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面神经点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2019-01-10关铭坤
关铭坤
【摘要】 目的 评价分析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用药治疗方案, 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分别为(8.09±6.05)、(7.51±5.22)分, 治疗后分别为(17.37±2.15)、(18.89±2.51)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治疗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有效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 可临床推广。
【关键词】 电针;面神经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047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是因通行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肌瘫痪, 其起病多为急性, 以表情肌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 表现为额纹消失, 不能蹙眉皱额;眼睛闭合障碍, 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方, 露出白色巩膜;患侧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呲牙露齿时嘴角向健侧歪斜, 鼓气、吹口哨时漏气, 进食时食物滞留患侧口颊, 还可出现味觉、听觉等异常改变[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不限年龄, 国外统计每年发病率为(15~30)/10万, 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基本无差别[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一般良好, 即使不经系统治疗, 约70%的患者在6个月内可以完全恢复, 但仍有约30%的患者因无法完全恢复而产生各种后遗症, 而且即使接受及时、系统、正规的治疗, 仍有>10%的患者无法完全恢复面部功能, 其中5%的患者更要遭受如面肌瘫痪、面肌痉挛、瘫痪肌挛缩(倒错)、联带运动等严重的后遗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了电针面神经点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 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9年2月诊治的7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神经病学》[1]相关标准制定诊断标准:①病史:急性起病, 发病前多有感受风寒、熬夜等过度劳累或感冒等相关感染史, 部分患者在发病前1~2 d有病侧耳后持续性疼痛和乳突部压痛;②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 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 闭眼时双眼球向外上方转动, 露出白色巩膜;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 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鼓气、吹口哨漏气, 食物滞留病侧齿龈, 因面神经受损部位不同, 还可出现味觉、听觉等异常改变;③辅助检查: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排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所致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且发病时间<7 d;②年龄18~60岁;③能理解量表内容并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同意在治疗期间遵循研究者安排, 不自行使用其他疗法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②合并亨特(Hunt)综合征、肿瘤、化脓性炎症、中耳炎等引起的周围性面瘫;③已接受其他相关治疗, 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指标检测者;④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不能耐受治疗的重大内科疾病以及针刺、电针禁忌证所描述的患者;⑤依从性差, 无法保证在治疗期间不自行使用其他疗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基础用药治疗方案。醋酸泼尼松片30 mg/d, 每日晨起顿服, 连用5 d后减量至10 mg/d, 继续用药2 d, 共用药7 d后停药;阿昔洛韦片0.2 g/次, 5次/d口服, 连用7 d后停药;甲钴胺片500 mg/次, 3次/d口服, 连续用药至治疗结束。共治疗1个月。
1. 2. 2 治疗组 患者采用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治疗方法治疗。①针具:东邦牌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②取穴:主穴选面神经点(定位:耳垂下缘至屏间切迹连线中点与下颌骨后缘之间, 选穴用患侧)、翳风(患侧), 配穴选阳白(患侧)、四白(患侧)、攒竹(患侧)、丝竹空(患侧)、地仓(患侧)、颊车(患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③治疗方法:先针刺主穴, 局部皮肤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 然后用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针刺, 翳风穴根据患者情况直刺1.0~1.2寸, 患者酸胀得气为度, 面神经点针尖稍朝后方进针约1寸, 得气后用翔宇牌XYD—II电针治疗仪的输出导线分别连接于这两个穴位上, 选用连续波, 频率为2 Hz, 電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此时患者患侧面部表情肌均出现规律跳动, 若无目标肌肉跳动或肌肉跳动不全则调整面神经点针刺方向及深浅情况, 直至出现患侧面部表情肌跳动为止。其后依次针刺阳白(患侧)、四白(患侧)、攒竹(患侧)、丝竹空(患侧)、地仓(患侧)、颊车(患侧)、合谷(双侧)、足三里(双侧)并相应接电针调整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最后用纱布遮盖患者双眼用红外线灯照射患侧面部。治疗进行1次/d, 10次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 评定由经过专业评定方法训练的同一评估者评定。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4]制定:痊愈:双侧鼻唇沟及额纹恢复对称, 鼓腮不漏气, 皱眉、闭眼正常, 面部表情无异常;显效:双侧鼻唇沟及额纹基本对称, 眼睑闭合少许不全, 皱眉稍无力, 鼓腮稍漏气, 口角轻度不对称;有效:治疗后面神经功能障碍改善为轻至中度;无效:患侧神经及表情肌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面神经炎归属于中医学之“口僻”“吊线风”“面部中风”“口眼?斜”等症, 在古今医籍中有详细的介绍。中医学认为, 本病往往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或者经络空虚, 加之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导致局部经络气血痹阻, 筋脉失养弛缓, 肌肉纵弛不收而发病, 治疗上则以补虚祛邪、温经通络为原则, 常使用中药口服、针刺、艾灸等内外治方法而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针刺方面, 传统分经辩证取穴因其临床疗效可靠, 安全性高, 广泛用于面神经炎的各个时期的治疗当中, 且较多的临床研究均显示其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5-8]。但因中医诊治的辩证施治特点, 常规针刺治疗方法针对不同患者多有其个体化方案, 不同医师的诊治及操作经验对临床疗效也有较大的影响, 而影响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在于针刺能否“得气”以及能否“气至病所”。
治疗前, 两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治疗组患者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法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上均有良好疗效;两组治疗后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比较, P<0.05, 比較有统计学意义, 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治疗组Portmann面肌功能简易评分法评分较基础用药方案的对照组改善显著。
本研究在继承中医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医学神经肌肉解剖学理论, 临床使用针刺面神经刺激点以取得麻胀感觉并传导至病灶, 并加电针以刺激面神经分布区表情肌肌肉跳动以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面神经点并加电针仪刺激而使患侧面神经支配肌肉产生规律跳动, 以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神经水肿、保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促进病变神经修复以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综上所述, 电针面神经点为主的针刺治疗方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有效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症状, 可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建平. 神经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35-336.
[2] Jeffrey D Tiemstra, Nandini Khatkhate. Bells Pals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07, 76(7):997-1002.
[3] 李德华, 杨玲, 李季, 等. 从贝尔麻痹的预后判定谈面神经炎的管理.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6, 15(6):644-648.
[4] 杨万章, 吴芳, 张敏.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9):786-787.
[5] 孙钰, 耿君, 杨可, 等. 不同针法针刺翳风穴为主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8, 37(1):28-32.
[6] 庞博, 李晶, 姜涛, 等. 针刺对贝尔麻痹急性期干预效果的临床观察. 上海针灸杂志, 2016, 35(2):165-168.
[7] 张峻峰, 吴耀持. 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面神经F波观察.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5(6):344-348.
[8] 陈贵莲. 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34例.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 20(2):12-13.
[收稿日期: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