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小学语文插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2019-01-11蔡娟江苏启东市长江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10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老屋雷锋

蔡娟(江苏启东市长江小学)

教育部编制的语文新教材于2017年9月新学期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其中的插图就正式成为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教材中绘画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也逐渐丰富,通过与插图的对话,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一、运用插图引发学习的兴致

文本插图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的,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小学生而言,课文中所描写的故事情节和景色描写还很难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习的兴致。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很发达,通过观看插图能够展开充分的想象。教师讲授文本需要和插图结合起来,由文本中的插图引领学生迈入文本。

如在学习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司马光》这篇文章时,学生仅仅是看课文感受不到水缸的深度,也难以想象当时情况的危险。但是,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观看文本中的插图,就会感受到院子中水缸之大,和水漫小朋友头顶的危急场面,这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致就被激发出来了。

二、注重教材插图的拓展技能

教科书插图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图画,或一个片段、一瞬间,而不是全景。若是仅通过插图来认识文本,则或许是局部的。所以,特定教学中的教师,必需运用图文相比法来佐理学生领略从静态到动态的插图。学生不单可以领略文本的言语,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树之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的课文,文中对8种树木进行了介绍。人们普遍认为教科书的插图应该对应儿歌中顺序,但实际情况不尽然。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教科书进行研读,研读之中需要与其对话,方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编者选编这一课文的理由。教师可以通过扩展来对学生的认知予以丰富。首先,导引学生阅读儿歌并对其内容进行了解,其次,要求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找到对应插图和文字的树木,以便初步测试学生对儿歌的领会程度。不少学生对木棉和枫树、肉桂和柏树的区别在哪里不清楚,此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插图和文字进行扩展,以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重视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所学文本的图片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让学生仔细阅读和思考,并将上下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将学习内容融为一体,从而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主要通过雷锋在“泥泞”中,在“蒙蒙细雨”中,抱着迷路的孩子回家,背着年迈的大娘等事情的描写,谱写了一曲奉献爱心,乐于助人的赞歌。仔细挖掘文本中的图画,就会发现文本的内容和图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雷锋叔叔在做好事时“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需要帮助,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一主旨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与绘画的内在联系入手,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使用文本之插图展开想象

教材中的这些插图在内容、风格、色彩和布局上和原先的教材如苏教版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提高了插图与文本内容的一致性,反映了儿童对插图的兴趣,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感知和想象课文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

如部编版三年级上第12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一座即将倒塌的老屋,几个微不足道的动物,它们之间会发生的故事,让学生想象老屋“倒不了”的原因,体会老屋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因为文中的插图可以有效地弥补课文在童话表达上的缺憾。教师让学生结合插图想象一下老屋慈祥的面容,就暗含了老屋帮助别人的品质。教师借助插图,使学生在脑海里自然预测,预测可能会准确,可能不准确。当然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自身的知识积累预测故事下一个情节的内容,使他们的思维走向深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房子的有益特性,教师通过文本插图和文本内容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文章的细节。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老屋雷锋
老屋回忆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老屋枣树
老屋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写给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