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2019-01-11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9年25期
关键词:题意开放性答题

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金 鑫

历史开放性试题,具有命题开放、思维发散、综合性强、评分宽松、答案多元化等特点,有助于学生跳出固定思维模式的束缚,培养思维灵活性、深刻性以及创造性,可以实现知识、能力的高度统一。面对历史开放性试题,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有力保证,又要注意明确题型特点,开拓思路,掌握有效的解题技巧,只有这样,解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一、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1.设问开放性强。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设问方式灵活,开放性较强,考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主选择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如:

例1.(2017·湖南长沙)当前,我国边疆地区也面临主要来自日美等外来势力和“台独”分裂势力的威胁。根据材料及历史经验,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参考答案:边疆治理方略的选择因势而定;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坚决抵抗外国的侵略;坚决反对、抵制分裂祖国的行为;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发散性思维强。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发散性思维强,要求考生突破思维定式,转变思考方向,变单一、定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方位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解答这类题目,有助于学生激活思维,促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如:

例2.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法治、外交、经济等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①法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等。②经济: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等。③外交: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等。

3.答案设置多样化。

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考生自己给出的答案条理清晰,论述富有逻辑,语意通顺连贯,知识运用恰当,观点符合题意即可。

二、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思路

1.透彻领会题意,提高做题效率。

领会题意是准确答题的基本前提。同学们在做题时,不要一看到题目就草率动笔,而应认真审题,透彻领会题意,摸清命题人的意图,明确答题方向,这样就可以防止“文不对题”。审题时,要注意审题干。题干是题目的“纲”,蕴含了设问指向、命题意图、答题范围以及要求,所以,同学们要审清题干,把握考查目的和答题角度。审题时,还要注意审材料。命题人的意图往往是通过材料和设问来反映的。设问与材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同学们要深入细致地研读材料,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和中心词,抓住中心,找到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取有用信息,准确答题。

2.回归教材知识,找准结合点。

这是解题最为关键的一环。中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答案一般都以教材知识为主,或者可以在教材中找到依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注意回归教材,善于联系教材知识,衔接所学内容,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我们可以根据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事件、现象,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如何体现和论述的,并以此作为答题方向,然后迁移和运用教材知识,结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巧妙作答。我们在答题时,切不可脱离材料和教材,东拉西扯、天马行空。比如下面一道题:

例3.在新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的利益为重,努力实现第三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作出应有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国共两党的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与本题相关的教材知识点是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和演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等等。

3.答案严谨规范,力求完整全面。

在理清解题思路后,接下来就是整合答案要点。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规范答题,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点清楚明了、语言表达流畅、书写整洁美观;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阐述历史事件或现象,力求答案完整全面。此外,在完成答题后,要用心检查,重新审视问题,看一看是否审清了所给材料和题干,是否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是否结合材料切中题意了,是否遗漏了要点,观点是否合乎逻辑,条理是否清晰,答题范围和要求是否一致,主次与先后是否把握得当,历史术语是否运用得准确,等等。

总之,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稳扎稳打,夯实历史知识基础,强化解题训练,明确题型特点,掌握解题技巧,开拓解题思路,激活历史思维,做到学以致用,以从容应对考试。

猜你喜欢

题意开放性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道课本习题的变式探究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