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批判性思维与文本解读能力的关系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陈静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小学 陈静韵
初高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但小学,尤其是高年级学段,作为小升初的关键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和文本解读能力谈得过少了。我们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思考,而忽略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只是强调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而忽略了学生应该具备的文本解读能力。小学高年级作为小升初衔接的关键年段,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提升他们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学生判性思维和文本解读能力的概念分析
我们所讲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什么特别高大上的词汇,我们不必把它束之高阁,说得简单一点,批判等于反思。就语文的文本而言,学生可以针对文中某句写得还不错的语句,站在对话的角度,评价这句话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能够把文本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我们现实情况是:学生缺乏对文本的反思,往往碰到一句佳句,便默认为佳句,将它奉上神坛,却说不出好的理由,达到“惧怕”文本的状态,这对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通常说的文本解读,也可以说成是文本理解,就是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文本解读通常是解决老师教什么的问题,所以文本解读能力又成为了语文老师专业素养评价的一个标准。其实,文本解读难道只有老师需要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所应当对接触的文本有自己的评价,对要学习的文本内容有所选择。教师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通过文本解读,选择最适合、最恰当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学生来说一节课的时间是一样的,学生也需要文本解读能力来选择最适合的学习内容,文本解读能力自然是培养出来的,但选择文本解读出来的学习内容就需要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反思。当教师解读并选择出来的文本内容与学生的不谋而合时,才是教师、学生、文本交流得最畅快的时候。
在理清两者概念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不管是批判性思维还是文本解读能力,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都是指向一点:让学生平等地与文本对话。这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非常珍视的一点。所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其实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语文批判性思维对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帮助
那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来帮助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与实践。
1.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解读文本
拿到一篇文本,解读什么呢?其实要让文本解读得全面,就应该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阅读文本。其实就是要让学生爱思考,而且思考得当,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就是要激发学生思考得当的好习惯。让学生通过思考,读内容、读主题、读背景、读作者、读表达、读标点、读语言、读情感、读自己,由此,解读的视角也会有所延伸。
这一点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也许更能体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出现了《宿建德江》这首古诗。初读,五言绝句,似乎易懂,但当用批判性思维反复品读时,这短短二十字的古诗变得分量十足。笔者在教学时便努力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解读文本。《宿建德江》作者的愁情,学生一眼就能找到,但为何而愁?愁情如何体现?却需要学生思考解读文本。为何而愁?除了文本中体现的羁旅之愁,还需要学生了解背景,这愁更是因孟浩然在仕途上的失意之愁。愁情如何体现?便需要学生从诗中之景来解读。“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看似清幽旷远之景,蕴含着愁绪。一个“低”字,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内心的压抑隐藏其间,这需要学生解读。但这似乎不够,学生还需解读“月亮”这个常见的古诗意向,月亮,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的乐月,也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时的思乡之月,学生需要勾连所学,将这里的月亮定位,便是思念之月。到这,这诗中之景便解读好了。
笔者在教学时,还让学生从比较的角度继续解读文本,当《宿建德江》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比较时,学生的思维再次被调动,两个文本中都有月亮,但月亮之情却完全不同,前者是“愁月”,后者是“乐月”,情感总会影响景色,继而联系创作背景再解读,两者同样是仕途不顺或退居时创作,却显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这与诗人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
学生学会了用比较来解读文本,可以继续深入。同一单元还有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宿建德江》继续比较,思考发现相同点与不同点。虽为同一诗人,情感却完全不同,可见一个诗人的诗,我们还是要看阶段而下结论,不可以偏概全。但不管写“愁”还是写“乐”,孟浩然写景却是一绝,一个“低”字,一个“合”字,一个“斜”字,准确将所看之景描写出来,不愧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
由此可见,只有让学生不断思考,才能让文本从多角度展现魅力。
2.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来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策略
⑴引导学生质疑,用问题促使学生反复思考。问题是具有引导性的,学生在脑海中围绕文本内容产生问题,产生疑问,便会想方设法借助文本寻求答案,当学生反复思考,疑问不断加深,思维就会得到锻炼,在培养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又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小学高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并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即使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迫于某些原因,便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这样的做法不是培养思维而是在扼杀,不是在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反而让学生与文本越来越远。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生质疑不到位的情况下引导孩子,指出文本中关键的那个点,让学生反复质疑,反复思考。教学不是为了完成流程,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思考。
例如:笔者在教学《暖流》一文时,学生对于江主席与同学们交流古典文学这部分,只停留在江主席是热爱古典文学这点上。为了更深入地解读文本,让学生质疑:为什么古典文学中这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江主席偏偏选择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苏轼的《水调歌头》呢?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便会想方设法思考,寻找答案。王勃少年成才,自然是主席对青年学生给予厚望,苏轼思念弟弟写下名句,自然是希望青年学生也多关心故乡的亲人。由此,一个关心青年的江主席形象便立体地呈现了,在这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加深了不少。
再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笔者抓住“环境”这个关键点,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围绕“环境”好好地思考,研究文本。首先,让学生浏览全文找出文中表现或暗示人物所处环境的词句。接着,便是让学生围绕这些词语联系人物关系进行质疑。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一是洪教头与林冲在柴进庄上是第一次见面,之前无仇无怨,洪教头对林冲却傲慢无礼,是何原因?二是林冲武艺高强,为什么总是谦恭忍让?通过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全面思考,反思全文,对小说的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解读,为接下来体会人物形象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批判性思维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爱思考,学生能够针对一个文本静下心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不断去寻找答案,那么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自然会更加深入。
⑵批判性思维能够避免文本解读中任何先入为主的情绪。不可否认,“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文章感受不尽相同,但对于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而言,文本解读相对而言是比较统一的。教学中其实非常担心学生对某些看似熟悉的文本先入为主,先下定义。 比如:《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的选段,学生自认为对其中人物非常熟悉,简单认为白骨精是反面角色,唐僧师徒四人是正面角色。正面角色便是毫无缺点。其实唐僧这一角色,虽然心地善良却免不了有迂腐、不懂变通的缺陷。笔者教学时,便要让学生抓住文本,理性思考造成孙悟空离开的原因,便是唐僧的愚善造成的,从而打破学生对唐僧先入为主的印象。
尤其是教材中一些实用类型的文本,更需要学生客观、理性地去思考。解读科学类文本时更加突出,科学类文本本身内容就比较客观、准确,那就更需要学生在解读时,少一些先入为主的情绪。 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学生需要对说明文语言进行解读,学生就需要思考文中的一些词语,“可能、也许、差不多……”告诉学生,这些信息没有确定,所以文本中也不能选用肯定类的词语,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生通过文本语言思考,比较客观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凭借大概、差不多这样先入为主的心理。
综上所述,所谓的批判性思维,不是只有理科的学习才需具备,语文学科中,文本涉及的知识面更广泛,更需批判性思维保驾护航。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承担着衔接初中语文的重要作用,所以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来提升学生文本解读能力是具有比较实际的意义的,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它与文本解读能力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