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情境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9-01-11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赵美丽

小学时代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法情境教学模式

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赵美丽

伴着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数学学科教学中正在逐渐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贴近,这样才能达到其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初衷。然而,现阶段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依旧处于劣势地位,课堂教学改革仍旧有待加强。

一、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教学法的使用予以了高度肯定,推动了这种教学方法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普及。客观来说,生活情境教学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问题处理能力,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在运用过程中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正视现阶段生活情境教学法仍旧没(上接28 页)有被完全落实的现状。

1.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受中国旧有教育制度影响,很多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会把课本中提到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作为授课的重点,向学生大量地灌输理论知识,即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也要让学生彻底记住相关的概念。随后便是漫无边际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中掌握各类数学题型的解法,提升他们的做题正确性,为其在考试中的优异成绩奠定基础。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背后,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偏颇,虽然出发点也是对学生好,但是他们不能立足于生活实际,不能深入挖掘数学教材,忽略了对学生数学兴趣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将来的进步是十分不利的。

2.忽视生活化目标。在现阶段教学中,简单的、粗暴的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理应被淘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存在的,他们拥有独立的思维,有去探索知识的能力。在新课改环境下,很多教师逐渐改变观念,正视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尝试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但是,他们可能还不曾挖掘生活情境教学法的本质和要点,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与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初衷不一致,致使教学目标单一,学习的知识就没有和生活实际产生联系,也就根本没有改变教学现状。

3.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脱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新时期孩子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就需要立足于现在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但是,事实结果证明,大部分教师仍旧更喜欢沿用比较经典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设计,“修水渠”“加工零件”等已经历史悠久的教学情境依旧被应用到现阶段的教学中,学生会无法将自己代入到数学问题中,无法联想与生活实际究竟有什么内在关联,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不会用到,从而会让他们认为数学学习很乏味、很枯燥,对学习无法产生兴趣。

二、生活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实际应用

1.对生活情境教学法予以高度重视。既然生活情境教学法能够被教育界所提倡,那么该教学方法一定存在其优势,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种教学方法抱有积极态度,正确看待它的积极作用,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地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同时,这也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去密切观察生活、深入挖掘教材,不放过二者之间的任何一点联系,在课堂中积极地引入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现象,充分地利用好现实生活资源,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能让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利用。

2.模拟生活场景教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到数学知识的情境不可谓不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与所教授内容密切联系的场景,根据已有的授课条件模拟和布置类似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个角色,鼓励其主动参与。

比如说,在《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在文具店买文具的场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一定都随家长去过文具店买过文具,他们对于买文具的基本流程以及文具店的买卖双方人员结构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引入或者介绍为学生创设一个文体店的交易情景,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两个人扮演销售员,而其余的学生去扮演顾客。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文具都是明码标价的,而且教师在创设情景之前就已经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仅作为教学用具的人民币式样的纸张模型。在人员划分以及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学生就可以将自己代入到各个角色,用手中的“人民币”按照每种文具的标价付钱购买。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购买一种或多种文具用品,让学生计算多种文具用品一共应该花费多少“人民币”,让“顾客”与“店员”分别计算具体找零,从而判断二者的计算是否正确。同时,教师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检查学生交易是否正确,纠正出现的错误,加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3.增设新的教学案例。对于新时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很难对“修水渠”“加工零件”等情景问题展开联想,因为比起日常的“物品买卖”等常见问题,上述案例距离孩子们的生活太遥远。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必须尽可能地联系现实生活,设置一些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确实能经历到的教学案例。比如,在孩子们学习乘法和除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带一些糖果,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设置几个问题,比如:“每个小组可以分到几颗糖果?”“每个小组成员能分到几颗糖果?”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有关除法的相关知识,而且还能获得糖果奖励,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幅度上升。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中,比起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教学模式,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更高,更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数学学科学习兴趣,有助于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法情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