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提升作品分析质量刍议
2019-01-11◎沈菡
◎ 沈 菡
音乐作品分析是中学音乐教师学科教学的基本功。作品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在音乐教学中“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的基础。音乐作品分析的具体内容涉及音乐构成要素、主题及其发展和音乐曲式结构等多个方面。掌握音乐作品分析的技能,有利于教师在更高水准上从事音乐教学,帮助学生挖掘作品中的审美要素,在作品的音高、音调、节奏、力度、旋律的构成、情绪表达、歌词内容、思想情感和历史背景等方面,去挖掘音乐的特性,从而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音乐作品分析的方法在很多专业类书籍中都有详尽的介绍,音乐教师并不陌生。但在中学音乐的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作品分析往往不得法,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对教学作品的聆听不够,或者在聆听作品时目的性不强、方法不得当,并没有真正从内心建立与作品情感的联系;有的忽视对照谱例去聆听音乐、分析音乐,光听不看,作品中旋律的音高走向、节奏的疏密、和声的架构等细节不容易准确把握;有的作品分析时引用的术语解释和背景资料不够严谨,缺乏考证和判断,有时甚至包含一些错误的信息;有的选择的音像资料版本不恰当,以至于影响了分析和教学设计的效果;有的在作品分析时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作品本身,忽视音乐发展的人文历史背景,这势必造成对音乐的理解因缺乏整体把握而出现碎片化的倾向。
上述种种问题,不一而足,是我们在音乐教学中作品分析时所应着力避免的。笔者针对这些日常音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就如何更有效、有质量地进行作品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重视作品分析中有方法地反复聆听
经常有教师说对某个作品找不到感觉,上起课来干巴巴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教师自己还没有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内心未建立与作品情感的连接。这种连接是需要通过反复聆听来建立的。学英语有“磨耳朵”一说,聆听音乐亦是如此。
第一,在反复聆听中把握作品关键的本体特征。在指向音乐教学的作品聆听中,教师要充分把握音乐作品最突出的关键本体性特征。只有对音乐作品反复、有目的地聆听,教师才能够对音乐的结构、旋律的特征、节奏的韵律、主题的形象了然于胸,充分把握音乐作品的要素,在教学设计中做到游刃有余。
第二,在反复聆听中遵循从结构到细节的原则。最初阶段,教师应侧重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深入阶段,教师可以进一步地关注不同的音乐细节。这对于作品分析和之后的教学设计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细致地聆听、记录是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一遍聆听时,有目的地记录主要段落的小节数、主题出现的次数、反复出现的节奏型、乐器音色的转变等,从而准确捕捉到音乐活动设计中可以做文章的“点”。尽管一些音乐欣赏类书籍对这些“点”已经有很多阐述可供教师参考,但这与教师自己反复聆听所获得的内心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教师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去聆听,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音乐的表现技法和情感内涵,从而实现在教学中对作品准确而富有层次的解读。
第三,教师要做到对音乐作品多视角地聆听。音乐教师的作品聆听,要尽量多视角地解读作品,尽量做到对作品的所有背景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往往也会给教学设计带来新的灵感。音乐教师在聆听作品、进行作品分析时,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视角:作品中的音乐要素与作曲技法等本体知识,作品的体裁与风格特征,音乐的情感与形象,以及音乐的相关文化(包括时代特征、作曲家生平及爱好、艺术价值、文化语境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准确完整地把握音乐作品的重点,更好地开展教学。
二、重视作品分析中的谱例运用
对于音乐作品分析,查阅资料和聆听作品可以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并建立与作品的情感联系,这是音乐教师所熟知的。但是,作品分析中还有一个非常直接且重要的好方法往往被教师忽视——那就是跟随音乐阅读并分析谱例,尤其是作品的总谱。
谱例是教师分析作品的载体,是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引。教师对此不够重视的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完整谱例通常不作为必备的参考资料出现在教材和教参上,网络上也不容易查找到,需要到专门的音乐书店购买,获得不易;其次,中学音乐教学中,识读谱例不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觉得对学生来说太难也没必要;最后,面对厚厚的一沓谱例,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教师们往往不知应该从何入手。
这里介绍两种比较实用的谱例运用技巧。第一种技巧是把五线谱中的符头看作一张图谱。五线谱与简谱从记谱方法来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五线谱视觉上能体现旋律的音高走向、节奏的疏密、和声的架构等。如果把五线谱的符头当作一张图谱来看,音乐作品就变成直观可视的,学生可以用视觉配合听觉,从图中获取更多信息。例如,在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分析中,将五线谱中音符的符头连接,可更清楚地看出旋律的走向,感受乐句的行进。
第二种技巧是运用总谱准确把握作品风格特征。 “音乐是一门艺术,为了理解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作品,我们必须懂得一些秘密标记或者符号,作曲家通常用这些标记和符号来诠释音乐作品的内涵……[1]”。“秘密标记”和“符号”我们就需要通过读谱来获得,读谱可以带领我们能动地欣赏音乐,关注到音乐要素呈现的细节部分,从而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与内涵。
《波莱罗》是印象主义时期拉威尔的著名管弦乐作品,是体现作曲中配器手法的巅峰之作。学生在欣赏该作品时,了解由乐器配器的叠加而带来的音色变化和震撼人心的情绪变化,不仅需要通过听,还可以通过看。从谱例中,可以看出,作品中同样一个主题旋律从作品一开始到作品最后的配器特征:作品的开始,旋律乐器以下的配器只有5行,也就是5种乐器;作品的结尾,配器发展到将近30行,也就将近有30种乐器音色的叠加。作品中简单的主题旋律因配器手法而产生的音响效果变化,用谱例配合聆听更为直观,产生的对比效果显而易见。
三、重视作品分析中权威文献的作用
教师想要做到深入浅出带领学生体验作品、恰当有效地设计音乐活动,必须全面、准确、有深度地理解作品。因此,备课中参考资料的查阅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新时代的音乐教师早已不满足于教参的内容,更多情况下会选择从网络上获取相关参考资料。网络上存在的海量信息以及便捷、迅速的信息获取方式,已经对音乐教师的备课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音乐教师在选用参考资料时,必须高度重视资料的专业性、准确性、经典性和权威性,这是选用参考资料的首要标准。对于大部分经典的音乐作品,首先应参考专业的音乐类辞典或专业学术类书籍。其中,音乐本体性知识及各种音乐类词条解释可参考诸如《格罗夫音乐辞典》《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等权威辞典,这些辞典中的词条表述相对更加准确可靠;音乐欣赏类可参考《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西方音乐史》等;中国类音乐作品可参考《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代音乐史》等;音乐教学法可参考《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等。经典专业书籍可以为教师的备课和作品分析指明方向,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避免在教学中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
四、重视作品分析中音像遴选的标准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音乐教师的备课早已不满足于教材、教参配套的音像资料,而是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搜集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这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毋庸置疑的进步。但仅有好看又好听的视频、音频资源是不够的,如何恰当地运用好这些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才是音乐课教学设计中更重要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作品分析能力,结合对学情的把握,根据单元整体设计的考量来进行遴选。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把握以下标准和原则:
第一,音像遴选要重视经典性与准确性。音像资源版本的选择要尽量还原作品风格的原貌,才能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以欣赏陕北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里》为例,这是一首典型的陕北民歌,分析聆听应首选原汁原味的演唱。每一句方言、每一个甩腔都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而其他类似二次艺术加工或改编的演唱版本,虽然艺术性、欣赏性可能是提高了,但民歌的“味儿”也淡了,教师可以将这些版本作为教学中的拓展内容,帮助学生了解陕北民歌是如何传承发展的,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音乐传承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第二,音像遴选要关注活动设计的意图。音像资源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在版本选择上必须围绕课堂音乐活动的设计来进行。以欣赏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一课为例,这首莫扎特作曲的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被世界各顶尖乐团反复演奏,留下了不同指挥家的各种经典版本。笔者在作品分析中对比聆听了不同版本,最终选取了普拉加节日乐团(Praga festival orchestra)的版本,其气质干净清新,演奏速度稍慢一点,更适合学生用律动来表现旋律,不会因为太快而手忙脚乱。不同音响版本的整体把握及选择,也是作品分析重要环节。
第三,音像遴选要注意区分视频和音频的不同作用。音乐作品的视频版本相对于音频版本多了画面因素,往往更加吸引学生,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使用视频版本。但有时候,选择视频版本的教学效果反而不如选择音频版本,音乐教学中的视频画面尤其是一些与作品本身不相干的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学生对音乐的聆听。作品分析时,音像资源的版本选择要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恰当有效才更好。同时,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更多的时候应该静听。
五、重视作品分析中音乐与人文的联系
“艺术观念和表现方式取决于时间、地点和艺术家的个人气质;时代精神不仅反映在艺术中,也反映在人类活动从宗教礼仪到工程技术的每个领域中。”[2]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和分析,要把它放在更为广阔的“人文背景”中去。比如我们欣赏器乐作品,不能只关注音乐要素本身,还需要了解:不论是西方古典音乐类乐器还是世界各民族民间乐器,它的产生、发展、制作、材料和演奏方法是和地域地貌、时代特征、人文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古典主义后期的钢琴奏鸣曲的音域更宽,结构更为复杂,渐强渐弱等音乐表情更为突出,那是因为当时工业革命发展了现代钢琴的制造技术,与古钢琴相比,发声方式改变了,琴键逐步扩展到88键,更容易实现旋律和音响表情的丰富性。作品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音乐表层的本体性特征,只有充分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地域特征,甚至是作曲家的生平和兴趣爱好后,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作品音乐要素的表达方式和作品的内涵。
作品分析是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过程。感性的过程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真正地融入音乐所带来的内心感受,理性的过程表现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音乐的本体性特征、人本内涵和文化语境。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感性和理性两者缺一不可。一个对教学作品有内心感受的教师,其教学一定是有激情和感染力的;一个对教学作品有深入分析的教师,一定是更容易抓住作品的主要特点并设计有效教学活动的。当然,教师掌握有深度、有广度的作品分析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用心沉入音乐中来研究与思考,本来就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兴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