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作业批改的研究
——以小学数学为例

2019-01-11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顾枭君

小学时代 2019年26期
关键词:评语符号错误

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 顾枭君

一、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1.批改符号简单。符号批改属于非常传统的一种批改方式,一般教师会采用“×”或“”代表全部错误,等学生改正之后,再把“×”或“”改为“√”。比如教师给出以下几题:(1)5.7÷9=?(2)5÷8=?(3)305÷3.6=?,若是哪道题学生答错了,教师就会在旁边画上一个“”,等学生纠错写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将“”直接改成“√”,保持书面的整洁性。其次,当学生书写潦草,教师没有看清楚学生所书写的答案内容或者计算过程的情况下,一般会使用“?”表示疑问。当学生在某道题解答的过程中出现部分错误的时候,教师会用“〇”符号将错误部分圈起来,以表示其他环节没有错误,仅“〇”中的内容错误,也有教师用“____”表示部分错误。由此可见,教师为了完成大量的批改任务,采用操作简单的符号批改方式,并且仅仅以符号标注出了错与对,学生并不能从教师的批改中明白自己需要注意的地方,分析错误的原因,甚至学困生会在大量红色的“×”中对数学作业产生心理的抗拒,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2.评定方法单一。评定方法是指教师在学生作业批改中所采用的方法,评定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百分制法、等级制法、语言法、重点面批法、互改与自改法、二次计分法、“下水作业”法等。但是经过了解我们发现,小学数学在作业批改中以百分制与等级制的评定方法为主,极少甚至不会采用其他的评定方法。百分制评定方法在新课改之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备受欢迎,教师会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中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分别将其定义为“5分”“10分”“15分”……并且按照学生的作业题目完成正确率给予分数化的评定。等级制的评定方法是,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整洁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为“A”级、“B”级、“C”级或者“优”“良”“差”的等级划分等。但是,无论是百分制法还是等级制法的运用,都忽视了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参与性,也忽视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态度等隐性因素的评价,让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在不当的评定方法使用以及狭隘的批改关注点中逐渐走向“低效”。

3.评语使用较少。评语在作业批改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在以往的作业批改中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在现行的新课标中明确了描述性评价的重要性,并且提倡教师在作业批改中采用丰富的评价语言,以评语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起到鼓舞与激励的效果。但是,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评价中所采用的描述性语言过于单一,比如“注意”“有进步”“马虎”“加油”等简单词汇,虽然这些评语具有提示性、表扬性的作用,但是却严重缺乏感情,无法让小学生真正了解到在哪方面应该“注意”,自己在哪方面有“进步”,无法清楚地了解到缺点,也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弱化了评语的教育功能。

二、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改善方法

1.注重批改符号规范性。符号批改是一种简洁的批改方法,可以提高教师的批改效率,但是在以往的作业批改中,教师所采用的批改符号过于随意,可以说教师按照自己的习惯或者意愿随意选择运用哪种符号,而当学生看到批改符号的时候,需要根据作业的内容猜测教师所给出的批改符号意义,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可能曲解了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教师应规范批改符号,固定某一种符号所代表的是什么内容,并且将其告知学生。其次,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设计新型的批改符号,明确批改符号的使用范围,制定合理的批改标准,为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2.给学生参与作业评改的机会。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有机会参与到作业批改中,但是,因为教师担心学生胡乱批改或者批改错误等问题的发生,而将学生这种意愿扼杀在摇篮中。对此,教师应在作业批改中认同学生参与的身份,并注重扩大学生的参与范围与参与形式,比如简单的家庭作业可以选择优秀生批改,课堂习题训练可以选择同桌互相批改,难度较高的作业可以选择教师先批改学生后模仿批改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作业批改中由他人思及自身,发现他人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与此同时,在学生参与的作业批改中可以使其感受到教师的殷切期盼,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情感,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自己或他人的错误,在自我反思与自我纠错中获得进步。

3.丰富评价方法。作业的评改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上述中提到的几种之外,还有分层评定法、积分评定法等等,以丰富的评价方法为数学作业的评改注入新的活动。同时,在作业评改中需要教师在作业完成结果评价之外,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以及作业完成过程中的其他积极表现进行综合性的、多向性的评价,让小学生从教师的表现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方式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此外,教师可以给每一位学生做一份档案,将学生每一阶段的作业完成单项情况、整体情况记录下来,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对比,让学生可以亲眼看到自己的进步,同时对于自己经常出现的错误印象更加深刻,避免问题的重复。

4.使用人文性评语。评语内容单一、缺乏情感是人文性缺失的主要表现,为了让作业批改走出人文性缺失的困境,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增加评语使用频率;其二,丰富评语类型;其三,在评语中融入人文性元素。比如在“分数的简单计算”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道题作业题“1/2+1/3=?”,此时掌握分数计算法则的学生可以很轻松计算出“1/2+1/3=3/6+2/6=5/6”,从而计算出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道:“你真聪明,老师也能够看出你上课的时候一定认真听讲了,继续努力,老师期待你下次会更棒。”也有一部分学生并未掌握分数计算的要领,在“1/2+1/3=?”这道题计算中给出的结果有“2/5”“6/5”等等,此时可以给出这样的评语“再想一想我们课堂中学习的分数计算规律,你是不是忘记了什么?再想一下就知道了。”然后教师可以在末尾画一个笑脸或者一朵花等,让学生即使做错了题,也会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鼓励,激发小学生的进取心,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

综上所述可知,作业批改方法、形式的不当,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制约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生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丰富作业批改符号,增加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参与度,丰富评价方法,使用人文性评语等方式,提升小学数学作业评改的有效性、实质性,发挥作业批改的教育教学价值。

猜你喜欢

评语符号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学符号,比多少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周克芹语录及诸家评语
“+”“-”符号的由来
教师评语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不犯同样错误
中国符号,太美了!
怎样为作文写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