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小说阅读教学策略例谈

2019-01-10喻丹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灯草监生整本书

喻丹华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清代作家吴敬梓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儒林外史》,编排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家笔下的人”专题中。本组课文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基于编者意图、学情等,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应适时补充背景材料,引领学生体味作家精准传神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整本书的阅读。

一、提供背景材料,满足学生的需要

课文是节选改编而成,虽然独立成篇,但仍应放在这本书的“大背景”下来赏析。客观地讲,能够完整阅读原著的学生并不多,大多数学生对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等缺少整体视野。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部作品的视野下学习,适时补充背景材料,加深學生的体会。

1.介绍这本书,弄清作者的感情基调

《儒林外史》共五十六回。因读书人被称为“儒生”,故“儒林”指读书人这个阶层。“外史”与“正史”相对,记载那些没有写入“正史”,不堪称道的轶事。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无可救药的地步,遂以封建科举文化病态作为批判讽刺对象,反对科举制度,展示“科举文化病态的人物群像”。《儒林外史》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讽刺艺术的最高峰”。

2.介绍这一回,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章回体”小说是长篇小说中的一种体裁,分若干回,每回都有一个标题,大多是一个对仗句,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小说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  严监生疾终正寝》。严监生本有一妻一妾,正妻王氏有两个哥哥,也就是课文中提到的“两位舅爷”。正妻王氏病入膏肓时,小妾赵氏被扶正,她生有一个儿子,就是课文中称呼的“哥子”,由奶妈照看。严监生有一个哥哥严贡生,严贡生有五个儿子,也就是严监生的五个侄子。“五个侄子”“奶妈”“赵氏”等人物在课文中都有提及。

3.介绍这一人物,看清人物的本性

严监生叫严大育,字致和。因他是国子监的学生,所以称为“严监生”。国子监是当时的最高学府,监生是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的。严监生的监生身份是花钱买的。“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良田万亩,铺面二十多间,经营典当,每天收入少有几百两银子。”小说第五回中,还有这样的描述:“猪肉也舍不得买几斤,每当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哄他就是了。”“过了灯节后就叫心口疼痛,初时撑着,每晚算账直算到三更鼓,后来就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又舍不得银子吃人参。”单从这些描述来看,生活中的严监生是很吝啬的。如果说这一层面的吝啬还是大多数人能想象的,那么他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担心两茎灯草耗费灯油的举动,就让所有人始料未及。作家精妙的情节构思,把严监生的吝啬写到了极致,也使得严监生被当作中国吝啬鬼的典型。

4.介绍这一“道具”,丰富学生的见闻

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个指头指代的灯草是在没有电灯的旧时,人们用来照明的工具。灯草,点灯之草。灯盏里放食用油,用灯草作芯,点起来油灯如豆。油灯若保持如豆的光焰,需拨弄灯草。据说,“点拨”一词的本意来源于此。

二、体味精准传神的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塑造典型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吴敬梓是刻画人物形象的巨匠,三言两语就将人物性格凸显在人们面前。在《临死前的严监生》中,“摇了两三摇”“越发指得紧”“两眼睁的滴溜圆”等平实的民间口语,把一个吝啬鬼临终时的焦急、愤怒、无奈、失望刻画得栩栩如生。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难发现简单的动作描写,但作家精细、精炼的口语化动作描写,他们往往不易察觉。比如文中写到的几次猜测,每次猜测过后,奄奄一息、不能言语的严监生都以动作表露内心。前三次猜测,他有两个不变的动作:“伸出的手指”,接二连三的“摇头”。以“摇头”动作为例,不变中又有细微的变化:从“把头摇了两三摇”到“狠狠摇了几摇”到“把眼闭着摇头”,动作的细微变化是人物内心翻腾的巨浪。通过动作,我们可以准确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深刻地感受人物形象:家境殷实的严监生临死前挂念的竟是两茎灯草,在众人一次又一次的猜测中,他越来越焦急、愤怒、无奈、失望,而这也越能凸显人物吝啬鬼的形象。

基于这样的解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进而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就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可以分成四个层次。(1)找一找:画出描写严监生动作的句子。(2)读一读:读好重音、停顿。(3)比一比:对比动作的细微变化,作出评价。(4)写一写:剖析人物内心世界,批注人物心声。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一书中提到,“阅读经典的用处,就是教人见识经典一番”。“教人见识经典一番”,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鉴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针对第三学段明确提出了“鉴赏”要求:“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四个层次的学习步骤,既能帮助学生搭建鉴赏的“脚手架”,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不断思考,又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通过语言表达来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态度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为整本书阅读奠基。

三、激发阅读兴趣,促进整本书阅读

教学的目的重在唤醒。就这篇课文的教学而言,感受人物形象、理解作家的写作技法固然重要,但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同样重要。教师通过三个方面达成这样的教学目的。

首先,让学生了解作家创作之艰难。名著都是作家锲而不舍、呕心沥血的产物。吴敬梓在生活困顿的情况下,用了20年时间,直到49岁才完成《儒林外史》,创作的艰难可想而知。在结课部分,教师出示《吴敬梓在困境中著书》的故事,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其次,出示小说中的相关情节,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原著中有这样几个情节:妻子王氏生病时,严监生每日请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严监生在临终前吩咐,送给大哥严贡生“簇新的两套缎子衣服”“齐臻臻的二百两银子”。在《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吝啬得让人咋舌,但为妻子治病时他不惜用名药,临终前他送钱物给大哥作遗念。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严监生的这些举动?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课外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最后,抓住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学完课文后,学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是赵氏猜中了严监生的心意,小说的其他地方有没有伏笔呢?教师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而是要求学生课后阅读原著,自主寻找答案。这样要求,也将学生引入了继续阅读的良好氛围之中。

(作者单位:十堰市东风6264学校)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灯草监生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灯草与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