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扶贫绩效实证研究
——基于绝对收入、增收能力、相对收入和主观福利的视角
2019-01-10阮荣平刘璐琳
阮荣平,刘璐琳,于 敏
(1.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2;2.中央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北京 海淀 100081;3.农业农村部 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北京 朝阳 100125)
反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难题。随着我国扶贫攻坚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民族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逐渐成为当前扶贫攻坚的重点和热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据此,国务院扶贫办划定包括武陵山区等11个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共有14个片区680个县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可以说,加快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已逐渐取得社会各方面的共识。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既是对以往工作思路的继承,也是一个创新。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强调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符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解决好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对于新形势下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生态安全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评价集中连片地区扶贫开发的效果,从中找出现有扶贫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赢得这场集中连片地区反贫困的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对于集中连片地区扶贫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本文拟基于对武陵山片区湖北恩施州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收入水平、增收能力、相对收入水平和主观福利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对现有扶贫开发项目进行评价,希望从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动未来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工作。相对于以往研究,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对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扶贫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从家庭水平、增收能力、相对收入水平、主观福利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一、文献回顾
贫困问题是我国学者的主要关注点之一,相关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概括起来,现有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贫困状况的描述、贫困发生机制和反贫困政策梳理等方面。相对而言,关于扶贫效果的评估并不多见。扶贫绩效评估的目的是检验扶贫目标实现的程度和扶贫战略的优劣性,从而发现扶贫中存在的影响扶贫绩效的各种因素。因此对扶贫绩效的研究有利于完善当前的扶贫工作,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
当前关于扶贫绩效的研究大都是对扶贫模式的绩效评估,不同的扶贫模式对扶贫的带动机制和产生的效果都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对其绩效评估也各不相同。关于产业扶贫的绩效,王立剑等提出从生活水准、经济状况和精神依赖三个方面构建产业扶贫结果变量指标体系,测量产业扶贫效果。[1]有学者则具体指出产业扶贫通过对贫困地区优势或特色非农产业的培育和开发,可以增加非农收入,因此非农收入应当成为产业扶贫绩效的衡量指标。[2,3]由于中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面临着自然地理条件的约束,搬迁扶贫模式应用广泛。有研究发现,搬迁对大多数家庭收入提高有显著效果,但对于贫困人口的减少及其获益效果并不是很显著。[4]另外,也有学者认为搬迁扶贫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绩效,也改变了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组成,如由于接近城镇而带来的就业机会。[5]在衡量政府公共投资扶贫的绩效时,有学者提出公共投资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三条相互交错的路径,这三个方面对减贫有着显著绩效。[6,7,8]关于金融扶贫,由于目标瞄准偏差严重,学者普遍认为信贷扶贫在实践中的减贫效果较差。[9,10]旅游扶贫是近年来新兴的扶贫方式,对其绩效主要从两方面来衡量。从宏观层面看,旅游扶贫绩效评估往往是通过测量贫困地旅游乘数效应来实现的。[11,12]从微观上看,主要是为个体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其收入。[13,14]最后,关于教育、医疗和财政兜底这一类保障式扶贫,向运华等研究表明,保障式扶贫模式不仅在当前能阻止贫困户落入极端贫困,从长远来看,还能极大地降低贫困户返贫的风险。[15]
以上研究视角均就扶贫的某一方面研究扶贫绩效,而区域扶贫开发则是一个多种扶贫模式的综合,因此对其绩效的评估也需要更加全面。[16,17,18]扶贫效率、扶贫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指标被认为是构建贫困地区综合性扶贫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指标,且扶贫绩效与扶贫项目投入呈指数关系、政策相关性是扶贫绩效良好的重要因素。Piazza对中国贫困现状有着深刻的研究,指出提升中国区域扶贫绩效的重点是提高扶贫资金的利用率,尤其是在资金投向、资金的瞄准机制和资金监管等方面。[19]黄承伟、覃志敏认为地区的项目评估参数选择依赖于政策的取向,因此项目实施的政策背景对区域绩效评估的结果有着深刻影响。[20]进一步从研究方法来看,张骏逸等利用Panel Data模型研究大别山连片贫困区域农业领域的扶贫绩效;[21]徐莉萍等从合作博弈理论对农村扶贫利益共同体进行研究,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扶贫绩效;[16]焦克源、徐彦平剖析民族地区的特殊区位和扶贫政策后,应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实证研究贫困县扶贫开发绩效。[22]
综上所述,现有对区域扶贫效果评价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虽然其中有一部分研究注意到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在反贫困方面的不同,给了民族地区以特别的关怀,但是研究集中连片民族地区扶贫效果的并不多见。且上述研究对区域扶贫效果的评价角度主要集中在对收益的直接衡量,从增收能力、相对收入、主观福利等角度对扶贫项目效果进行评价的研究还较为少见。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对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武陵山区湖北恩施州的实地调查数据,不但从收入水平,并且还从增收能力、相对收入水平、主观福利等角度全面系统地考察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扶贫效果。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笔者对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县(市)8个乡①的实地调查数据。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受访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家庭特征、政策参与等信息。访谈员为在中央民族大学招募的本科生和两名带队老师。共回收约20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81份。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武陵山片区。之所以选择武陵山区作个案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武陵山区是我国跨省交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历史等因素,其贫困和反贫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二是武陵山区处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汇地带,是中西部结合地带的经济“锅底”,周边已形成贵阳市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成渝城乡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讨其反贫困问题对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作用。三是武陵山区是“多民族走廊”,有世居少数民族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有12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达60%,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将武陵山区确定为6个重点区域之一,其反贫困问题对于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恩施州是武陵山片区的重点扶贫对象。武陵山片区中,湖北一共有11个县入选,恩施州被划定的贫困县有8个,占整个湖北省被划定数量的73%,占整个武陵山片区贫困县数目的12.5%。因此,恩施州对研究现阶段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这也是选择恩施州作为调查地点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
三、变量选择及计量模型设定
本文将基于如下模型来考察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农户增收能力、相对收入水平和主观福利的影响:
其中,outcomei表示第i农户的结果变量,本文主要指的是家庭收入水平、农户增收能力、相对收入水平和主观福利。关于农户增收能力,本文采用了三个指标来予以衡量,分别为种植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储蓄变动情况。poverty表示扶贫项目的参与情况,是本文的兴趣变量。X为控制变量,主要分为三组,在具体模型估计过程中,他们依次进入回归模型。第一组控制变量(记为控制变量I)具体包括年龄、民族以及地区等外生变量。第二组控制变量(记为控制变量II)包括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工作经历等社会经济地位变量。第三组控制变量(记为控制变量III)包括耕地面积以及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重。有关各个变量的详细说明请参见表1。εi表示随机干扰项。
四、结 果
(一)扶贫与家庭收入
表2“收入效应”栏给出了扶贫项目参与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方程(1)仅控制了第一组控制变量。估计表明,参与了扶贫项目的农户比没有参与过扶贫项目的农户有着更高的收入,扶贫项目参与大约使得农户的收入增加了8.02%,(p<0.05)(参见“收入效应”栏第(1)列)③。方程(2)在方程(1)的基础上,继续加入了第二组控制变量。这一做法使得估计模型的拟合优度有所增加。同时,第二组控制变量的加入使得扶贫项目的收入效应进一步强化,参与扶贫项目的农户与没有参与扶贫项目的农户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p<0.05)(参见“收入效应”栏第(2)列)。方程(3)继续加入了第三组控制变量。第三组控制变量的加入使得估计模型的拟合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扶贫项目的收入效应也进一步强化,参与扶贫的农户与没有参与扶贫的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参见“收入效应栏”第(3)列)。
表1.变量描述及其基本统计特征
在表2“收入效应”栏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扶贫项目参与与少数民族的交互项,通过检验交互项的影响即可以观察少数民族身份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否会随着扶贫项目参与而发生变化。表2“民族身份效应的弱化”栏给出了这一过程的估计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扶贫项目参与少数民族身份的交互项为正,说明少数民族身份对其家庭收入的不利影响会随着扶贫项目的参与而变弱,但是这一结果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因此,现在我们还不能认为扶贫项目参与可以显著地克服少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在困难。
表2.扶贫与家庭收入
(二)扶贫项目参与对增收能力的影响
表3给出了扶贫项目参与对“种植业收入比重”、“外出劳动数量”和“储蓄变动”三个指标的估计结果。其中(1)—(3)列依次表示在模型中加入了控制变量I、控制变量I—II、控制变量I—III。表3“种植业收入比重”栏给出了扶贫项目参与对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其估计结果显示,无论使用何种方程,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家庭收入结构(种植业收入比重)均没有显著影响。表3“外出劳动力数量”栏进一步考察了扶贫项目参与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扶贫项目参与非但没有促进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反而有显著的阻碍作用(p<0.05)。表3“储蓄变动”栏给出了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储蓄变化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参与扶贫项目的农户与没有参与扶贫项目的农户之间的储蓄变动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储蓄变化也没有显著影响。
表2和表3的估计结果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虽然扶贫项目参与对家庭收入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这一积极影响并不是通过改变收入结构、增加非农收入而实现的。这一结果意味着扶贫的收入增长效应的可持续性可能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这个问题值得重视。
(三)扶贫与相对收入以及主观福利
表4给出了扶贫项目参与对相对收入水平和主观福利水平的影响。与表2和表3相似,表4中(1)—(3)列依次表示在模型中加入了控制变量I、控制变量I—II、控制变量I—III。估计结果显示,无论使用何种模型,扶贫对相对收入水平以及主观福利水平均没有显著影响。
表2和表4结果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虽然扶贫项目参与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水平,但是却没有显著改变农户收入在村中的相对位置,也没有显著提升其主观福利水平。这也再次说明,目前民族地区的扶贫主要是生存型扶贫,远非发展型扶贫。
表3.扶贫与增收能力
表4.扶贫与对相对收入和主观福利
五、进一步的讨论
综合表2—4的估计结果,可以认为虽然扶贫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增加农户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其作用还十分有限,并不能显著增强农户的增收能力、改善其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其主观福利水平。这些估计结果虽然面临着样本量小以及内生性等问题,从而存在有偏的可能性,但是这些估计结果与农户对扶贫效果的主观判断基本一致。在受访农户当中,57%的受访者认为各项扶贫政策或活动并没有使家庭的经济状况或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即使是在参与了扶贫项目的农户中,也有41%的农户认为各项扶贫政策或活动并没有使家庭的经济状况或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为什么扶贫效果不太理想,扶贫项目参与没有使参与者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受访者的解释,主要原因在于政策执行以及扶贫力度。72%的农户认为,基层政策执行不到位是最主要的原因;44%的农户则认为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42%的农户则认为是政策落实的进度太过缓慢。另外一部分农户将扶贫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归为自身,有27%的农户认为自身家庭经济条件太差,是扶贫项目没有改善自身生活的主要原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认为扶贫项目效果寥寥的原因在于扶贫方式欠妥。有20%的农户认为政府帮扶方式不合适是扶贫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参见图1。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扶贫方式不合适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农户对扶贫项目的参与程度太低。对于大部分扶贫项目,农户并不了解。有51%的农户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不了解,对该项目了解的农户只有33%;有58%的农户对整村推进项目不了解,对扶贫搬迁项目不了解的农户也占到了58%之多;89%的农户对鄂西生态旅游圈项目不了解。即使参与了扶贫项目的农户,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整村推进项目、扶贫搬迁项目、鄂西生态旅游圈项目不了解的比重也分别占到了26.23%、35%、46%和75%之多。
相对于扶贫力度以及扶贫对象经济起点太低等原因,扶贫方式是最容易改进的。如果扶贫方式真的是目前制约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扶贫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的话,那么通过改进扶贫方式,做到以农户为本,让农户真正地参与到扶贫项目当中,则可以显著提高扶贫资金或扶贫项目的绩效。
图1. 扶贫项目参与没有改善生活质量的农户自评原因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扶贫项目参与可以显著地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但是扶贫项目参与对农户的增收能力、相对收入水平以及主观福利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少数民族确实比汉族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但是在当前民族地区的扶贫中,扶贫项目参与并没有显著削弱少数民族身份对家庭收入的不利影响。扶贫效果不太理想、扶贫项目参与没有使参与者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的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力度不够、扶贫对象经济起点太低以及扶贫方式不当。据此,本文认为通过改进扶贫方式,做到以农户为本,让农户真正地参与到扶贫项目当中,可以显著提高扶贫资金或扶贫项目的绩效。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对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扶贫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从家庭水平、增收能力、相对收入水平、主观福利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不过,本文也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样本量小。由于调查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我们的调查仅仅得到了百余份问卷。这不仅导致我们无法进行更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同时也使得我们的估计结果面临着误差较大、无法得到显著性结果和稳健性结论的问题。二是研究设计较为简单,无法剔除掉内生性问题。对扶贫项目效果评估更为科学的研究设计是双重差分或者是随机干预试验。前者需要对扶贫项目的开展时间、目标群体有着清晰地界定,但是我们的调查地点在进行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着多个项目,每个项目具体开展的时间并不一样,并且每个项目的目标群体也不完全一致,这样使得进行双重差分的研究存在较大困难。此外,双重差分需要面板数据,这对我们的研究经费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随机干预试验相对于双差分研究设计在剔除内生性、得到科学结论方面更具优势,但是由于其研究成本过高,因此,在国内研究中应用得并不是很多。同样是因为调查经费的限制,我们也无法开展这样的研究。
注释:
①具体为恩施市、鹤峰县、来凤县、利川市等四个县,芭蕉乡、绿水乡、漫水乡、沙道乡、盛家乡、太平乡、土堡乡和忠路乡等八个乡。
②主要包括担任村干部、机关退休、外出打工、退伍军人、离退休教师、企业下岗职工、企业退休等。
③这一数值的具体算法为:扶贫项目参与的影响系数除以收入水平的均值再乘以100%,具体为(0.769/9.591624)*100%=8.02%。
④限于篇幅,具体结果未在表中报告,可向作者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