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究

2019-01-11安徽省马鞍山市教育局243000夏仕留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培育信息技术

安徽省马鞍山市教育局(243000) 夏仕留

众所周知,在这个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如何运用“互联网+教育”平台培育和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信息素养是涉及多方面的综合体,我们要立足教育实际和学生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各方着力,有序有力地培育和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从而更好地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知晓:学生应具有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词来源于美国,美国将其定义为图书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能集合成的一种综合的能力素质。而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吉庆、钟启泉教授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育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共同的评价。”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义兵、李艺教授则认为:“信息素养是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信息交流以及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这些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界定,无不说明了信息素养是一种涉及信息社会多维因素的修养和能力。一般来讲,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4个基本部分。在当下信息数字化时代,中小学生应有的信息素养是:拥有信息意识,具备一定的信息思维,掌握与其年龄结构、教育程度相称的信息知识,并能运用信息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 认识: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紧迫性

实践证明,信息素养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现实来看,信息技术已深入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中小学生更不例外。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育其信息素养尤为重要。从个体身心发展特点来看,中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的时期,此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在逐渐形成中,对其信息思维的培育、创新意识的激发、信息知识的获取、信息能力的提升等意义重大。目前,人工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也已出台,没有相应的信息素养,就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与时俱进地培育和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小学生就难以有序健康成长。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从中小学生个人层面来说,培育和提升信息素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3 探索: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路径

3.1 多方合力,共同培育中小学生信息思维

3.1.1 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发散学生的信息思维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中小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思维,才会主动去获取信息、了解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为此,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应各司其职,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使中小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信息思维,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提升信息素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要营造良好信息环境帮助孩子从小树立信息意识;学校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运用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手段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培育和提升中小学生信息思维能力;政府则要加强政策支持、舆论引导和氛围塑造,让孩子有更好的信息体验环境;而社会无疑要搭建信息资源和管理平台,提供基础支撑。各方共同发力,助推中小学生信息思维的有效培育和相应信息素养的强化和提升。

3.1.2 以教育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信息甄别能力

不置可否,当今信息社会,信息来源渠道广泛,传播方式多样,扩散路径便捷,每个人都是麦克风、传声筒。信息的真假、对错需要我们去判断。由于中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形成,加上知识结构层次、阅历等原因,信息的甄别能力有限。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适时运用信息技术课、通过学校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文化等来建构自己的信息知识并引导学生甄别信息的真伪对错,不断提升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家长也要在与孩子的交流对话中培养其对信息的认知能力和判断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3.2 线上线下,扩充学生信息知识

3.2.1 线上学习,增进学生适时掌握信息知识

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或计算机课程的教育教学作用,向中小学生传授应掌握的信息知识,还要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线上活动等平台或载体来扩大他们的视野,充实他们的信息知识。通过电子书包、班班通、个人学习空间、移动学习终端、学习APP等来促进中小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定位信息、搜索信息、学习信息和掌握信息。家庭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条件,提供一些基础信息环境支撑;学校要力所能及的提升慕课服务,尽可能地汇聚中小学名校、重点高校、教育科技相关企业等各方力量,满足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和差异性学习需求,以此推动他们更好地学习信息知识,增加信息知识储备,更好地运用信息知识来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3.2.2 线下体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知识

我们鼓励和提倡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多的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学习支架,并配有相应的内心体验,以激发中小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知识。我们要利用一切资源为中小学生营造或创设一个可感受、可体验、可分享的信息环境。如通过科技馆、少年宫、数字创作中心等活动场所让中小学生体验、感悟信息知识的无穷魅力,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挖掘他们内在的学习潜力,由“要我学”自觉转变到“我要学”。

3.3 深入实践,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3.1 搭建平台,让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校要充分运用校园一卡通、智慧图书馆、移动学习终端等新技术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扩大他们的认知面。政府和社会要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和完善信息环境支撑,优化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的资源,升级改造学校网络环境,提升学校宽带接入水平,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在教学区域、图书馆(室)及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全覆盖。

3.3.2 组织活动,让掌握的信息技术有用武之地

一是组建信息技术活动兴趣小组,适时开展活动,培养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学校可结合单位实际和学生情况,组建若干活动小组,并给每组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为学生解疑释惑。二是组织开展电脑制作活动与信息技能大赛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择机择时举办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比活动(包括数字创作、创客竞赛、机器人制作大赛等)。不断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以适应信息智能时代发展要求。

3.3.3 加强培训,让教师示范引领学生信息能力提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生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专业能力高低、信息素养优劣直接关乎到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层次尤为重要。

(1)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

教给学生 “半桶水”,自己要有 “一桶水”。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要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各级培训体系,既集中开展常规培训活动,也着重加强提升培训工作;既开展线下培训体验,也组织线上培训活动;既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能力培训,也进行其他学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立健全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核心和作用,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2)组织开展教育技术装备操作技能培训

围绕“班班通”等设备及白板教学等软件的使用,组织开展新建设备或新引用教学软件的应用培训。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演示、亲身体验等方式,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

(3)做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专题培训

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和中小学校分管校长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通过理论教学、实地考察、交流先进经验,提升其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能力,以此推动学校高度重视,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和质量,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完善优课服务,发挥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上台阶。

猜你喜欢

互联网+培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