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基于麻城市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2019-01-11湖北省麻城市电化教育馆438300丰红梅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麻城市教学点研修

湖北省麻城市电化教育馆(438300) 丰红梅

麻城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滞后,地方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为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麻城市确立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为切入点,立足网络研修,注重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应用驱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1 发挥网络研修优势,打造城乡发展共同体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强调,要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麻城市有不少教学点建在大山之中,山水阻隔,教师奇缺。如何充分利用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现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麻城市教育局的思路是:以教学点为突破口,创建 “线上线下一体、互联互通一体、共建共享一体、城乡研修一体”的城乡数字教育一体化发展运行机制。

1.1 确立3种方式

采取包点走教、辖区支教和专递课堂3种方式,确保教学点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中心小学实行一校一点、一校多点的包点模式,安排一名业务骨干,包班包人,师徒结对,实行责、权、利统一,逐步提升教学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全市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的目标。辖区内实行教师互换交流,城镇教师到农村教学点支教,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交流学习,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建好专递课堂,通过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以课题研究的形式,依托录播教室组织城区学校对接乡镇片区学校及教学点,让培训教师都参与专递课堂的授课,落实到课程表中,并建立网上同步研修机制,促使专递课堂常态化。

1.2 实行2个包干

一是名校包片。将麻城市城区一小、二小、附小分别对应包干麻城东片、麻城北片和麻城中南片的小学,指导和引领片区内学校、教学点的校本研修工作。二是骨干包班。3所城区局属小学骨干教师分别对应全市3个片区的8个省级教学点试点及每个乡镇的市级教学点试点,建立包保制度,包点包班,落实分级研训,师徒共进机制。如实验二小对应福田河镇的4个教学点,重点协作教学点美术、音乐、体育、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每一学期现场上课2次,每次半个工作日。每周专递艺术学科课堂2节,每月专递基础学科课堂2节,口语交际或说话写作1节,数学实践活动1节。同时建立监管与评价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奖励机制等,以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并长效实施。

1.3 打造3个共同体

一是研修帮扶共同体。坚持“分级研训,师徒共进”的思路,建立研修帮扶共同体,在初级、中级分层培训和师徒互助中提升教师应用资源的能力。二是校内网络教研共同体。以校本学科教研组为主,同时吸纳外校同学科教师群体参与,实现教师个体研究,学科群体教研,全校整体研修一体化。三是省级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采取“现场或远程观摩+专家点评+互动分享”等研修方式,实现工作室教师跨区域协作一体化。

2 发挥名师工作室效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全市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经历了从浅表层步入深水层,从强迫用到愿意用、乐意用的艰难之路。在创新城乡数字教育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麻城市教育局的做法是“名师引领,网络教研;全员晒课,逐级评选”,激励教师展示研修成果。

2.1 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组织线上教研联动

以徐爱枝教师为主持人的“湖北名师工作室”主动扛起网络教研的大旗,面向全市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实验二小语文教研组·徐爱枝名师工作室”由10个校内核心成员担任研修组长,共同召集了麻城市100多位教师加入其中。活动之一是在网络工作室里开辟了“指向表达的阅读课怎么上”“关注语用,聚焦表达”等不同主题的网上研讨,讨论的话题均来自教学一线中的难题。大家坐在家里即可参与讨论,反馈及时,便捷有趣。活动之二是网络教研工作室的组长将教师上传的课程设置成“课例点评”,发起活动后,工作室的教师进入工作室观看视频课,在“我要点评”栏目中评课。把日常教研中的观课、议课搬到了网络上,发言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交流更充分。活动之三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协作备课”,一人主备课,其他人在主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改进,分工协作,互为借鉴,使得备课效率大幅提高。

2.2 以名师工作室为主导,组织线下送教下乡

配合网上的研讨,在麻城市教师管理科的指导下组织了线下送教下乡活动。送教下乡活动主要包括研究课、说课、评课、讲座四大活动形式。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有力提高了语文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2.3 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组织点对点帮扶乡村教师

名师工作室有乡村小学教师13名,这13名教师与城区骨干教师配对。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骨干教师用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教师。通过点对点帮扶,2015年至2018年,先后有18位农村教师获得部级优课表彰,圆梦“优课”。

3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评价和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管理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麻城市教育局的理念是:鼓励学校以优化育人效果为价值导向,创新信息化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全面深化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3.1 加强信息化管理,打造智慧校园

在全国掀起“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大背景下,麻城市幼儿园通过幼儿园云服务平台、幼儿健康系统、家园共育网络平台和幼儿成长评估系统,全面实现幼儿园数字化管理。

园务管理信息化:启用晨检一体机,教师每天刷卡入园记录考勤,幼儿刷卡入园进行晨检,每周食谱、通知事项等内容都在一体机上一目了然。安全管理信息化:幼儿及家长信息、幼儿入园和离园时间、家长接送的照片都有记录。幼儿园随时可以在数字化平台查到幼儿入园、离园和接送信息,为幼儿安全保障提供信息化数据。保育保健信息化:各班幼儿的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幼儿病事假人数和天数、出勤比例、晨检报表、膳食营养分析数据,分别发送到园长、保健医生、班级教师、幼儿家长的手机上。家园沟通信息化:家长通过时光树手机APP,可以方便快捷的了解孩子班级的相册、班级公告、班级动态,家长也可以上传幼儿在家的信息,生成幼儿成长档案,家园共同填写电子家园联系册,让家园沟通更加方便快捷、更有深度和广度。

3.2 利用网络平台优势,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小组合作下的学生自主管理,麻城实验一小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了麻城实验一小小组合作自主管理网络工作室。

在网络工作室里,新手班主任可以通过共享资源自主学习班级管理的方法。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遇到难题,就在交流讨论版块里发表话题,自有其他教师帮忙解答。家长可以在网络工作室里留言,提建议或与教师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网络工作室里进行小组学习,碰撞智慧的火花,网络工作室给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提供了舞台。在网络平台的引领下,全校绝大多数班级都在实施小组合作自主管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精神面貌有较大的提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验一小班级自主管理模式。2018年,该工作室荣获“省级优秀网络工作室”称号。

3.3 “大数据”让教学和管理走向精准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学研究中的运用不断深化,精准、充足、多维的信息让教学质量评价数据化、直观化变为可能。麻城实验高中采用“智学网”大数据分析系统,教师通过学情分析实现精准备课、精准讲评、精准辅导,做到因材施教,达到减负增效的双重效果。管理者通过自动生成的各种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快捷、直观地了解年级、班级和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调整。数据平台不仅只对教师开放,也向学生和家长开放。学生或家长只需一个登录账号便可进入系统查看成绩及相关信息,及时了解学科薄弱知识点。同时,系统根据每次作业和考试的情况,自动生成错题本,并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施教不仅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途径和方法,也为学校的管理提供了便利。大数据与教育结合,是促进教育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麻城市教学点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Teaching Plan Unit 1 The Art (Book 6)Reading
冰棒
跨越 麻城市住建工作发展解码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推进“五化同步”建设 麻城市黄土岗镇掠影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