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故事语法”支架,助力记叙文写作教学
2019-01-11曹国锋
■曹国锋
“记叙文的目的在把事物的形状和变化写出来传给大家看,叫大家看了文章,犹如亲身经验到一样。”[1]写出“变化”的关键是写好“故事”。有没有故事,会不会讲故事,是判别记叙文优劣的重要依据。因此,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必须把“故事”作为核心要素。
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孩子天然会讲故事,也天然能够区分什么是故事,但是要想讲好故事,确实是有一定困难的。无论是作文教学还是考场作文批阅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大量没有故事或故事性很差的作文。不少人认为,这是因为学生缺少生活。这种批评其实只是基于印象,缺少理性地思考与追问:学生每日过着的难道不是“生活”吗?如果不是,那什么才是“生活”?如果是,那学生为什么写不出来呢?
任何一种言说方式,都有自己的“语法”,“故事”也不例外。“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可以说就是:创建各种写作支架,帮助学生从写作的低水平状态走向高一级水平状态。”[2]我认为,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有故事”,讲出好故事,就必须对故事的原理及基本“语法”做进一步探究,搭建语法支架,帮助学生讲出精彩的故事。
本文所说的“语法”当然不是语言学概念上的语法。套用“语法”一词,意在探寻故事最基本的特征、最基本的规则。“支架”是建筑术语,也就是脚手架,在教育领域中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指一切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范例等。“语法”要成为“支架”,就必须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并能够给学生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支撑。这就不能把书本上关于“故事”的知识或教师对“故事”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在读故事、评故事、写故事的过程中自行发现故事的要素与规则,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成“干货”,以此提升写好“故事”的能力。
一、觅“种”有“法”:发现“特别”与转换改造
对植物而言,种子是最初的本源,在种子里,包含了以后出现的所有特征的原貌。有没有种子,有什么样的种子,决定着能够长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同理,要想写好故事,也必须去寻找这“最初的本源”,也就是故事的“种子”。故事的“种子”来源于生活,但又不等同于生活的琐碎,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甄别,从纷繁琐碎的生活中去发现。
教学中,我常常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种子”。如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大家能够判断下列哪个材料更有故事吗?
(屏显:①我去美国前夕,友人托我带点特产;②我去美国前夕,友人再三嘱咐我给她带两颗枣核。)
生1:我觉得第二个材料更有故事。因为带特产是很寻常的行为,而带两颗枣核就显得很特别,而且是再三嘱托,就更加特别了。
生2:第一个材料虽然好像也有故事,但太一般了。第二个材料中的带枣核是出人意料的,更能够产生故事。
师:对,关键是“特别”,这样特别的嘱托背后肯定有故事。这样的嘱托,催生了萧乾先生的名作《枣核》。
(屏显:①三叔送了一个礼物给我;②三叔临终时送了三颗枸杞豆给我。)
生3:第二个,因为三叔送礼物给“我”是很正常的,而送三颗枸杞豆作为礼物显然不同寻常,而且是临终时送的,就更加不同寻常。
师:正因为不同寻常,所以才更加有故事。这也是一篇名作,题目就叫“三颗枸杞豆”,讲的是三叔一生的理想终成泡影。这三颗枸杞豆就是三个“0”,激励着“我”要行动起来,不断奋进。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故事的材料和没多少故事的材料有什么不同?
生4:有故事的材料显得很特别,没故事的材料显得很寻常。
师:对,这特别之处就是故事的“种子”,故事总是在特别之处的背后。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特别之处,因为这里会藏着故事。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掌握了关于“种子”的“语法”:故事的“种子”,在“特别之处”的背后。懂得了这个原理,我们就可以在生活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创造故事的“种子”。在这方面,《散步》是一个好例子。“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样的开头平淡无奇,并不具备多少故事性。但是,特殊的时间、特殊的人物给文章增添了故事性,更重要的是,作者“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事实是有歧路,无争执——祖母宠孙子,一下子就依了他。但不加改造,无以产生表现力”[3]。这样的改造,对事实进行了再加工,创造出了故事的“种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材料,让学生观察以后说说哪个材料更有“料”,训练他们发现“故事的种子”的眼光和能力,并指导学生适当给看似没有故事的材料“加料”,将普通材料转化为“故事的种子”。如教学片段——
师:根据“故事在特别之处”的原理,你觉得下列哪些材料更有故事?
(屏显:①街角卖山东煎饼的胖女人身边多了一个瘦孩子;②雨天妈妈送伞;③火车里,3、4、5号座位上坐着三个人;④雪地里有一个雪人,臂弯里插着一张贺卡。)
生1:我认为材料①比较有故事。因为胖女人和瘦孩子的搭配本身就比较奇特,而且是“多了”,可见原来没有,肯定有故事。
生2:雪人臂弯里的贺卡也很特别,能引起联想,应该是有故事的。
师:是的,这两个材料确实有“特别之处”,容易产生故事。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看到的是材料②③这样的事情。假如我们想写这样的材料,可以加些什么样的“料”呢?
生3:我想这样改造——火车上,3号坐着一个漂亮姑娘,5号坐着一个衣冠楚楚的男青年,4号空着;到了下一站,上来一个拖着两个大口袋的大婶,她的位置是4号,漂亮姑娘和男青年非常嫌弃她,都离得远远的。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4:我觉得这样改很好,人物是有特点的。而且这样的组合更加“特别”,漂亮姑娘、衣冠楚楚的男青年与拖着两个大口袋的大婶形成鲜明的对比,后面应该可以产生很多故事。
师:对,原本普通的材料,我们可以运用“巧合”给它加点“料”,让它变得特别起来,这样就可以产生故事。
生5:我觉得“雨天妈妈送伞”看似很俗,其实也可以改。只要让送伞的时机、“我”和妈妈的关系等有特殊之处,就可以产生故事。
师:对,赋予普通材料以“特别之处”,这就叫作材料的加工。经过加工的材料由于具有了“特别之处”,便可以作为故事的“种子”。可见,故事的“种子”不仅可以发现,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智慧去创造。
学生没有东西可写的原因很多,但“缺少生活”肯定不是真实的理由。就如鱼看不见水一样,学生往往也“看不见”自己的生活。改造生活难度太大,也未必有必要,但改变思维方式完全可以。王荣生教授指出,“注意、激发和转化才是关键”[4]。学生没有内容写,主要是因为不会“转换”。故事的“种子”藏在纷繁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根据既有的“特别之处”去发现固然重要,但我们要知道,写作不仅要有真实的生活,更要有作者“经验”的生活,即经作者内心感悟、加工、提炼、重组了的生活,因此,运用故事的“语法”引导学生对普通材料进行加工和转换,使之具有“特别之处”,就能够创造出新的故事的“种子”。由“发现”而“改造”“转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他们的“故事”之路便能越走越宽。
二、建构依“法”:“添枝加叶”与矛盾解决
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故事”就是“一件事”,但只要追问下去,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一个男孩在打篮球”肯定是一件事,但没有人会认为它是一个“故事”。而只要稍微改造一下——“一个男孩在打篮球,篮球碰到一个路过的人身上,那人笑了笑,把球又扔给男孩”——就是一个故事了。可见,单个事件是不能构成故事的,“‘最小故事’至少要由三个相结合的事件组成”[5]。理解这个故事最核心的“语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故事”,合理建构“故事”。如教学片段——
师:爸爸决定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她一件礼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故事吗?
生1:不是,因为没有讲送什么礼物,怎么送,最后的结局怎样。要把经过和结果添加进去,写清楚。
师:对,这句话还不是故事,顶多算是一颗“种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分小组来给这颗“种子”“添枝加叶”。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把添加的每个事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看看最后形成的故事由多少个事件组成。
生2:我们选择的礼物是演唱会门票。由这样几个事件构成——①妈妈是个歌迷,非常喜欢听许巍的歌,闲下来就会哼许巍的歌;②爸爸下班时注意到街头的海报,看到许巍的演唱会正好是妈妈生日那天,就想买票给妈妈;③爸爸到家,像变戏法一样拿出演唱会门票,妈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笑声)
师:现在有三个事件,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像个故事的样子了,但总感觉还不够感人,还可以添加一点什么内容?
生3:我想添加“许巍到苏州开演唱会,妈妈几天前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可她从没有在家说过,只是反复听那些曲目”,这样可以写出这张票在妈妈心里的价值,也能表现出妈妈十分体谅爸爸。
生4:我想添加“天快黑了,爸爸还没回来,妈妈一遍一遍地向楼下张望”,表现妈妈的期盼和失落。
师:看来,要想把一个故事讲好,就要合理想象,学会“添枝加叶”。
从“种子”出发去建构一个故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添枝加叶”,而这个方法实际就是对“‘最小故事’至少要由三个相结合的事件组成”这一核心“语法”的最基本运用。当然,只是一味添加“事件”,并不一定能构建一个好的故事,还需要提供更多语法支架。统编教材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学会记事”单元,为了让学生懂得怎样把事情写清楚,设计了“起因——矛盾出现——矛盾解决——结局”的表格。这实际上是一个极具理论性和实际操作价值的故事框架。“矛盾”因何出现,又如何解决,不仅是构造故事的一般思路,而且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用好这一语法支架,能够很好地为选材、构思提供依据。
首先,从选材的角度看,故事需要“矛盾”。例如《散步》一文,就是围绕“分歧”的产生、发展与弥合来写的。领悟到冲突是故事的基本元素,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学生自然就会关注那些有冲突、有矛盾的事件,选材的质量就会大大提升。
其次,从搭建故事框架的角度看,“矛盾出现——矛盾解决”模型能够提供清晰的思路。仍以《散步》为例。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呢?“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分歧”的产生是因为各自的“愿望”遇到了“障碍”而不能实现,“冲突=愿望+障碍”。矛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我”孝敬母亲,打算走大路;母亲疼爱孙儿,提议走小路,只是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她。“障碍”因亲情消失,矛盾也就解决了。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之间,折射出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
提供这样的语法支架,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建构故事的能力。以“雨天妈妈送伞”为例,一开始一名学生只是简单地写雨如何大,其他同学都已经被接走了,自己心里如何焦急,最后妈妈冒雨到来,身上湿透了。修改时,我要求他把关注点放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上,于是,他构思出这样几组矛盾:“妈妈公司常常有活动,她很少有时间陪我,我觉得她没有别人家的妈妈那样爱孩子。”“早晨,我想要妈妈送我上学,可她急着去为客户解决问题,不能送我,我心里很委屈。”“雨下大了,老师告诉我妈妈在班级群留言,让我自己回家,因为她在公司不能来,我感到非常失望。”最后,这名学生写道:“透过雨帘,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一手举着伞,一手抱着一个大袋子,看来是还没来得及发给客户的包裹。她裤脚裹在腿上,一边快步蹚水走来,一边焦急地张望。忽然,她一个趔趄,包裹似乎要从袋子里掉出来。她顾不上打伞,双手抱紧袋子,雨水瞬间淋透了她的衣服。我犹豫了一下,疾步冲进雨里,一手扶着妈妈,一手帮妈妈打起伞。这时,我才发现,我早已比妈妈高半个头了。那一瞬间,我的眼里涌出了温热的液体。我轻轻地在妈妈耳边说:‘妈妈,咱们回家。我给你打伞。’”这样修改,紧紧围绕“我对妈妈的误解”这个矛盾产生与解决的过程来写,实现了文章的升格。
三、精彩得“法”:故事联结与障碍叠加
真实的故事都不是简单的故事,它们往往由很多“最小故事”联结而成。通过“联结”,就可以将简单的故事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故事。根据“联结”的“小故事”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顺向联结”“反向联结”“交替联结”。“顺向联结”指根据最初的小故事,联结符合发展常理的小故事,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故事。“反向联结”是在初始故事的后面,联结和常规发展方向相反的小故事,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故事。“交替联结”则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种子”放在一起,使之交替发展并联结在一起,构成更为复杂的故事。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联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将短文写长,写精彩。
在联结的过程中,要注意“障碍”的叠加,让“矛盾产生——矛盾解决”这一过程反复出现,从而收到一波三折的效果。例如教学“说‘三’写‘三’”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古典文学中带有“三”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说出“三打祝家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经典故事。接下来,我请学生以“三借芭蕉扇”为例,说说每一次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解决的,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思维导图的填写。然后,我让学生思考这三次“矛盾”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分析出前一个“矛盾”的结果是下一个“矛盾”的原因,它们前后联结,层层叠加,推动“冲突”不断向前发展,产生一波三折的效果。在弄明白故事联结和障碍叠加可以使故事产生“波折”的原理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以“遗憾”为题,“联结”和“叠加”三个以上的矛盾,写出梗概。后来,不少学生都写出了较为出彩的文章。
实际上,故事的“语法”远不止以上几点,本文只是从发现故事、发展故事的角度讨论了一些基本的原则与方法。讨论这些所谓的“语法”的意义,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尤其不是为了获得“概念”“定义”等识记性质的知识,而是将其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认识故事”“构思故事”“点评故事”,进而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