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肌群稳定训练与传统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9-01-10黄少敏龙仕杰李卫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35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黄少敏 龙仕杰 李卫伟

【摘要】 目的 探讨核心肌群稳定训练与传统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采用核心肌群稳定训练, 对照组采用传统腰背肌锻炼。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 干预前, 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分别为(8.59±1.03)、(28.26±4.25)分, 觀察组患者分别为(8.61±1.05)、(28.58±4.19)分,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分别为(5.05±1.05)、(15.69±3.48)分, 观察组患者分别为(3.09±0.89)、(10.06±2.78)分,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分别采用核心肌群稳定训练与传统腰背肌锻炼方式, 相比传统腰背肌锻炼方式, 核心肌群稳定训练更加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情况, 促使腰椎疾患取得良好的治疗成效, 促进疾病预后。

【关键词】 核心肌群稳定训练;传统腰背肌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10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 髓核从纤维环破裂处脱出, 使得脊髓神经根及马尾神经受到刺激及压迫, 导致腰部疼痛显著, 引发下侧肢体出现酸麻痛的现象[1], 其为骨科常见病症, 临床治疗方式为手术及保守治疗两种, 大部分患者通过按摩、牵引及口服药物等保守治疗方式, 症状得以缓解, 部分患者需要通过腰背部肌肉群的训练增加脊柱的稳定性, 使得治疗效果得以保证。而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 与疾病严重程度、吸烟、职业及髓核突出程度有着较大的关联, 因此, 如何预防及解决术后复发的情况, 是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焦点[2]。临床研究得知, 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能减少下腰痛情况,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代谢物质的排泄, 有助于致痛物质的稀释及运送, 使得肌背肌力得以增强, 促使脊柱生理曲度及腰部功能得以恢复。对患者实施核心肌群稳定训练能增强腰椎稳定性及协调性, 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降低复发率[3]。本文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采用核心肌群稳定训练, 对照组采用传统腰背肌锻炼, 对比两组疼痛评分及ODI评分, 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经病史、查体及腰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判断,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复杂性脊椎疾病、伴腰椎结核、心肝肾严重器质性疾病等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8∶12;年龄35~70岁, 平均年龄(51.28±6.2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0∶10;年龄36~71岁, 平均年龄(50.89±6.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腰背肌锻炼, 具体方法如下:①指导患者取仰卧屈膝位, 开始进行锻炼时, 以双足、双肘及后头部作为支撑点, 利用腹部力量, 将臀部提高, 形成拱桥状, 每次支撑10 s, 然后缓慢放下, 休息10 s后再次将臀部抬起, 连续做10次为1组;②指导患者取俯卧位, 将患者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将双手抬高, 掌心向上, 并将双下肢伸直, 头部及下肢用力抬起, 如“飞燕”, 坚持10 s缓慢放下, 并休息10 s后再次抬高, 连续做10次为1组。每日两种动作分别做3组, 7 d/周, 连续训练3个月。

1. 2. 2 观察组 采用核心肌群稳定训练, 分为4个阶段, 锻炼原则是由易至难, 时间由短至长, 体位由休息位至功能位。每个阶段的练习持续时间根据患者的肌肉收缩情况进行逐步调整。对易于疲劳的患者采用间歇训练法, 间歇时间以疲劳有所缓解为度;常规训练时间3次/d, 7 d/周, 连续训练3个月。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2. 2. 1 第一阶段 强调腰周深层小肌肉训练为主。平卧位:将肚脐向内向脊柱靠拢, 但保持腹腔为中空的状态(忌吸气)。不要屏气, 应自然呼吸, 禁止腹直肌收缩。

1. 2. 2. 2 第二阶段 技巧与第一期相同, 此期目标为在自然呼吸状态下, 单次持续收缩时间为3 min。此期可在持续收缩时间逐渐增加的基础上练习不同体位, 如站立位、坐位等功能位训练。

1. 2. 2. 3 第三阶段 半静止期训练核心肌群力量和协调性。平卧位:练习腰椎前后向关节稳定性。①将双足置于墙面使双膝及双髋被动屈曲90°;收紧腹部肌肉;②使双肩和头部抬高离开床面, 为了避免牵拉颈椎, 将双上肢交叉于胸前;此姿势持续3个深呼吸后为1次完整动作。侧卧位:练习身体侧向小关节稳定性。①左前臂支撑身体, 左肩置于左肘之上保持肩、髋、膝于一条直线;②收紧腹肌, 保持3个深呼吸;③对侧练习同上。单次持续收缩时间为2 min。

1. 2. 2. 4 第四阶段 动态期训练核心肌群稳定与协调性。四点跪位:平行伸出手臂, 保持上肢平举, 然后慢慢放下。动作宜慢, 忌躯干任何动作。单次持续收缩时间为3 min。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ODI评分。疼痛评分:采用卷尺方式让患者进行自评, 刻度0~10表示疼痛等级, 数字越大表示疼痛越严重, 总分10分, 3分以下提示轻度疼痛, 对患者工作和生活无明显影响;4~6分提示患者感觉有中等程度疼痛, 对其生活具有稍微一定影响, 但患者因疼痛因素, 难以进行日常工作;7~10分提示疼痛程度剧烈, 患者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工作方面均受到疼痛明显的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腰椎疾患ODI评分系统:从腰背痛与腿痛程度、个人生活料理情况、提举重物情况、行走状况、坐立状况、站立状况、睡眠状况、性生活状况、社会生活状况、旅行状况10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功能评分, 每项最低评分为0分, 即属于健康常人, 最高分是5分即表示患者功能非常差, 总分0~50分, 评分越高表示疾病越严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对比 干预前,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困扰现代人的高发疾病, 疾病的发生与自身免疫机制、机械压迫机制及炎症化学性刺激机制有关, 临床可看到许多疼痛剧烈的患者, 嚴重者甚至躺地翻滚, 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4]。

临床治疗方式多为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为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牵引复位、推拿按摩、封闭治疗及功能训练等, 能缓解椎间盘压力, 消除神经根压迫, 起到神经消炎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使得突出的髓核得以恢复。大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情况严重的患者, 治疗效果有限, 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临床医师未重视术后功能康复锻炼, 反而重视药物及手法, 近年来, 术后康复训练对治疗成败及恢复情况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 并被临床加以重视[5]。通过核心肌群稳定训练, 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 提高腰椎稳定性及协调性, 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复发率, 而传统腰背肌锻炼无法满足术后改善腰椎稳定性及协调性不足的需求[6]。核心肌群稳定训练的靶点是多裂肌, 而传统腰背肌训练以竖脊肌为主, 多裂肌是维持脊柱稳定的主要来源, 腰骶部约2/3的稳定力量由多裂肌提供, 再加上腰部活动范围较大, 活动频率较高, 所以腰骶段的多裂肌最容易劳损。多裂肌的损伤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或复发, 反过来也会引起多裂肌的功能障碍, 形成恶性循环。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采用核心肌群稳定训练, 对照组采用传统腰背肌锻炼方式, 观察组疼痛情况改善显著, 且主观症状、日常活动、临床体征及膀胱功能等方面恢复良好, 促进疾病良好预后。

综上所述,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分别采用核心肌群稳定训练与传统腰背肌锻炼方式, 相比传统腰背肌锻炼方式, 核心肌群稳定训练更加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情况, 促使腰椎疾患取得良好的治疗成效, 促进疾病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志明.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疗效观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2] 周亚, 袁慧, 郑朝柱, 等. 强化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及综合康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 69(22):45-46.

[3] 吴方超, 李建华.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表面肌电指标分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6, 36(11):95-96.

[4] 王贤卫, 温则岳, 陈汉波, 等. 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1):83, 96.

[5] 钟益梁. 核心肌群稳定训练对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7.

[6] 袁帅, 曹向阳, 张向东. 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形态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系统医学, 2017, 208(3):305-306.

[收稿日期:2019-10-1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
谢谢你曾放过我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