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精神与小学生的爱国情怀

2019-01-11杨红梅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玉带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19年4期
关键词:长征情怀红军

杨红梅(江苏南京市六合区玉带中心小学)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根植人心。将长征精神作为小学生德育的重要素材,将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弘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顾全大局的集体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优势,让长征精神深入人心

课堂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德育课堂要开设专题教学,让学生了解长征和长征精神,深刻认识祖国的和平发展来之不易,珍惜当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在小学语文、地理等课程中,也要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弘扬长征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在德育课堂上,开设长征精神专题教育,播放影片《长征》,播送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等,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事实,切身感受长征的伟大壮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饥寒交迫、湘江之战的惨烈场面、四渡赤水的艰难抉择,足以触动学生的爱国情感,迸发出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和祖国和平发展的珍惜之情。

建立大德育观,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大德育教育观,是指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课程的问题,而是要动员班级管理、学校教导处、少先队组织、小学语文课程、地方课程等多方面的力量,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收录了毛泽东的诗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徒步长征,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却是轻描淡写,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语文教师要通过这首诗,给学生传递长征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小学地方课程教学中,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山东可以利用沂蒙山精神、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历史事件,在四川、甘肃等地,要结合历史上真实的长征路线,如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讲好身边的长征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开展体验式教育活动——“重走长征路”

“重走长征路”教育体验活动在各小学中已经成为了常规项目,一般时间是半天或者一天。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长征的艰辛,感受长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感受革命前辈,为国家和民族利益,不屈不挠,为国捐躯,无比忠诚的大无畏精神。

两种体验形式。当前,“重走长征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地行走,一种是模拟行走。实地行走一般在三年级以上开设,学生有一定的体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组织学生到野外,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当然,如果是贵州、四川、甘肃等当地就有红色教学资源的地区,最好能选择一条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让学生真实探访,真切体验,教学效果更好。模拟行走一般是低年级的学生,体力小,自我管理和保护能力弱,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可以在校园中设立一条模拟路线,中间设立雪山、草地等障碍物,让学生体验。

一个教学目的。无论哪一种形式的“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最基本的是要保证一个教学目的:领悟长征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基于这个教学目的,长征路线的设定要够长,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要让大多数同学体会到路途的遥远与行走的艰辛。体验红军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过程,感受“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在行走过程中,要沿途设计不同的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懂得合作。

三、开展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缅怀先烈,珍惜当下

革命纪念日凝聚着我国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后人纪念革命烈士、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小学在深化“三爱”教育中,要充分利用革命纪念日,开展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爱国热情。

开展长征胜利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小学开展了很多纪念活动,这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活动,更重要的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长征路途的艰辛,了解我国革命形势的复杂性,更要珍惜当下的和平。充分利用升国旗仪式、专题班队会、校园文化等活动,讲长征故事,唱长征歌曲,看长征影片。组织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板报、手抄报比赛等。

开展缅怀先烈活动。在清明节、长征胜利纪念日等重要节日,开展祭扫长征烈士墓活动。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长征纪念地等祭扫烈士墓、敬献花篮、宣读祭文、瞻仰遗物等,缅怀长征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

“寻访红色足迹”活动。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实地探访老红军故居、长征遗址等,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走访身边的老战士、革命后代,红军长征途中进行的经典战役、组织的重要会议、发生的动人故事,如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遵义会议、两河口会议,翻雪山、过草地……这些历史等待着后人们去翻阅去学习去升华。通过活动,学生会惊叹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感动战士们的英勇奉献,会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珍惜和平的当下。

四、开展红色社会拓展活动,接受革命的洗礼

社会拓展活动在很多的小学都已经开展了,甚至在很多学校,成为进行学生教育的常规活动。有的在小学阶段有一次为期一周的社会拓展活动,也有的学校在四、五、六等中高年级每年安排一次,每次时间在5~7天不等。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要利用社会扩展活动的平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让社会拓展活动由农场、训练基地等场所,搬到红色教育的长征路上去。

小学中高年级至少有一次是以长征精神教育为主题开展社会拓展活动。小学要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拓展路线,配套各种基础设施。如在为期7天的拓展活动中,每天的日程安排、学生的吃饭问题、住宿问题、听什么长征故事、唱什么长征歌曲,都要有规划,确保活动开展得安全有效。

开展红色社会拓展活动可以在活动期间安排学生“谈天说地”环节,围绕长征的主题,谈心得,谈感受,通过朗诵、作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利于学生抒发感情,也有利于对活动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总之,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地,是道德养成、品质养成的主战场,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长征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长征精神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对小学生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要充分利用我国革命文化的优秀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猜你喜欢

长征情怀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十送红军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