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运行机制与途径拓展探索*

2019-01-11周利方沈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商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周利方 沈全(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商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就要求既要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又必须充分发挥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上海高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实际上看,“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承担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直接渠道的“思政课程”(即“两课”)的“超越”[3],“课程思政”强调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4]。

一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目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融入高校所有专业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使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思政”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内容、价值导向和教学机制的叠加,通过汇聚学习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而又开放的资源库,是一种新的思政工作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与“思政寓于课程”。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注重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的统一[5]。通过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学生接受度更高。

(一)内容的叠加

“课程思政”是以间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专业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不仅仅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核心内容与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更重要的是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指引之下对专业课程等进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和激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从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教学评价等方面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展,从思政课单一课程育人转向全课程育人,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人们利益诉求多样化,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显得苍白无力,亟须发挥多学科优势,将更多的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调统一,实现共同价值目标。在此理论背景和实践探索基础上,“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既能够在思想传播中体现专业知识底蕴,又能够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既能推动学生理解和领会专业价值,又能促使深入思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二者内容上的叠加和功能互融,形成同向育人体系的基础。

(二)价值观的渗透

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专业课程育人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因子融入专业课程之中,能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鲜活的生命力。“课程思政”在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的方法的同时,运用专业性语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实效性,更有亲和力和渗透力。从课程价值目标角度来看,“课程思政”基于教育对象的特征,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设计及实施紧密结合,目的在于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结合起来。“课程思政”要求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升,也需要对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进行挖掘,转化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需要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的传统模式,在专业课程讲授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因此,专业课程教学不能仅以传授专业为主要目的,不能只是基于市场经济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以企业经营活动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为主线,而是从专业人才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知识和能力要求出发,将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有机地融入教育过程,以育人为导向整合理论知识,进行价值观培育。

(三)机制的融合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校专业课程教学遵循教学规律和社会专业人才需求导向,形成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等一整套的学科教学体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从内容、方法和标准方面把握育人规律,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从实现途径上,“课程思政”必然要求两种体系和规律的有机融合,共同发挥培养人的功能。“课程思政”机制的融合,除了需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本质要求,还需要确定协同育人目标,把资源融合成一个有机体,协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路径,优势互补、协同运行。为实现此目标,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当发挥协同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从机制上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门课程的创新融合,实现“课程思政”中思想政治政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 建立“课程思政”长效运行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应从价值引领、理论建设、机制创新、协同育人等方面推进。从教学管理、运行及评价等方面统筹教学资源,建立常态化的、行之有效的机制,真正构建“大思政”的新格局。

(一)党委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统筹教学资源

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的关键要素,学校层面不积极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学科中“发声”,“课程思政”很难推广。高校党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应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动向,确保教师拥有国家意识形态的战略高度和格局。实施“课程思政”需由党委牵头,各部门相互协作,组织实施一体化管理,统筹教学资源和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管理方面,制定专业课“课程思政”培养方案、选定教材内容、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简单生硬地拼接进入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灌输,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目标,立足专业教学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关注社会问题,系统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并体现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课程教学组织实施环节、质量评价体系,应注重将各类课程教学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重要指标,监测教学过程管理,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制度建设将各类课程均具有“育德”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二)提升专业教师价值观渗透意识和渗透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只是在思政课堂这一特定时空开展的,这种观念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显实效。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专业特色,立足实际,发挥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课程思政”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只埋头拉车不看方向,对政治不闻不问,采取远离政治为上策的心态。教师要琢磨如何在专业课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价值观点,避免生搬硬套政治理论,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渗透方法,从已有的实践情况来看,较为成功的做法是自然渗透法、寓教于乐法、引申发挥法等。在专业课程内容中,找准选题,选题既要符合专业课程内容,又要紧扣时代发展。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教学,注重创新,整合课堂教学、现场答疑、在线互动、课堂反馈等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要尊重教育规律、教学规律。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需求和专业心理特征,提升专业传授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和精心内容设计,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榜样力量和人格魅力育人的角度来看,专业教师还应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除了课堂中要增强对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个体思想价值观形成的一致性把握能力,更注重言传身教,修身立德。

(三)完善评价标准,建立教学效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

“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不能仅以考试分数为重心,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需形成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科学评价体系,将专业课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结合,将学生平时的实践活动纳入成绩中,重点考察学生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

“课程思政”改革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渐进推进的过程,要解决好重点突破和以点带面的问题,可以采取先易后难、先试点再推广的策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特点和师资现状等条件和基础选择试点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进行经验总结选择相关课程和教师推广交流。具体而言,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时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在建设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遴选立项时要设立“育德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中,应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究,确保“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方面,高校应通过制度性要求,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对课程思政的牵引和带动作用,引导专业教师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新兴国内外社会思潮,确保专业教师自己行走在思政教育的前沿。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展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将教师参与学生实践课题的指导、带领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和社会调查等活动纳入教学评价考核体系,核算为相应课时计入教师工作量。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改革情况和效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明确为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晋级晋升等方面参考依据。

三 拓宽“课程思政”途径构建立体育人新格局

“课程思政”的理念不仅在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中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价值观念,还应拓展到网络虚拟空间育人和校园实物环境空间育人,通过突出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典型案例和效果的展示,表彰专业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俱佳的学生,以榜样引领育人,从而拓宽“课程思政”途径,构建立体育人新格局。

(一)利用网络平台,虚拟空间育人

高校要切实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平台,把“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与吸引力。据统计,高校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5小时,应把学生这部分虚拟时空融入思政教育。高校要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对于网上社会热点问题,可以通过“虚拟课堂”这一渠道展开讨论,让学生能明辨是非,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坚定学生的立场与信念。高校可以利用好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班级群、视频传输、互动交流等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在班级群中,可以分享经典著作、对国内外时政要闻的讨论,上传资料、布置相关教学任务等。因此,老师不仅仅是在课堂时间育人,还可以通过手机平台组织活动、聊天交流等形式,随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无论是专业课上的疑难,还是心理上的困惑,都有老师及时发现,及时帮助解决,都能有助于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使思想政治教育课覆盖大学生学余时空。坚持做到“现实主课堂”与“虚拟微课堂”之间的无缝链接。

(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实物环境育人

“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学校总体教育环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包含了应当充分运用各类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要求,必然要求注重通过文化育人,创建健康向上且与“课程思政”目标相谐的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资源包含了校园物质环境、精神文明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与学习活动的载体,其内容和形式都会影响到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和谐、优美、催人向上的育人环境必然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建设多蕴含或体现了总体育人目标、育人理念和具体专业特点。校园实物资源,如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和与专业相关的标示、雕塑等等,能对课程思政起到配合和补充作用。一座雕像、一个专业景观所蕴含的价值不仅仅是美的传播,其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既有专业追求更有精神启迪。高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校史校训校徽等教育资源,激励学生、确立目标、坚定信念。“课程思政”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效果又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因此,需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构筑“课程思政”的氛围,创造全时空的文化育人环境。

(三)利用专业典型案例,榜样引领育人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模范就是一座丰碑”。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激发情感凝聚力量,是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重要的工作方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方法。在“课程思政”融入典型案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大量的收集专业典型案例、并整理和推广。典型案例和榜样引领法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价值论。一方面指的是工作开展的方法,注重的是效能;另一方面是指典型和榜样对于他人所具有的意义,突出的是认同。榜样引领体现的必然是情感认同、心理认同和理性认同基础上的目标价值认同。基于目标价值认同前提下的典型案例和榜样示范才能起到规范行为、净化心灵和勇担责任的作用。因此,“课程思政”理念的现实化,要求重视发现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思想和品行变化的轨迹,善于归纳总结专业课程育人的规律性。通过树立专业扎实、品学兼优的学生典型和榜样,引导学生钻研精神、科学精神培养和个人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树立人才德为先、“善德”也是学好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的理念。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