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研究
2019-01-11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朱慧中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湖实验小学 朱慧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思潮对小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为了给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证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了必然要求。
一、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众所周知,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心理调节能力差的成长阶段。为了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受教育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一些教师和家长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在实际教学中,对表现不好的学生给予过于严厉的批评,致使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扭曲的心理。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都能获得健康成长的机会,教师必须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心理,通过改良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学习与成长。首先,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与学习状态不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充分掌握其内心状态。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学生创建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不断引导学生忘记烦恼,不断提升学生的内心素质。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给学生提供更多说话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准确表达自身的思想情感,能够释放快乐或不快乐的情绪,从而帮助学生减少学习压力。最后,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正确的学习观和生活观。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对症下药”式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
二、强化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载体,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学校必须要强化师资培训力度,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素养和能力。首先,教师应主动接受学校的培训课程。通过学习教学知识,汲取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在最大限度内消除学生不爱交流、不爱思考等不良的学习习惯。通过带领学生学习,让学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避免学生出现胡思乱想的情况,影响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教师应遵循“育人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再次,教师应积极吸取其他优质的教学意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依托实际教学,给学生创建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时找到快乐。最后,学校应加大师资投入,提升教师的职业修养。通过满足教师教学的各种需求,帮助教师创造各种有利的教学条件,使教师能够在最大限度内发挥自身的教学价值,充分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和谐发展。
三、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给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给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心理环境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生活导师,对孩子的心理素质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必须要与家长进行积极的合作。教师与家长通过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不断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例如,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中,因为教师的某句话或某个行为,影响到了学生的情绪。家长就需要在家中,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开导,让学生重获阳光的学习心态,以免学生出现厌倦教师的情况,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反之,学生在家中,因为家长的某句话或某个行为,影响到了情绪,教师就需要在课后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家长,使学生能够重新融入到家庭生活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的心理,降低学生的情感反差,教师与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日常性的心理辅导,从而使学生始终能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四、创建多元化教育方式,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创建多元化的教育方式,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每个教师必须要具备的基础能力。基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对学生开展更多形式的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教师必须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价值,从而与其他同学一起探究知识。其次,教师应建立完善的、健全的评价机制。通过带领学生参加课外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客观地评价其他学生的表现。为了提升学生彼此间的友爱精神,通过制定一些游戏活动,使学生能够团结在一起,帮助学生实现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再次,教师应重视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渗透一些竞争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提高成绩为荣,全面促进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从而使学生避免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波动。最后,教师应重视创新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学习诉求,在最大限度内为学生学习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适应各种环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深入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呼吁社会、学校、家庭合作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要呼吁社会、学校、家庭进行积极的合作。在社会方面,有关组织和个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带去更多的关爱。通过保护学生的安全,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在学校方面,学校应不断加大师资投入,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通过让教师努力学习专业技能,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学生的情感反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在家庭方面,家长必须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育,不断建立良好的友谊,使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温馨和关爱,从而使学生能够用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内心环境和外在环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使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必须要本着“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小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从而使小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全面性地和谐发展,在未来能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