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制教学
2019-01-11衡水中学副校长康新江
■衡水中学副校长 康新江
最新颁布的《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改变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提出了“3+1+2”模式。考试制度改革必将催生教学改革,“3+1+2”模式要求高中学校以走班制教学来确保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与兴趣需要选择相应的科目。
走班制的含义及特征
走班制的含义。走班制是指为了实现学生选择的最大可能性和最优化,学校在教学活动中,打破原有固定的班级界线,扩大班级的概念,把一个年级、几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看成一个整体,设立专门教室、教师固定教室,在某些课程中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和生涯规划,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流动上课。走班制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学校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固定教室,学科教师在固定教室上课,学生流动听课。其次,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型课程实施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最后,以“生情”为主导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课内容,固定教师与教室。
走班制的主要特征。中学走班制源于美国,国内极少数的学校有过实践经验,未来将在各高中学校广泛推行。其主要特点有:一是以教学班为基本单位进行集体授课。同一学校不同班级(指行政班,如果需要保留所谓行政班的话)甚至不同年级的学生因选择同一门课程而走进相同的教室,从而形成一个教学班。但该教学班的存在时间较短,通常一门课程结束后即结束。二是学生的流动性。之前学生在同一求学阶段被固定在相同教室接触相同人群的状况将被改变,他们的学习交往将完全打破班级甚至年级的规定。学生因课程选择而流动到不同的教学班,在不同的教学班接触不同的教师与学生群体。三是学生课程修习的差异性。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每个学生每学段都拥有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化课表。
高中学校常见走班模式的利弊分析
“不走班”模式。“不走班”模式指学校向学生提供数量有限的选课组合,选考科目均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并在同一教室上课。这一模式与传统的文理分科类似,只是多了几种类别,有利于教师快速熟悉学生,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和教学评价;但“不走班”模式下的选课组合类别太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选择需求,也未能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发展”的基本理念。
“小走班”模式。“小走班”模式指部分学生或部分科目走班,即将三门或两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又分“优先三科成班”和“定两科走一科”两种具体方式。“优先三科成班”的操作流程是,学校根据学生的选科结果,优先将三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随后将两科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最后组成一科或零科相同的班级。“定两科走一科”指凡有两门选考科目相同的学生组成行政班,在固定班级上必考科目和这两门科目,剩下一门选考科目在教学班上课。这种方式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选课需求,管理难度中等,教学相对有序。但是“定两科走一科”下,高一时组建的行政班需要重新组合,按教学班教学的选考科目的学生作业收发较难,该科教师难以实现进班辅导。
“大走班”模式。“大走班”模式指三门必考科目保持原高一行政班不变,所有学生三门选考科目均实行走班制教学。这种模式既有利于调动必考科目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能减轻学校的排课工作量、降低学生的选择难度,便于在全年级开展分层教学;但是“大走班”模式下,学生一般需要在一个行政班教室和三个教学班教室轮流上课,学校的课程安排比较繁杂,教师进班级辅导的机会减少,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全走班”模式。“全走班”模式指“3+1+2”的科目全部实现走班制教学,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然而,这一模式下的学校课程安排繁杂,需要完善的软硬件支持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也比较困难。因此,“全走班”模式适合在新高考改革前已经有大量走班经验的学校,选课分班、智能排课、课表查询等难题都得到了解决。
关于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走班制作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催生的教学模式,部分家长一时难以理解。学校在推行走班制教学之前,应通过各种宣传途径,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实施走班制的必要性,理解走班制的意义和实施办法;及时澄清与走班制有关的问题,使家长积极参与进来。
注重教师的培训工作。在任何一项教学改革的实施中,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教师的素质是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实施教学改革,教师的培训尤为重要。走班制改革实施前对教师的培训大致包含:(1)集中学习走班制教学理论及本校走班制教学方案;(2)学科组结合学科教学大纲集体讨论并制订详细的章节教学目标;(3)学科组集体分学科设计出注重知识积累与能力运用的摸底考查、考试试题;(4)集体制订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提纲,全面了解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走班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实际能力出发,有的放矢地选择、安排自己的课程结构,构建适合自己发展的“套餐”,并逐渐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学校在实施走班制之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走班的意义和实施办法,以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
科学制定走班制方案。衡水中学在实地调研浙江省和上海市多所高中学校走班制实践的基础上,从学情、师情和校情出发,对走班制教学做了如下探索:(1)拒绝“不走班”。“不走班”模式下,学生的选择方案只有5—6 种,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我校长期坚持的“以生为本”理念相背离。(2)不推行“全走班”。“全走班”对学校的软硬件要求较高,我校之前并未开展过走班制教学试验,故而无法科学预估该模式下的教学效果。(3)在实验班实行“小走班”。在实验班开展“小走班”模式,一方面,可以发挥衡水中学的精细化管理优势;另一方面,能够促使教师由“教师”到“导师”,由“加强管理,充当班主任”到“我就是教学班的班主任”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