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数的意义”教学分析与实践

2019-01-11江苏省射阳县红旗小学尹学中

数学大世界 2019年31期
关键词:小数计数知识点

江苏省射阳县红旗小学 尹学中

学生对小数并不是一点接触都没有,在日常生活买东西时会常涉及小数的问题,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相关概念进行小数知识的梳理,再构建新的认识。在教学小数知识点时,仅侧重于数学知识的讲解往往是不够的,要体现出数学学科特色,同时意识到数学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这将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深厚的基础。

一、运用生活中的小数转化到数学中的小数

熟悉的是小数的形式,陌生的是小数的含义,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数的理解和认识,判断学生的认识程度到了哪步,教师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包含这方面知识点的例子,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到小数的意义,小数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采用熟悉的货币单位、长度单位等生活中常见的十进制关系来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如一个橡皮的价格为0.5 元,和1 元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接下来折合0.1 做铺垫,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小数与分数的联系,然后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再次抛出问题: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分为五等份,让学生找出具体某点,教师接着帮学生重新整理所学知识点,课下还可让学生借助米尺探讨小数的意义。从抛出的问题来看,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步入具体数学中的小数知识,再把例子中问题解答出的结果的单位舍去,小数部分单独提出来,深入到认识具体计数单位,也体现出数学学科的特色,小数知识部分在初步认识基础上升到比较高的水平,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数学思维水平也得到了锻炼。

二、借助辅助“工具”,有效突破对两位小数意义的认识

了解小数的基本概念及理论联系实际后,在已获得的知识基础上需再进一步突破两位小数,构建深层次的知识体系。借助图形是常见的一种方法,教师可在黑板上画条线段,总长度为一,划分十等份,在第五个和第六个等分线段之间点某处做个标记,提出问题:这个标记大概在什么位置?用小数该如何表示呢?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0.51、0.52,…,这时就可紧接着抛出问题:0.01 为百分之一,那就应该有一百个格子,哪位同学可以上来划分一下?小数点后一位和后两位意义相同吗?分为一百个格子有些挑战难度,但这样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到0.01 的意义所在,计数单位分得越细,小数更加精确,学生认识到计数单位的细分会有小数产生,这种教学方法还可有效突破更多位小数的学习。

在用平面图形帮助学生有效突破对两位小数意义的认识的同时,教师可以延伸一下教学方法,采用模型的方法,更易直观感受小数的意义。积木是一种很好的模型,教学中取十个积木,规则堆积,十个为整体“1”,其中一个积木则为0.1;若令十个积木为整体“0.1”,其中一个则为0.01。学生新旧知识得到互相联系的同时,使其了解到整体计数和小数计数之间的关系,有意义地构建知识,并学会用学习迁移的方法,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将抽象化为具体,使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这样轻松理解小数的意义,还可迁移出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三、采用独立思考、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优秀的课堂往往都给学生留出单独的时间进行思考、总结反思,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课堂中老师的问题,反问自己所学的知识点是否都清晰明了,而不是仅把课堂氛围和节奏调动起来,教师教授新的知识点贯穿整个课堂,及时思考、总结反思才能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构建。在上一节提到画线段的例子,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抛出问题:“标记的那点大概在线段的什么位置?”“0.01 相当于一百分之一,谁可以来划分一下一百个格子吗?”“小数点后不同位数字意义相同吗?”每个问题都需要时间去思考,相互交流讨论,总结反思,学习数学理论知识,提高数学思维水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但生活实际和数学并不等同,数学是人们对生活客观事实及规律的客观总结概况,需多总结。

总结反思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教学生一些易记忆的口诀,如:小数意义好理解,与分数很亲密;分数是10、100、1000……,小数位数为一、二、三……;小数单位来计数,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学生会把小数的知识按照口诀串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让学生回顾及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交流、讨论、反思、总结这四个步骤循环进行,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理解并吸收内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慢慢培养出来,在日常生活和做题中就可理论联系实际,懂得如何应用数学中小数的知识。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教学情境中,跟着老师的节奏走,通过一定的预留时间去相互讨论交流,独立思考、总结,学生可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教师可达到一定的教学高度,从而教与学两者相互促进。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从生活为切入点,运用直观图形来深化小数,针对问题一点点讲清讲透,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总结反思,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训练,学会运用,这就是一节好课。“小数的意义”无处不在,在数学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需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小数计数知识点
小数加减“四不忘”
古人计数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