拓展课中统一时间进行。

校外实地活动中, 一、 二年级

以亲子活动的形式, 依托家庭课外小队活动, 由家长带领孩子开展活动, 以 “大手牵小手式” 的辅成囝囡集体游或亲子游。 通过实地走一走、 看一看、 玩一玩、 照张相, 回来后说一说、 写一写、 画一画, 让低年段孩子也 “游” 起来, 初步培养他们爱校爱家乡的情感。 三至六年级, 针对中高年段学生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 独立性增强等特点,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自由组建个性化的、 以非正式群体为特征的闲暇生活小队, 聘请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 利用课余时间, 开展 “辅成囝囡游老城” 调查研究和体验活动。 闲暇生活小队的活动开展主要有小队调查式和完成任务书式两种。 小队调查式是小队成员围绕自己确定的调查主题进行相应的实地采访、 游览活动。 实施方法是课内教师指导和课外小队活动相结合。 具体实施过程分四步走:分好小队—选择菜单—开展活动—活动评价。

闲暇小队是把各自为 “阵” 的小队活动统一起来, 集中某一时间一起开展。 以年级为单位, 每班推出1 至2 个闲暇小队参与, 以 “完成任务书” 为活动目标, 开展 “辅成囝囡穿越老城” 实践体验活动。

(二) 活动任务分层呈现

“辅成囝囡游老城” 德育课程贯穿学生小学阶段, 每个年级学生的活动能力差异很大。 用相同的活动形式、 活动要求来开展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此, 学校分层设计活动任务。 依据活动内容、 地点及学生活动能力, 分别采用了记录式、 任务单式、 任务书式、 小调查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任务。

在活动中, 学生的合作品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小队队员的合作意识增强, 在商定计划、 任务分工、 成果汇报这些合作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听取别人意见、 正确发表自己想法、 在有分歧时商讨解决、在同伴有困难时提供适时的帮助。在参与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锻炼——资料收集、 信息处理、 采访问题设计、 与人良好的沟通等等, 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

(三) 活动指导持续提供

“辅成囝囡游老城” 活动历时较长, 尤其是三至六年级, 经过活动准备—实地活动—成果整理—汇报评价四个阶段, 持续整个学期。 在如此长的活动时间里, 需要有过程性的把控。 学校依据活动过程, 安排了三次校内活动,设计了详细的指导方案, 以供指导老师参考, 保障了整个活动能够持续、 有效地进行。 例如, 四年级的游老城活动是游览南湖, 重点了解南湖、 红船、 烟雨楼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 活动前, 老师指导小队讨论制定游览计划, 包括准备物品、 预设交通工具、 规划游览路线、 预计用时等; 活动时, 要求每位组员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拍一拍照、 画一画景、 写一写介绍;游览后, 请每一位组员写体会和感想, 并以小队为单位制作一套电子相册或PPT。

三、 课程评价, 突显多元特征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 不同的个体就不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评价。 因此,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倡对学生进行多元化、 多方法评价。

(一) 评价主体多元

评价的主体由学生、 家长、 教师共同组成, 全面收集学生全年所有的活动信息。 学生自评, 加强自我认识; 学生互评, 学会关注他人, 欣赏他人; 家长评价, 关注态度情感价值观; 教师评价, 指明发展方向。 评价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有相应的梯度要求, 比如低年段, 除了自评他评外, 还有家长评。 家长参与活动, 成为实践中的一位积极参与者和促进者, 能更为有效地促使学生快乐成长。

(二) 评价内容多维

经过实践, 将课程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两大维度, 既关注了学生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单项能力, 又对学生的综合活动能力有了完善的考核; 既关注了学生某次参与活动的状况, 又对学生整个学期参与活动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形成了多维的立体评价体系。

(三) 评价方法多样

1. 量表监测评价

为使评价有据可依, 学校采用了 “六三” 式评价方式对辅成囝囡游老城活动进行评价。 “六” 指的是本活动课程纲要中制定的六个菜单, “三” 指的是低、 中、 高三个年段。 针对每个菜单, 各个年段都制定有相应的 《辅成囝囡游老城成长记录表》, 用来评价体验活动开展的成效。

2. 成果展示评价

“辅成囝囡游老城” 活动适合用成果展示的方式进行评价。 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类平台, 让学生得以展示研究学习的成果。 通过让老师、 同学来点评欣赏成果作品, 培养学生的毅力, 增强学生的信心。“辅成囝囡游老城” 德育课程通过对家乡红色场馆的参观、 调查、 研究, 让学生从具体事件中、从真实历史中、 从现实人物事迹故事中更清晰地领悟了嘉兴 “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 从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学生易理解、 能理解的一件件具体事例、 一个个感人故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吸收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营养和本地域文化智慧, 认识了本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了解、 关注、 热爱自己的家乡, 进而把家乡文化传承下去。“用生命润泽生命”, 正是这样以“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悄然发生。

猜你喜欢

老城南湖红船
红船
南湖之春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雕红船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