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驱动,促成语感
——谈驱动语感的四种方式

2019-01-10江苏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9年6期
关键词:王孙春草音韵

江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了“语感”二字,可见对语感的重视。很多人认为语感是虚的,无法言说,即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感确实具有“虚”的一面,但不能因其“虚”就“无所作为”。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某些方式来驱动学生语感的有效形成。

一、提炼——驱动文体感的形成

文体感是语感的第一个特征,是指对文章体裁的敏感。口语,往往“口说无凭”,没有明显的体裁之分,但书面语的表达有“写”出来的文体表达规范。比如,写诗要用诗的方式思考,写散文要用散文的方式思考,写小说要用小说的方式思考。一个语感强烈的人往往具备不同寻常的文体敏感度。

对文章体裁的敏感是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训练出来的。文章的体裁多种多样,从宏观角度说,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从微观角度说,有散文、小说、诗歌、传记等。下面笔者以高中学生写得最多的议论文为例,分析议论文中的这种文体感如何通过提炼来驱动形成。

当年何永康老师亲自写了一篇下水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何老师的这篇文章可以算作议论文的经典样本,想写好议论文的同学可以对照这篇下水作文,反复研读,用心领悟。

这篇文章除了论点、论据和论证外,笔者还提炼出了若干特别的“元素”:“然而”“是为”“实践证明”“之所以,是因为”“否则”“不仅,而且”“当然”“还”“一般来说”“难道”“再者”“却”“没有,就不会有”“如果,就”“所以”“正确的态度是”。

我们可以把提炼出的这些“元素”归类:其中,“是为”用于界定概念;“实践证明”“正确的态度是”用于提出观点;“然而”“却”用于表示转折;“之所以,是因为”“所以”表示因果;“不仅,而且”“还”“再者”表示递进;“否则”“没有,就不会有”“如果,就”表示假设;“当然”表示让步;“难道”表示反问。

这些可贵的“元素”在其他文体中也常会看到,但毫无疑问,它们在议论文中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典型的。它们彰显着议论文的论点、论据与论证,是议论文文体的表现特征。学生的作文中如果能增加一些这样的议论文元素,议论的色彩就会浓烈得多。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提炼出来的议论文元素加以重视,反复研究,引导学生将其“植入”作文。这样,学生的文体感将会越来越强,议论文写作也会得心应手。

二、模仿——驱动音韵感的形成

音韵感是语感的第二个特征,一个人的音韵感直接关系他的语感能力。音韵感可以用模仿来驱动形成。

我们可以模仿文章中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营造出的音韵感。朱自清在散文《春》中描绘春天鲜花盛开时说:“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都用四字句,句式相同,节奏匀称,读来朗朗上口,蕴含着诗情画意。他写春雨时说:“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同为三个比喻句,句式整齐,语调短促,充分展示了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毕淑敏在《造心》中说:“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珑。久拖不绝的谨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致。”这句话用了相同的句式:“……未必就……,……未必就……”她在《孝心无价》中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这段话连用了四句“‘孝’是……”,同样构成了极强的音韵感。抓住了这些句子,就找到了音韵感的源头。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句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有的应该积累背诵;在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把它们运用到作文中,从而增强作文的音韵感。

我们还可以模仿回环悦耳的叠音词营造出的音韵感。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句中“田田”“亭亭”描绘出荷叶特有的风致,“层层”写出叶子的浓密,“粒粒”写出花的点缀,“静静”“薄薄”则写出这些景致的静谧,朦胧的、如被云雾轻纱笼罩的月下美景被极细致地描绘出来。叠词的运用,使这种美体现得恰到好处,文章读来音调优美,语感极强。叠音词运用恰当,可以突出词语意义,使对事物的描绘更加形象、恰当,进而营造出音韵感。抓住了叠音词,能够促进音韵感的形成,把它们应用到写作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归纳——驱动层次感的形成

层次感是语感的第三个特征。我们要努力在阅读和理解文章时建立一种层次感意识。当然,这种意识还需要通过归纳来驱动。

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退辩”艺术就相当有层次感。烛之武见秦伯,双方并没有互动,更没有唇枪舌战的交锋,只是单向对话,从头到尾就烛之武一个人说话,然而秦伯却心悦诚服,可见这其中确有不凡之处。烛之武不是“一语中的”,而是如一梭子弹出去,弹无虚发,枪枪都打在靶心。烛之武的说辞仅有百余字,却曲而有致,折而有力。我们通过归纳,透过层层“迷雾”,看到了烛之武向我们展示的一个极为严密的“游说层次”。归纳如下:

围郑 郑知既亡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亡郑 晋厚秦薄 阐明利害

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

存郑 君亦无害 诱之以利

拉拢关系 证明说理

援史 朝济夕设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看今 阙秦利晋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析事推理

烛之武游说的这五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利弊,摆事实,讲道理,最后让秦伯心悦诚服。层次相当清楚,层次感也是我们在分析一篇文章时必须具有的一种思维意识。教师如果没有层次感意识,通常就会满足于学生表层化的解读,无法深入。

再看苏洵的《六国论》。我们仍然通过归纳进行分析。文章开篇单刀直入地提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为全文的议论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然后文章从两个层次展开论述。第一是从“赂者”方面进行阐述:围绕一个“赂”字,正面论证,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是从“不赂者”方面展开论证:首先指出齐国不与秦国抗衡,更没有真诚联合其他五国,反而依附于秦国,最终灭亡;其次论述了燕国和赵国失败的内因和外因,因此说“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又使用“向使”进行假设论证,论述更为酣畅淋漓,从反面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推论。

反复研读、揣摩文章,通过归纳加强层次感,可以切实提高语感。

四、拓展——驱动意境感的形成

意境感是语感的第四个特征。以诗歌为例,诗歌中声、象、情的联系是最为普遍的。因此我们要把诗歌中由物象营造出来的意境把握好,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我们不能把诗中描写的景物孤立理解,因为孤立的景物只是物象,不带感情色彩。只有放在诗句之中,赋予一定的情境,具有一定的情感色彩,物象才能成为意象。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词语之间、句子之间产生一定联系,蕴含在单个词语内部的情感才会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形成意境。

拓展可以驱动意境感的形成,而意境感可以从已有的积累出发。我们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依靠已有的知识积累,再现诗歌情境,形成审美感受,进而形成语感。例如理解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中“春草”的含义。如果学生头脑中积累了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中“春草”的含义,或者《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中“春草”的含义,知道“春草”出现在送别诗中,大都含有离别相思之意,那就可以大胆推断李煜词中的“春草”所蕴含的也可能是这样一种离愁别绪。这一意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迁移联想形成认知,有效促进意境感的形成。

在感悟诗歌典型意象时,教师可以通过拓展补充有着相同意象的其他诗句,然后再归纳概括这一典型意象的固定含义,以加深学生认知。比如“王孙”一词,古诗中经常出现。一般词典都解释为“王侯的子孙,也泛指一般的贵族子孙”,但它也有如下含义,比如:《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中的“王孙”指游子、行者;郑谷《菊》“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王孙”指王公贵族的子孙或特别出色的人物;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中“王孙”指对青年男子的尊称。此外,“王孙”还有词牌名、中药名、猴子等意思。如果学生掌握了“王孙”的这些意思,以后再读到和“王孙”有关的文章或诗词时,就可以很自然、很顺畅地联想,从而通过拓展驱动意境感的有效形成。

语感的“无形”,有时会让师生陷入一种“不可知论”,进而不知所措。在语言教学中,教师经常提到的办法是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这个办法当然不错,但太过笼统。语感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把语感“逼”出来,以便更好地复习备考。

猜你喜欢

王孙春草音韵
都是自负惹的祸
春 草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青春版”越剧《春草》首演
教师的语言如何主宰课堂
萋萋芳草忆王孙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
《汉语十四行试验诗集》的音韵艺术
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