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初中语文多元阅读教学
——以散文《藤野先生》教学为例

2019-01-11柴普隆甘肃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教育管理中心

教书育人 2019年34期
关键词:视阈藤野美学

柴普隆 (甘肃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教育管理中心)

接受美学视阈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教师转变阅读教学思路,从单一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向关注学生接受转变,并基于接受对象的多样性,推动初中语文多元阅读教学,从而开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视野。下面以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为例,简要阐述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初中语文多元阅读教学策略。

一、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激活审美期待

接受美学视阈下,教师必须审视学生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优化语文阅读设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支持下,对文本产生强烈的审美期待,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阅读学习行为。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品质。在阅读教学前,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环节一:调动学习积累,交流抒写老师的名言、诗句等,并运用这些诗句、名言写一段话,送给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环节二:收集《藤野先生》相关写作背景,联系本文写作的特定时代,说说你对当时日本人的感受。

这两个环节,立足于多元视角,首先,组织学生交流抒写老师的诗句、名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和生活积累,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帮助下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并借助语用的方式抒发自己对老师的情感,唤醒学生浓厚的师生情,并感受师生情感的美好和宝贵。其次,引导学生搜集散文写作的时代背景,完成接收语境与创作语境的对接,让学生跨越民族,去审视特定时间下对日本人的情感,激活学生审美期待。

在此基础上,引出问题:鲁迅与藤野先生相处只有短短的两年,为什么能对一个异族老师生发出如此深厚的情感?结合两个环节的铺垫,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帮助下,学生的期待被唤醒。

二、对接学生审美经验,引发审美共鸣

接受美学视阈下,学生对文本审美观念的接受不仅是由文本所决定的,更是由学生的审美经验所决定。当文本的审美观念为学生所接受,或当学生的审美经验和文本审美经验有机对接时,容易引发学生和作者共鸣。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行文没有显著的特点,遵循记叙散文的一般思路,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往事,表现藤野先生人格魅力。因此,笔者沿袭由事到人的导引思路。

往事追忆:这篇散文回忆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镜头聚焦:两年短暂的相处却历经岁月的洗礼,生发对异族老师的深刻情怀。请细读文本,感悟细节,假如摄制组邀请你围绕这几件事拍摄一部电影,你决定捕捉哪些镜头?说说你的想法。

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突破单一阅读教学设计思路,先借助学生学习经验,完成对几件事的概括,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整体感知,并提炼几件往事,帮助学生对藤野先生形成初步认知,感受藤野先生为人师之美。镜头聚焦环节,从整体感知走向细部探微,以镜头聚焦的形式去捕捉细节。学生要完成镜头捕捉任务,必须调动审美经验,即凭借学生对美的认识,去发掘藤野先生人格美。

用寻美的教学设计,去发掘文本人格美,无疑实现对学生审美经验的有机对接,并为学生创造多元解读的机会,学生的审美情感在寻美中得以深化,并引发学生与文本审美共鸣。

三、链接现实话语环境,实现审美创造

接受美学视阈下,衡量初中语文多元解读有效性的标准要做出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学生是否能实现文本语境向现实话语环境的转变,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审美创造行为,并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生长。

《藤野先生》在学生聚焦感人细节的基础上,笔者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链接,引导学生借鉴藤野先生细节刻画的方法,尝试利用细节描写去刻画生活中最让自己感动的人物事迹,去展现生活中的人性美。这个环节,从抒发师生情向抒写人间真情、发现人性美等多元化视角延展。

总之,接受美学理论是对传统阅读理论的一种突破,它是语文阅读教学践行“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主动转变。教师要基于接受美学视阈,深化教学设计,并打破单一化阅读教学设计思想,将语文阅读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视阈藤野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鲁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后来怎么样了?
外婆的美学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原型理论视阈下的于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