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

2019-01-11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周彩环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周彩环

在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倡导全面教学。课程设置要顾及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需求。科学设置整合教学内容,进而构建全新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氛围,培育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涵盖了数感、数学思维能力、空间观念、运算能力、创新精神、创造意识以及分析能力等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完善的数学体系,将数学知识灵活多变地应用于生活实际,充分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单纯地追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对新型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好学习的本质及思想,促进学生长足健康地发展。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1.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首先,核心素养能够有效促进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数学是基础学科,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能够为其他各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此外,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还能够有效调动起数学学习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投身于课堂学习中,自主进行知识的研究与探索,积极思考,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在进行“鸡兔同笼”的问题探究时,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自主进行问题的解决,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类似问题创设,有效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这样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才能做到。

2.促进学生数据分析运算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并有效地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行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学生具备良好的运算能力,能够促使其寻求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及运算方法,提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能够有效体现出数学的价值所在。只有不断提升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以及他们对数字的敏感度,提升数据分析效率,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新型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改革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创设合理的教学问题情境。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创设大多脱离生活实际,这样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因此,新时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联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问题情境创设。这样能够促使小学生充分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例如,进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真实的草莓图片,图中有7 颗草莓,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将这7 颗草莓分到3 个盘子中,使得每个盘子中的草莓数量都相等,要怎么分?”有的学生回答:“没办法分,每个盘子中放两颗,还剩1 颗,也不够分呀!”然后教师继续提问:“能够列出计算式吗?”学生表示不会,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计算式:7÷3=2……1,然后为学生讲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草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因此较为熟悉,以这种生活化的物品为例进行有余数除法的学习,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知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构建数感。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构建数学意识及数学思维。进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数感,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科直觉。这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所形成的数学意识及数感不仅能够提升其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培养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据相关研究显示,学生一旦具备良好的数学意识及数感,就可以有方向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与观察,并能够对数以及运算产生较强的敏感度和适应力。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清晰的数据特点及空间形态的阐述,从而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进行一年级下《认识图形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图形的认识。在开课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生活中自己知道的图形,并在下堂课上进行介绍。开课之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图形。有的同学说:“我们家的餐桌是长方形的。”有的同学说:“我衣服上的纽扣是圆形的。”还有的同学说:“妈妈给我做的三明治是三角形的”等等。在学生踊跃的发言及讨论声中,教师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图形类型展示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研究等方式对这些图形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从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3.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秉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原则。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中每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数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自身的认知能力,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顾及到全体学生,势必不能只是单纯地用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保证数学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还应使其具备较强的开放性。无论学生当下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何、数学水平如何,都应该积极引导其进行实践。因为只有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到培养和提升,从而顺应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解决传统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在学生自主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进行学生思维训练任务的引入,在满足课堂教学目标需求的同时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进行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案例,如:课桌的表面是长方形,黑板是长方形,粉笔盒是正方形,魔方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之后引导学生比较哪个面积更大。教室门表面的长方形与课桌表面的长方形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教师此时可引导学生应用专业测量工具进行实践操作测量,对比两者的长与宽,之后结合课本上的公式,进行面积计算对比大小。在进行对比研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过程的总结反思。

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个较为长久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长久地付诸于努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及适应力,对学生终身发展及适应社会需求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