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区域集中作业中心建设助推产业链金融业务发展
2019-01-10刘文婷
刘文婷
摘 要:本文基于商业银行集中作业理论和四家商业银行典型经验,在科学分析现有业务现状的基础之上,对集中作业中心设计理念及建设情况进行介绍,并对作业中心成效进行分析,提出打造区域集中作业2.0以及创造实现四个核心价值的后续展望。
关键词:集中作业 产业链 金融
一、商业银行集中作业理论基础
(一)流程基础银行理论
“流程银行”是指通过对银行的业务流程、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重建,颠覆传统银行运营模式,形成以流程为核心、以客户为导向的全新银行运营管理模式,并以此促进银行业务处理效率、服务水平乃至核心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二)银行网点转型理论
银行网点转型指的是银行网点前台的功能由会计核算全功能型转变为客户营销服务型。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银行业务的流程再造,简化柜面的业务处理流程,降低前台工作量,将部分纯操作类或非实时交易类的业务转移至后台集中处理,以此来释放网点人力资源,扩大网点营销渠道,提升网点营销水平。
(三)银行业务操作风险防控理论
通过业务集中运营管理模式的构建将前台分散作业模式转变为后台业务集中操作模式,减少前台柜员业务操作环节,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后台业务集中处理,将前台风险归集至后台,同时加大后台业务人员管理、岗位牵制和业务培训的力度,不仅能提高业务操作效率,而且可有效把控员工道德风险和业务操作风险。
二、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集中作业启示
随着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理论的创新发展,商业银行在票据业务方面采用了集中作业模式,为财务公司开展票据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集中作业内容选择可以多元化,对于有需求的分支机构,集中作业业务范围可以适当扩大化,不局限于产业链业务,可以将承兑业务以及其他信贷业务纳入集中作业的范围。
事业部制的独立机构以及组建柔性团队,均是开展集中作业有效的组织形式。集中作业机构在组织架构设置上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对业务整体规划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AB岗工作机制是商业银行解决业务集中时人手不够难题的有益做法,可以在集中作业中心建设中进行借鉴应用。
系统支撑、流程优化以及管理理念转变是实現服务和风控“双提升”的重要前提条件。开展集中作业中心建设必须统筹做好系统改造升级、业务流程优化以及管理理念转变等工作。
三、产业链业务发展现状与区域集中作业中心建设情况
(一)产业链金融业务现状
自产业链业务试点资格获批以来,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链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但是,对标商业银行票据集中作业成果,公司在产业链金融业务管理和系统支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区域集中作业中心建设情况
保持现有产业链金融业务组织机构和人员不变,在区域分公司本部层面组建集中作业柔性团队,负责区域分公司产业链金融业务集中作业,并坚持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流程优化和系统改造。组织架构的形式为组建本部层面产业链金融业务集中作业柔性团队。依托区域分公司信贷管理部、直属营业部和风险内控部,成立本部产业链金融业务集中作业柔性团队。
四、建设成效及下一步展望
(一)中心工作成效
业务效率有效提升。通过积极推动新业务流程、业务调查书、业务凭证有效落地等措施,集中作业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特别是试用RPA技术后,产业链发票验真校验得到了显著提升。
业务安全持续巩固。通过组建风险控制组,严格落实“两符合”“三严格”“四不做”管理要求,形成了全面联动的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了业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推动产业链金融业务稳健发展。
(二)下一步展望
打造区域集中作业2.0版。结合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公司金融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要求,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在完善管理机制、流程线上化以及系统智能化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如管理机制优化方面,建立与集中作业工作相适应的考核和奖励分配机制;流程线上化方面,推动业务全线上化办理,缩减线下业务流程。
创造并实现四个核心价值。通过产业链金融业务集中作业,推动公司金融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进一步提升财务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如促进服务国网,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促进规范化发展,包括业务合规操作,机构规范化管理等;防范各类风险,强化业务安全。
参考文献:
[1]贺怡岚.商业银行运营集中作业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