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不良学习情感的干预策略

2019-01-11许爱斌江苏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初级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信心因材施教

许爱斌 (江苏海安市城东镇西场初级中学)

初中数学学困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学困生的形成是多种原因导致的学习情感的偏差,针对学困生的情感特征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

一、当前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情感特征

在初中数学学困生中,有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并非是个人智力原因导致的,而是由于出现学习情感态度问题引起学习效率低下,进而成为学困生。只有充分调查分析学困生的情感特征,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学困生的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通过对学困生和学优生进行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设计包含“我相信自己能够正确完成老师布置给我的数学题目”“我认为我自己能够在下一次的数学月考中获得好成绩”等问题的问卷。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学优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数学学习信心,对自己的能力十分乐观。而学困生则相对来说缺乏数学学习的信心、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学困生普遍将自己学习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运气太差”,学优生更多归结为“学习方法不当”“努力不够”等原因;在学习兴趣方面,学困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要明显低于学优生;在学习意志方面,学困生的学习意志普遍较低,容易被外部困难所压倒,缺少应对困难的勇气。

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感问题是导致其学习困难的重要情感因素,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和意志。

二、针对数学学困生学习情感特征的干预转化策略

(一)理解和尊重学困生,帮助树立积极的学习信心

理解和尊重是教育的基础和基本准则,通过给予学生尊重与理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信心。

例如,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或者是老师多次讲解还不能理解的学生,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批评,而是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其找到学习失败的原因,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由于家庭情况、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体的领悟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的落后,往往面临来自教师、同学、家长以及社会的各种压力,往往导致他们因为缺乏尊重和理解而感到沉闷和压抑,在学习情感上形成恶性循环,阻碍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针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特征给予其足够的理解与尊重,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自信。

(二)针对不同情感类型,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

不同情感类特征的学困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学习表现,教师要针对其情感特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提升学困神转化的成效。

例如,对不能正确归因学习失败的学生我们要对其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正确认识学习失败的原因,认识到自身具备学好数学的智力条件,只是因为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不够才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继而帮助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树立数学学习信心;对学习兴趣缺乏的学生则要通过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意志薄弱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低起点、高要求的学习转化策略,突出学习的进步,拥有学习的勇气和意志。

因材施教是解决教学短板问题,提升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教师在学困生转化的教学实践中要针对不同情感类型的学困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三)学校和家庭要对学困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部分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下滑,许多家长和教师就会产生“这孩子就这点水平,没有数学学习的天赋”等负面、悲观的评价,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给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造成了打击。因此,我们要从学校和家庭层面优化对学困生的学习评价。

例如,学校和家庭要对学生进行纵向评价,不要集中于学生学习的结果和最终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对其知识学习和情感态度的发展进行关注,在评价中不断促进学生信心。不能将学困生与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进行横向对比,进而简单粗暴地得出结论。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信心因材施教
将“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教学与作业改革实践
信心和山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名落孙山
KX5的耐心与信心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