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探析
2019-01-11湖北省蕲春县大同镇大桴中心小学田东红
湖北省蕲春县大同镇大桴中心小学 田东红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课堂导入的重视程度和使用方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方法单一、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启发性不强等因素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效率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在新时期下,我们要积极使用开放性强、灵活的课堂导入方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从而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生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原则
互动性原则。课堂导入不能是教师的自导自演,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与学生展开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探究氛围,提升学生的主人公意识。
简短原则。课堂导入环节的时间决不能过长,教师不能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了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要尽可能地使用简短的语言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接下来的学习当中,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趣味性和直观性统一的原则。数学属于比较抽象的一类知识,因此,教师一定注重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数学的抽象性,用充满趣味性的手段将数学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有效方法
1.操作导入法
小学生对动手操作的兴趣是很强的,使用操作导入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操作导入法成功地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还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观察、操作当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独特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空间观念和数感,促进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生成。
比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二)”这一节知识时,我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记忆简单绘制学校地图,让学生将学校比较突出的建筑如教学楼、办公楼等重点标出来,然后我对学生提问:“假设现在我身在教学楼,想要去往办公楼,那么我该怎么走呢?”让学生用红线将“我”要行进的线路标出来。这样,通过一番操作,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能够明显地提升学生对方向和位置这两个重点的关注度,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
2.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更是给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多媒体导入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它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现象展示在学生的面前,通过图像、声音、色彩等突出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数感、空间意识等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我使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月食的动态画面,通过月球各个时间不同的形态来激发学生对圆形的探索兴趣,接下来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视频内容的感想,使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产生互动,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探究氛围,接着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教学知识,正式开展教学。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一番铺垫,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清晰直观的印象,从而形成空间上的观念,并且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了很大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探究的兴趣,从而明显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3.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小学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并且对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用充满趣味性的小故事实现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使学生不自觉地沉浸在故事营造的氛围当中,继而感受其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并且产生探索的欲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学习“确定起跑线”这一节内容时,我将“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改编作为课堂导入:兔子在输了以后不甘心,又找乌龟进行赛跑,这次它们的比赛定在了一个圆形跑道上,兔子在外圈,乌龟在里圈,结果兔子又输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样就通过一个生动诙谐的小故事引入了起跑线的概念,激发了学生探索和思索的兴趣,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也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利用课堂导入的起点优势,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通过课堂导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探究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从小学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兴趣,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