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论”
2018-02-06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十分重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下简称“重要论述”),论述对象涵盖青少年、领导干部、知识分子、模范人物,等等;论述内容涉及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背景、理论渊源、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培育原则、方式方法,等等。目前,学术界对“重要论述”展开了极为广泛的研究:就研究内容而言,涵盖“重要论述”的方方面面;就研究视域而言,包括政治视域、哲学视域、文化视域、伦理视域、心理视域、青年视域,等等。
本文试图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释“重要论述”的核心要点及其内在逻辑。通过梳理,笔者认为,“重要论述”的核心要点可以概括为“六论”,即精神实质论、善治功能论、第一要义论、民族特色论、重点人群论、文化熏陶论。“六论”沿着“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展开,主要回答三大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弘扬核心价值观?其根本目的,就在于重建中国人精神世界(精神实质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善治功能论)。
第二,核心价值观的要义与特征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德”(第一要义论);具有民族特色,“知道自己是谁”(民族特色论)。
第三,如何培育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人群(重点人群论);着力点是要“以文化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精神实质论
牵牛要牵牛鼻子,抓问题要抓关键。学习理论亦是如此,一定要掌握其思想内核、精神实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问题发表系列重要论述,论述次数之多、频率之高,非常罕见。那么,习近平为什么如此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问题?或者说,他一再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根本初衷、精神实质是什么?这是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重要论述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回答这一首要问题,我们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在2014年2月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的一个科学论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163。所谓“凝魂聚气”,就是要在当代中国人的心中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充实中国人的思想灵魂,凝聚中国人的精气神;所谓“强基固本”,就是要夯实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地基,丰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这一重要论断,直接道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之所在: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更进一步,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必要性何在?它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什么关系?破解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所作出的相关重要论述。
(一)转型期寻求价值共识的需要
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历史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习近平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1]168当今中国正在经历全面深刻的社会转型,正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2]23。这种社会转型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文明的转型与价值的重构:即由(与农业社会相对应的)农业文明及其价值体系,向(与工业社会相对应的)工业文明及其价值体系的转变。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在价值观念上是一种主张家国同构的整体主义、重义轻利的超功利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有的人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了自由、民主、公正等价值观念;有的人则在物质财富丰富的同时却陷入精神贫乏,信奉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市场可以解决商品短缺、物质匮乏问题,但不能解决精神贫乏问题。”[3]
因此,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来说,价值观的建设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其重要使命,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精神旗帜,凝聚价值共识,形成凝魂聚气的国之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来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对当代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所言:“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识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168
(二)新时代适应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面对国民经济陷入崩溃边缘的严峻现实,大胆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奏响“发展才是硬道理”[4]377的时代最强音。但同样也是邓小平,在其退休后的有关谈话中又特别提醒:“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5]1364事实也正如邓小平所预言的那样,在我国取得GDP总量世界第二的骄人成绩的同时,出现了诸多新矛盾新问题:既有贫富差距较大等物质生存方面的问题,又有生态压力巨大等环境生存方面的问题,还有价值选择困惑等精神生存方面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6]11凝聚价值共识,建设美好精神家园,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适应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的战略选择,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所言:“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153
(三)全球化时代增强价值定力的需要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已经成为常态。西方国家对我国大搞价值观输出,且手法不断翻新,迷惑了不少人,一些人成了“普世价值”论的俘虏,一些人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这些人在泥沙俱下的西方思潮中失去价值辨别力,“困惑于一簇簇‘价值丛’中,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价值观在哪里,从而导致价值失衡。”[7]
抵御西方价值观无孔不入的渗透,解决全球化时代“失语就要挨骂”[8]210的问题,迫切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1]154,“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9]340,“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153,形成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人们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构建中国价值话语体系、“构建‘理论中的中国’”[9]340的重要一环。
二、善治功能论
习近平深刻阐释了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国家治理的辩证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1]163换言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改变传统治国理政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核心价值观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价值之魂
所谓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指依靠一系列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念、合乎民意的基本政策以及行之有效的规章,来构建公共秩序、保障公民权力、规范公共权力、确保治理成效。观念、政策、规章,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其中的灵魂性要素。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否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尺,就是治理理念的站位是否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因此,习近平特别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1]106
作为国家治理的灵魂性要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无疑是顶层制度的设计。这一制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公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确保顶层设计科学性、合理性、公平性的价值之盾。这就要求我们自觉提高价值站位,善于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来推进国家重大制度的设计、评估、实施与完善。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之魂。而在24字的核心价值观中,哪一个核心价值观又是这一“价值之魂”中的“魂中之魂”呢?在习近平看来,当属“公正”核心价值观。他强调:“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对由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问题要抓紧解决,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1]97
(二)价值领域的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国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规范政府行为的政府治理、规范市场行为的市场治理以及规范社会行为的社会治理,也包括规范价值行为的价值治理。价值领域的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其他领域的治理成效。这是因为: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政府治理的成效;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市场治理的成效;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社会治理的成效。因此,价值领域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德治作用”,“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9]38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9]384,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正在发生深刻的社会转型。深刻性在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也处在深刻转型过程中,呈现出一幅价值多元、思想多样的复杂价值图景: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念有的已经走向消亡,有的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渗透严重,“普世价值”迷惑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处在努力培植过程中。在此转型期,有些人的价值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等靠要”落后价值观阶段,对新时代新要求很不适应;有些人由于没有把“公正”“法治”等新时代所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心灵世界,对市场经济对人的独立性、竞争性的要求还很不习惯;有些人则对社会上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感到很迷茫,陷入价值选择的困惑。
人们价值观念上的种种困惑,必然会带来人们行为方式的困惑,甚至是行为失范。比如,有的人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需要讲效率、管赚钱,不需要谈价值、讲道德。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必然会造成市场失信行为泛滥、坑蒙拐骗的情况严重,必然会加大社会治理难度。
“解铃还须系铃人”。习近平强调:“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1]165当前,在社会治理中尤其需要关注价值领域的治理以及复杂社会心态的治理。只有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驱散人们心中的价值迷惑、凝聚价值共识,才能从价值取向、社会人心这一思想源头上,为推动社会治理乃至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基础。
(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工作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前面已经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价值之魂。因此,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自觉把这一“价值之魂”融入治理体系和治理过程之中。只有在制度设计、制度安排、制度评价、制度完善等各个具体环节中,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进去,并转变为具体的治理能力,才能确保治理制度得到执行、治理能力得到验证,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所以,习近平在论及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路径时,特别重视“融入”工作,强调要“融入社会生活”、“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1]165。
还应指出的是,之所以强调“融入”工作,是因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要求。比如,“民主”和“法治”,本身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理能力,还是检验治理能力是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价值标尺。只有大力弘扬“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各项制度之中,才能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习近平特别要求,“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1]104,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1]385。
三、第一要义论
当前,全国上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很大,但有些部门在宣传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过度解读,什么方面都往核心价值观上靠。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由于宣传面面俱到、不得要领,反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在把握“精神实质论”、“善治功能论”之后,进一步领会“第一要义论”。
那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究竟是什么呢?习近平对此有明确的阐释。他说:“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1]173,“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168习近平还进一步分析了“德”与“才”的关系,指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1]173因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在全社会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每一个公民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1]160-161,引导领导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9]45。
(一)明大德:明确国家发展目标
从伦理学的观点看,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讲道德,明廉耻。培育公民道德,首要的任务,是要使其明大德。所谓大德,就是要求公民能够做到深明大义,抱有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责任,而最为根本的,就是要具备为国家长远发展目标做出公民应有贡献的价值自觉与行动自觉。习近平指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1]173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时代课题的鲜明回答。①而从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说,“明大德”,就是要求公民把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觉融入自我奋斗的价值实践之中,始终以国家、民族、集体利益为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二)守公德:坚守社会价值要求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是维系社会公共秩序的基本价值规范。一个国家公民的公德水准,直接彰显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
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这一时代课题的鲜明回答。守公德,就是要求公民自我奋斗的价值实践,应始终契合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价值诉求,确保整个社会能够安全健康地运行。
(三)三严私德:恪守公民价值准则
私德是公民个人对自我行为加以约束的道德规范、价值准则,包含个人道德、家庭美德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提出的行为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应该指出的是,在核心价值观公民价值准则这一维度中,“爱国”,既是“明大德”的要求,又是“严私德”的前提规定。一个人如果不爱国,不“明大德”,那么“严私德”就无从谈起。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10]严私德,就是要严以修身,慎独慎微慎初。
概而言之,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要义”而言,“明大德”是前提,“守公德”是根本,“严私德”是关键。三者互相联系,共同作用。只有每一个中国人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且三个维度共同发力,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精神正能量。
四、民族特色论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以及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提供价值引领的精神旗帜。所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凸显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当今时代的时代精神。但是,这并不意味可以抛弃中华文化传统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1]164。这就是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彰显民族特色,“必须知道自己是谁”[1]171。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深刻洞悉民族发展历史
历史是一面镜子。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1]169。我们只有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抗争的历史,才能更自觉认同“富强”这一国家层面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只有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缺乏“民主”传统,了解毛泽东对“黄炎培之问”的回答以及“文革”中破坏党内民主的惨痛教训,才能更深刻把握“民主”这一国家层面政治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只有深刻把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推进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全面把握“文明”这一国家层面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只有牢记社会建设滞后、生态失衡的历史教训,才能更好理解“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社会发展及生态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
总而言之,只有搞清楚中华民族的历史,懂得“从哪里来”,才能正确把握新时代中国人所确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目标,知晓“到哪里去”。
(二)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精华
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53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意识形态的较量并没有因为“地球村”的出现、冷战的结束而消停,而是呈现出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国际间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为激烈。
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习近平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164这就是说,我们只有特别善于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深入发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164,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真正掌握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三)准确把握民族奋斗目标
每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在历史转型期,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理论界需要回答的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需要回答的现实课题。而最终确立的核心价值观,一定包含了这个民族不懈奋斗所追求的共同价值理想。
就当代中国而言,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的党,始终牢记其最高价值理想——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党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初级阶段现实国情,制定符合国情的现实价值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三步走奋斗目标。目前,“基本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这两个目标已经成为现实。党的十九大除了进一步强调2020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外,还提出了分两个阶段部署的新的发展目标,即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28-29习近平强调: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1]169。
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现“中国梦”所依靠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从价值视域而言,实现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现代化”与“中国梦”),必须依靠彰显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引领。这一核心价值观决不可丧失本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决不可沦为“西方道德价值的应声虫”[11]88,而必须是“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74。
五、重点人群论
关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要求,应“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12]。
(一)领导干部是示范引领全社会的“关键少数”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非常重视规范执政者的执政伦理。他治国理政的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说的都是德政的重要性。当前,我们正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党忽视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相反,我们党主张“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当然,我们今天“以德治国”中“德”的内容,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古代社会所倡导的“德”有本质区别。
如何推进以德治国?习近平认为,关键的一点,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以“少数”带动“多数”,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我们必须选拔、培育出一大批能堪重任的优秀领导干部。选拔的标准,只能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正是秉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习近平提出了新时期“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1]411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1]41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又特别强调,新时代共产党员必须遵循“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6]63。习近平之所以如此强调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因为在他看来,“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13]78领导干部高尚的人格具有重要价值示范作用,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价值观教育。如果领导干部人格低下、道德败坏,其不良影响远大于一般人的“失德”,将会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习近平特别要求:“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1]164
(二)公众人物是起重要价值示范作用的“敏感神经”
习近平之所以把公众人物列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人群之一,是因为其在发挥价值示范过程中起着极为特殊的作用。相比普通社会成员,公众人物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与话语影响力,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在过去革命战争年代,为民族正义事业出生入死的英雄人物是人们崇拜的偶像。而在当今和平年代,不少青少年所崇拜的青春偶像来自于歌星、影星、球星等公众人物。这些公众人物的举手投足,都会对普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行为方式产生直接影响,成为其价值示范的“敏感神经”。所以,公众人物理应更为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大众树立正确价值典范,发挥价值正能量。
总体来看,我国大多数公众人物都能够以身作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应有的价值引领作用。但是,也有少数公众人物特别是极个别影视明星不能洁身自好,不时曝出种种丑闻,严重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特别是对缺乏价值判断力的青少年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对公众人物提出更高的价值标准,不给“劣迹艺人”登台演出的机会。
(三)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非常重视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2014年5月4日和5月30日,他分别与青年学生(北京大学学生)和少年儿童(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代表专题座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
为何要把广大青少年作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人群?习近平在座谈中作了深刻分析。他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1]172,“任何一个思想观念,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就要从少年儿童抓起”[1]181。因此,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扎根,潜移默化地融入其精神世界。
(四)先进模范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旗帜”
一直以来,在全社会树立道德典范,发挥道德引领作用,是我们党开展道德教化和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方式。雷锋就是值得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学习的道德模范。习近平认为,道德模范具有强大的价值示范作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1]158。近些年来,为了发挥道德模范的旗帜引领作用,激励社会大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向先进模范学习的活动。比如,中宣部等部委联合开展的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为全社会树立了价值观建设的标杆,涌现了很多“最美人物”、“道德榜样”和“中国好人”。
六、文化熏陶论
关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习近平提出了“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1]164等多种渠道。其中,“文化熏陶”法,即习近平所强调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64的方法尤为关键,因为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源泉是“文”
文化的本质就是“以文化人”。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人文化成”、“以文化人”。所谓“以文化人”,就是运用社会主流文化来培育人、教化人。正因为文化具有这种特殊的功能,所以习近平特别重视“文化熏陶”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他特别指出:“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64只有借助文化熏陶,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内化为人的精神素养、外化为人的价值实践。
“以文化人”,“文”是“化”的思想源泉。不过,“文”有很多种: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分、有文化精华与文化糟粕之别。不是所有文化,都能熏陶出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是习近平上述讲话中所言的“文”,才是对“人”进行“熏陶”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取之不尽的思想精髓,如讲诚信、重和谐、求平等,等等。它们都可以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革命文化是激励新时代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遵循,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定海神针。人们如果失去先进文化的指引,就会丧失价值辨别力,就容易被鼓吹“普世价值”的西方文化“化”入迷途,陷入价值迷茫。
(二)核心是“化”
“以文化人”,核心是“化”。所谓“化”,包含三层含义:首先,“化”是一种过程。实现“感化”、“教化”、“转化”,每一种“化”,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需要先进文化无处不在,需要先进文化持续引领。所以,习近平强调的是文化的持久“熏陶”。
其次,“化”是一种方法。怎么“化”,是很有讲究的。照本宣科、教条灌输,达不到“化”的成效。那究竟如何来“化”呢?这就需要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价值观建设的规律。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65这就要求文化宣传部门善于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先进文化作品中所蕴含的正确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去。如此一来,在各种先进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就会不知不觉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再次,“化”是一种效果。习近平要求,先进文化的传播要努力达到教育人、感化人的效果,使人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1]165。
(三)目的是“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关键,“文化熏陶”的实质,是“以文化人”。而学校就是“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因为它是传播先进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习近平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184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使命,是“立德树人”,是要通过传播先进文化达到“化人”、“育人”、“成人”的目的,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成为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的人。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先进文化的熏陶,社会成员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才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自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成为精神价值领域极其富有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正是着眼于“人”的塑造,习近平指出,在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着力点,就是要努力培育出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42。这也正是“以文化人”的根本指向。
注释:
①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目标,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维度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增加了“美丽”的要求,但实际上两者在内容上是完全一致的,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和谐”核心价值观的规定,既包括社会和谐、也包括生态和谐(即“美丽中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