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税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01-10何小丽王莉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港培养模式

何小丽 王莉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税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通过系列的调查研究,针对目前海南省三所高校税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提出该背景下适宜的税收人才培养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税收人才  培养模式  自由贸易港

课题名称:自贸港建设视角下深化能力导向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海口经济学院《税法》课程为例,课题编号:hjyj2018040。

2018年4月13日,“在内外贸、投融资、财政税务、金融創新、入出境等方面,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为了更好地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高层次、实践能力强的税收人才需求也进一步增加,需要大量的能够胜任海南省税务机关、各大企事业单位、税务中介机构等部门的实际操作,以及本地高校与研究单位教学研究工作的综合型人才。然而,海南省的税收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本地高校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制定税收人才培养模式。

一、本地高校调研结果分析

A大学的税收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研究型税收人才,表明A大学担当着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任,税收研究型人才培养对于加强税收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高税收教育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海口经济学院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实践方面的相关能力,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使学生在同等工作要求下具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能满足不同种类的工作需求;B职业技术学院的税收就业型导向人才是根据社会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税收人才培养,能够方便学生就业,满足行业对于税收人才的需求。

二、当前环境下税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海南正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尤其是建设过程中自由贸易港的税收制度的转型,势必会对本地高校传统的税收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影响,不仅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丰富且与时俱进的税收理论知识,还需要有着更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税收职业发展规划,因此无论是本地三所高校的哪一种税收人才培养模式,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对于税收人才的需求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必须以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前提进行不断地完善,因此我们可以从调研过程中清晰地发现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本地高校的税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对外部环境的把握存在局限性

A大学、B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本身高校的税收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根据该校具体资源、环境、实力等因素确立的,但是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A大学的税收研究型人才培养虽然能培养出复合型的税收人才,但是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方面与其他学院相比仍存在不足,不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对于税收人才的需求;B职业技术学院的税收就业型人才培养虽然能够针对性地培养该岗位所需税收人才,但学生社会竞争能力不足,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条件也会成为限制学生更好发展的枷锁;理论知识的薄弱会成为限制税收学生发展的因素。

(二)培养模式欠缺与时俱进

本地高校同国内其他高校基本情况相仿,在税收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弊端具有共通性,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未能在政策环境的改变下及时更新制定符合本地基本情况的税收人才培养模式。而海南本地高校出现的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其税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框架沿用国内其他高校,传统的模式虽然存在某些弊端,但其中绝大部分的教学思想理念以及培养方式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一定帮助,而模式的推翻演变需要大量的论证条件以及完善时间,因此便会形成数年才会大幅修改一次的情况。

(三)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准确

综合美国、新加坡以及其他税收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健全的国外研究来看,他们的优势之一在于创新税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以能力本位培训为核心的原则,如新加坡国内税务局的人才发展模型、岗位能力基础模型等;另外构建税务人才培养新机制,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培训者综合素质,均是国外税收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所在。海南本地高校可以吸取国内外优秀的税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海南本地高校税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税收人才社会竞争力。

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税收人才所需的改善

(一)加强税收人才兴趣培养

学生应当在院校选填阶段获得及时更新的、详细的税收行业基本情况以及税收课程安排情况,是能够让学生进行兴趣定位以及合理选择的保障,一方面学生通过对税收专业或者相关专业较为全面的接触,能够充分知道自己是否适合此专业,或者此专业在以后是否具有自己理想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能够让高校及时规避对此专业没有兴趣的学生,从而更好地实现税收人才培养最大化,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社会就业工作。同时,学生应当掌握好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素养,不能因为税收学科偏难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更应该及时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为提高专业技能作出努力。另外可以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前往税收相关岗位进行实习,结合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再通过实际操作的结合,记录下困难点,多学多问,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师资队伍力量建设

从教师角度而言,需要加强税收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提升教师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对外交流工作,实现真正意义的“走出去”政策,使教师队伍通过汲取国内外先进的优秀的教育文化理念,同时对于本地税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并逐步完善,增强创新型教学工作,构建合理税收教学体系,教师在把教学重点放在基于专业教材的条件下扩大与教材相关外围教学资源素材。通过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使得学生也能在课后进行网络学习,查漏补缺,以此弥补课堂上未能抓住的学习重点,另外加强实践与理论教学融合,将鲜明的现实工作带入课堂,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带向社会,将社会构建成最好的实践课堂,使得学生对课堂有兴趣才能进一步对课本对知识内容产生兴趣。另外,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等级考试,及时获取税收实务的最新政策方向,并且可以选派教师对某些较有实际意义的企业单位进行实践调研,加强锻炼和学习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拓展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高校所需的税收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通过对海南省本地设有税收相关课程的三所院校进行调研分析可以知道这三所院校虽然本身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但依然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倘若A大學的税收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海口经济学院的税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同时汲取B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从而形成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税收人才能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同时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提高,便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所需,满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于税收人才的需求。

固然三种模式的融合需要通过不断地研究分析以及时间成本的考量,在尚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套完善的融合模式前提下,目前来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本地高校应当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培养税收专业人才的理论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平衡理论学科与实践机会比重问题,尤其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单独开设税收学专业,而不只是将税收作为一门课程,形成完善的税收专业学科教育培养,将所有专业性知识都能在其课程安排中得以传授,使得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素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税收前景情况,使学生及时获取社会最新资源信息,包括新环境下的税收制度改变等,把握社会就业行情,掌握就业主动权。加强实践教学工作,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接触到该专业相关工作内容,能够让学生具有一毕业就能高效融入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学校可以拓展实践学科领域,比如进行海关税收等较为应景的岗位进行实践教学,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海南省自由贸易港建设输送大量具有实操性强、理论知识丰富的全方位税收人才。

参考文献:

[1]Givati Y. Resolving Legal Uncertainty: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Advance Tax Rulings, Virginia Tax Review.7(29),11-18.

[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海南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初步设想[J].改革,2019(4)27-38.

[3]何辉,刘斌. 税收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 2017.

[4]李建卿.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启示[J].经济师,2015(11):253-254.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港培养模式
我国自由贸易港构建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实施建议
以阳逻港为核心申报武汉国际自由贸易港 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
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方向探究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析
关于我国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由贸易港的思考
张家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探析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