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生人社会儿童之善的限度
——以《心中的“110”》为例

2019-01-11○何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熊陌生人危险

○何 颖

【主题与背景】

10多年前自己在F小学担任《品德与社会》教师,当时所用的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心中的110》教材,无论图片场景还是导语设问,都在反复向儿童传递陌生人社会危险性很高,其中一级框题“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更是渗透这样的观念:儿童不能脱离成年人的视线独自活动,陌生的环境中危险无处不在。诚然,中国社会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如信任缺失、人际疏离与情感萎缩引发诱拐、欺凌等事件屡有发生。在这样高风险的社会中,逐步提高儿童自身分辨是非、善恶和抗诱惑的能力,让他们形成初步的社会人际安全意识,是“学会交往与生存”的重要方面。但是,安全教育是不是过度夸大危险?儿童在陌生人社会应该如何行善交往?

作为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者之一,我参与编写了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心中的“110”》一课。在设计时思考:一味过度夸大陌生人的危险是一种“另外的危险”吗?儿童良善美德是否有边界之限、程度之限?如何在教材中呈现学习活动,如何在教学中做客观理性的引导,让“与陌生人的交往”在恐惧与信任、防备与保护中重新考量。

【教材呈现与教学描述】

《心中的“110”》一课设计了“有点警惕性”和“不要上当受骗”两个板块,共一课时内容。这两个板块为平行逻辑关系,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水电火的安全教育,深入到识别社会人际交往中的安全。其中第一板块“有点警惕性”,重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警惕性,例如,独自在家时如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遇到盗窃时又该如何机智处理。教材呈现屋门外三位不同身份的人和屋内独自在家的小女孩,他们与主持人的提问组成一体,意在引导学生思考独自在家时,如何面对外人来访。

片段一再现:

陌生人都是“坏”的吗?

师:这节课,我要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来了。(出示PPT: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

师: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在许多方面都很像,但是在对待陌生人的时候,两人就完全不一样。小熊哥哥小心谨慎,不多和陌生人说话;而小熊妹妹对人丝毫没有戒心,无论遇到谁,都会友善相待。

师:为什么不能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怎么啦?小熊妹妹不能理解哥哥为什么这样做。

师:你赞同小熊哥哥的想法和做法吗?

生:赞同,因为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会害你的。

生:不能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会把你拐走的。……

师:陌生人都是“坏”的吗?

生:不一定吧!

师:随着我们活动场所的扩大,自由时间增加,我们在各种场合与陌生人的交往增多了,短暂的时间,对方的不确定性,和我们的质朴纯善交织在一起,考量着我们的交往能力。

【思考】教材中设计了如下导语:生活中总会遇到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熟人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会对我们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教材的定位是在儿童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是否需要心存善念并付诸善行,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我们也需要审慎地辨别与应对。

片段二再现:

独自在家时,能开门吗?

(师出示PPT图片 独自在家时……)

师:小朋友估计都有独自在家的经历,这天,家中的门铃响起。(有一些女生害怕地抱住了胳膊。)

师:门外会是谁呢?也许会说自己是送快递的,也许会说自己是邻居***,也许会说自己是帮忙修煤气的……这时的你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生:学生情境表演,教师相机指导总结独自在家有人敲门时应对的方法。(学生大多数选择了修煤气的和送快递的进行了表演。)

师:好像没有小朋友选择敲门人是王奶奶的情境,那就让我来做敲门的王奶奶,来“敲敲”你家的门。

师:“咚咚咚”,家里有人吗?(一个学生半天不说话。)

师:假装家里没有人。

……

师:小朋友的警惕性真高,可是邻居王奶奶拿着锅铲来咱家借点大葱,就真的不开门?(学生意见开始不统一了。)在刚才的情境表演中,我把大家独自在家时,好的经验都汇集在这里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思考】无论从传统意义上的“不和陌生人说话”,还是告诉孩子要防范坏人可能使用的各种圈套,孩子可能都会有一种困惑,我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学会面对,不断地丰富安全常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片段三再现:

怎样与陌生人交往,才更好?

教材第二板块“不要上当受骗”,试图通过各种情境辨析寻找正确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意外发生时自救自护的能力。其中“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才更好”,是通过生活中案例的引用,引领学生透过现象进行辨析与比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升。

(师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场景,同桌相互讨论。)

生:我觉得图1做的合适,一是不要嘴馋贪吃,要别人的饮料食物,二是万一饮料里含有什么东西,让自己昏迷,就后悔莫及了。

生:我觉得图2做的合适,当陌生人不识路时,自己带一小段没什么危险的,况且这位伯伯夹着公文包,从穿着打扮看不像是骗子。

……

师: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呢?

生:我们要在生活中面对陌生人,既不要完全把他们当“坏人”,以善良的心,适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要有一点警惕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生:社会是复杂的,我们在自我安全有保证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做善意的行为的。

师:一方面,我们需要发扬善的本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如指路、搀扶等。另一反面,我们的心智和经验有限,人性的善恶又不易识别,在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有必要学会防盗、防骗、防拐,从而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师:“110”能为我们解决困难,解除危险,使我们化险为夷,但是要解困保平安,光靠身边的“110”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要靠心中的“110”来防患于未然。

【思考】小学生与陌生人交往的根本问题在于实践需要与主观认知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城市化迁徙、住宅流动、闲暇活动等把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推向了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交往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陌生人社会各种人格品性之间重叠,每一条分界线两边不可避免地存在灰色区域,造成不确定性的危险,对陌生人交往的认知能力相对缺少,加之长辈规训和以往教科书的偏颇呈现,都让小学生面对陌生人交往的时候,过度夸大危险,造成疏离、冷漠等。

1.开放面对:正视与陌生人的交往。本课教学设计相关片段是为了让学生识破社会生活中潜藏的人为欺骗危险,学会拨打心中的“110”,初步建立社会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如何应对拐骗、盗窃等危险情况。首先,是正视与陌生人的交往,开放面对。其次,是能初步判断危险的存在,在懂得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拥有良好的应急心态,从而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解决危险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一旦遇到类似情况发生,能进行自救自护。

2.边界之限:把握善的彰显。本课教学打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模式,适当鼓励小学生尝试认识、接触、认同陌生人。儿童需要关爱身边需要帮扶的人,但前提条件是确保自身不受欺骗与伤害,防止善意被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本课三个片段的教学,既向学生传递与陌生人交往时应友好、诚实、和谐的美德,同时也提醒学生在对陌生人做出善举之前,自我思考:对方是好人吗?值得我帮助吗?我帮助后能保证安全吗?否则,我们就可以寻找成年人的帮助、拨打110报警电话,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3.程度之限:调控善的付出。善的彰显有程度之分,既可以是借根小葱的点滴善行,也可以是挺身而出的英勇善举。因此,教学中利用发生在小学生与陌生人之间交往的事例,进行典型且有深度的思辨。我们每天都要和陌生人交往,应该澄清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陌生人不全是坏人,学生逐渐懂得要辩证地思考问题,理性地认识行为,多维度、多视角去了解分析社会认知问题,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提高警惕性,理性调控善的付出,初步形成社会人际安全意识,促进道德认知的社会性发展。

4.规则之限:灵活善的行为。儿童彰显善需要重视规则,规则有助于提升判断力,这是一种道德素养,也是一种法治精神。如何面对与陌生人的交往?如果是违背规则的陌生人,我们需要警惕,或是果断拒绝。针对某些圈套,不法分子可能使用的已知或未知的手段,我们要帮孩子建立并掌握一些行为原则。例如告诉孩子可以说“不”:一般情况下,大人有问题或困难应该找大人帮忙,而不是孩子。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求助,可以说“不”,而且要尽快离开并告诉可以信任的人。去人多安全处脱险:上下学路上对自己身边的环境要多注意,如果发现被跟踪,不要直接回家,要尽快去一个安全的地方,比如商店、朋友家、派出所等。总之,在警惕的同时不夸大陌生人的危险,在与陌生人交往彰显善的同时把握善的限度。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很复杂,需要辩证看待,需要在儿童天性释放与自我保护之间寻求必要的张力。

猜你喜欢

小熊陌生人危险
喝水也会有危险
小熊
可爱的小熊
拥挤的危险(三)
谨防陌生人
谨防陌生人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