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拿大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及其启示
——以多伦多大学为例

2019-01-10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多伦多加拿大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紧接着,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于2017年9月联合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建设好“双一流”大学,必须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1],取其精华,赶超世界一流学府的发展步伐,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

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各种民族、文化及宗教高度融合,教育也高度发达,一直位于世界前列。虽然加拿大只有3 600多万人口,但是在2019年QS世界大学的排名中,多伦多大学位居28名,麦吉尔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分别位居33、47名,阿尔伯塔大学排在109名,而且还有9所大学排在前300名之内[2]。这些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留学生前去求学,也逐渐成为我国留学生的首选留学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在多伦多大学不到15 000名的研究生中,中国留学生大概占9 000多名,超过总人数的60%。然而,加拿大学费高昂,比如多伦多大学国际生的学费约是北京林业大学的30倍(约合人民币15万元),生活住宿费用也市场化(加拿大高校的住宿费高昂,且学校只负责大一学生的住宿),使绝大多数优秀的学生家庭无力承担。因此,若我国的大学能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把加拿大高等教育的优势消化借鉴变为自己的优势,则必然会使我国的优秀学生回流,并吸引全世界的优秀生源,使自己成为全球公认的“双一流”学府。

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笔者有幸赴加拿大一流学府——多伦多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访问学习。访学期间,笔者通过进入课堂、参与讨论、调研访谈、资料查阅等形式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了非常深切的体会。为了使我国更多高校提升自己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早日成为国际化的高水平“双一流”大学,笔者总结了加拿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希望给同仁提供借鉴。

一、加拿大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其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大学自制、教授终身制、高等教育普及化等政策的影响下,形成了加拿大“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如多伦多大学的校训“as a tree through the ages”(参天大树)一样,“尊重人、以人为本”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从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机制来说,加拿大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以兴趣为导向

“以兴趣为导向”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灵魂,也是每位求学者的源动力。这个源动力,使很多学生在小学、中学“糟糕”教育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学校或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各个领域创造奇迹。加拿大历史上有1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多伦多大学,访问任何一位学生:“请问您喜欢自己的专业吗”,得到的答案一定是“喜欢”,这与加拿大的教育体制以及国情是分不开的。在加拿大,从小学到高中,没有统一规划的教材,相反选修课却非常多,而且内容丰富,特别是在高中,很多选修课与大学的专业密切相关,甚至还与以后的工作联系紧密,这使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课程,逐渐养成自发、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高考,学生可根据最后几年的成绩申请自己想去深造的大学。申请时,班主任还会反复提醒:“您确定要上university吗”“university毕业以后也许没有college工资高”(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分university与college两种,university一般以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为主,偏重理论;college基本以社会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偏重实践,以就业为主)。另外,加拿大本国的学生,只要高中阶段的平均成绩在75分左右,就有50%以上的机会申请到本国的一流学府(其录取人数占university总人数的35%左右)[3]。比如,多伦多大学实验中学的学生,进入多伦多大学深造的比例在70%以上。也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会选择college就读,因为在加拿大,职业无贵贱,工薪阶层收入差别不大,这使学生在做选择时能够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兴趣[3]。此外,政府及各个教育部门对弱势群体(穷人、残障人士等)相当尊重,不仅隐私保护做得好,还会提供各种福利和教育支持,比如在每个学期及假期,都有免费的游泳营、英语学习活动、篮球训练营、新移民英语学习班等,各个教会的免费活动也很多,这些弱化了收入及学历对幸福生活的影响。

加拿大教育资源丰富、一流大学门槛低、职业与工资差别小、社会福利高等因素,使“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在college或university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比如,几乎所有的加拿大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独立自主地去选择大学里的专业,他们的父母一般会尊重并支持他们的决定;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兴趣发生改变或者转移时,学生可以随时转专业(需要达到录取标准),甚至转学校,可从college转到university,或者从university转到college。加拿大教育提倡终身学习,一般没有入学年龄的限制,只要你有兴趣、想学习,就有机会继续去高等学校学习深造。

2.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体现在加拿大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校方认为“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制定的各项政策会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意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个人特长,因此教学以引导、鼓励为主,因人施教。比如,在多伦多大学,每位新生入学就会申请到一个ID号,通过该ID号登录校园网进行课程的选择,还可以在上课之前获得教师的授课资料。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多数院校都为学生量身定制了属于学生个人的培养计划,并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实习方案,以及实践类课程。比如,多伦多大学的森林保护硕士专业,只有3门左右的必修课程,研究生选课的灵活性很强,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兴趣设计自己的课程体系,包括选修课程、实习机构、学位论文题目等[5]。

教师授课以引领为主,学生需要利用大量的课下时间去自学,从而获得作业和考试需要的各种知识。在多伦多大学的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授课,并提出问题;教师会很开心地答疑解惑,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尊重。若学生还有疑问,可以给教师写邮件,预约时间进行一对一讨论。另外,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课也很多,多伦多大学大部分教室的课桌都是可移动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摆放课桌,方便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讨论。为了上好讨论课,每位学生都必须主动自主地去拓展新知识,并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见解。

多伦多大学林学院的研究生讨论课是林学院硕博的必修课,目的是在学生开展林业研究的起步阶段提高他们的陈述技巧和培养他们对林业科学的正确评价能力。另外,个别课程,如“林业研究方法”还有专题研讨会[5]。多伦多大学林学院还开设了专门的野外训练课程,如“森林生物多样性”课程就设有为期9天的野外宿营训练环节,让学生考察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4]。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动性和潜力。值得一提的是,多伦多大学还会提供“本地家庭寄宿计划”,以便留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加拿大的学习和生活中。

(二)教学管理机制的优势

1.学分通用

说到转学无障碍,主要是因为学分在加拿大各个学校之间是通用的,也是互相承认的。学生取得学位、学历的时间不受限制,两年制的专科可以读到八年。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是没有差别的,甚至本科转专科、专科升本科也是无障碍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个人兴趣,随时更改自己的学习计划,自由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方式以及注册时间等[5]。一旦修够学分,就可以提前半年甚至一年毕业,还能够节省不少学费。

因此,在加拿大,只要你想上学,无论你年纪多大,都有机会上大学、读研究生。在多伦多大学的校园和课堂上,到处都能看到年纪比较大的40岁以上的学生,还有来自其他各个大学的暑假实践本科生,他们在各个实验室或者课堂上选修学分。另外,在college毕业后,学生还能转进university就读三年级,以获得学士学位。每年都有很多college的学生转到university去深造,也有不少university的毕业生,继续到college去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然后再去找工作。而且,college和university都招有研究生,当然两者的培养目标差异较大[3]。这种学分通用的教学管理政策,使加拿大的高等教育非常普及,曾一度超过美国的高等教育水平。

2.宽进严出

宽进严出是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优异的决定性因素。加拿大的大学淘汰率很高,基本上每门课程的成绩都是由很多平时的作业、结课考试和其他的考核方式所构成。以百分计的话,小型作业约占10%,大作业约占35%,结课考试占55%左右[6]。作业的形式各异,包含论文、个人课题、小组课题、个人PPT汇报、小组PPT汇报[6]。比如,个人课题多为研究型课题,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才能写出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尤其对于实验性课程,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小课题。不管是什么活动,都要写报告,并且要按时交,教师对每一名学生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学生为了获得学分也十分努力配合。

多伦多大学的各门课程,及格率一般只有60%,通常没有重修和补考机会,一旦不及格课程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强制转专业甚至转学、退学。加拿大大学的毕业率多数在60%~80%之间,部分专业更低。比如,亚岗昆学院的王牌专业“动漫”,学生毕业率低于30%,但是成材率很高,有将近70%的毕业生都就职好莱坞,风靡全球的《疯狂动物城》就是该校毕业生的杰作[3]。在university毕不了业的学生,可以转到要求较低的college学习技术后再就业[3]。宽进严出的教学管理政策保证了加拿大毕业生的质量,打造了该国优异的教育水平。

3.校企深度合作

加拿大的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其主要形式就是“Co-op”(co-operative education)校企合作的教育课程,且一般为必修课程。“Co-op”课程为“带薪实习课程”,即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校安排就读该专业的学生到加拿大相应的公司工作,但不同于就业安排,该课程有效地实现了校企教育资源的互补[7]。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获得一部分学分、积累工作经验、完善就业技能、了解本行业概况,而且还有一定的工资收入,同时也更有机会被心仪的企业留用。学校一般通过具体的“Co-op”网站将所有的工作和要求进行公示,学生自由申请;学生通过面试后,带薪实习,雇用单位或企业安排专职人员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并评价,学生通过考核后获得学分。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除“Co-op”课程外,还有专门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的专业课程,产学对接。同时,加拿大的大学一般都有由政府、企业和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该学术委员会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教学大纲(即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围绕市场需要编写严格的教学标准(DACUM)。学术委员会定期进行教学评估,一般3年一小评,5年一大评,大学须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保证学生的所学符合企业岗位和市场发展的要求。

校企合作的教育课程与大学传统的专业实习课程不同,前者是有酬的,要经过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学生要真正从事实际工作,雇主对学生的要求与其他正式雇员一个标准。多伦多大学林学院为了使在校研究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专门安排了实习环节。学生可以参加加拿大或国外有关森林保护或环境工程的暑期实习工作。林学院的教学秘书和教职工会帮助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独立地寻找实习工作。通常,学生的实习要持续2~3个月。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对森林保护的实践性问题进行分析,与森林管理者一起解决相关的林业实际问题。学生的实习成果将被应用于研究论文或咨询报告、管理计划等重要的政策建议中。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模式使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产学研的高度融合。

二、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变更将会更加迅速,中国制造2025、智能化、虚拟化时代将对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鉴于加拿大特别是多伦多大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笔者认为,在我国建设“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小有成绩,但是要想比肩“常春藤”学校,只有建立以兴趣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严进严出、校企高度合作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才能使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具体来说,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有以下2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1.以兴趣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近年,我国许多高校大类招生以后,学生能够在第一学年之后再选专业,这样有了大学一年的情况了解和学习,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各个相关专业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然而,现实是,所能选的专业仅限于本学院开设的专业,且转专业非常不易,对成绩要求较高。未来,必须让学生主动、自由地以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足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打破转专业甚至转学校的限制,使学生真正地爱上自己的专业,愿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快乐而又高效地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2.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正面的激励、表扬为主,增加以学生为主导的讨论课和实验、实践类课程,安排便于上讨论课的教室及桌椅(比如北林大的“智慧教室”就很赞),引导学生课下积极准备、课上勇于发言,在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和团队一起共同总结、撰写报告。在课程考核上,应提高讨论、实验以及实践类课程的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并分环节进行加分,使学生重视该部分内容,养成主动自学、分析及总结的习惯,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另外,在学生录取和毕业年龄上,不应设置障碍,应鼓励任何年龄的人群进入高校学习和深造。

(二)教学管理机制方面

1.严进严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中加高等教育的差异可以概括为中国为“广种薄收、严进宽出”,加拿大为“精耕细作、宽进严出”。我国大学也需要学习加拿大的“严出”,设置一定的不及格比例,比如每门课必须有一定的不及格人数,鼓励跟不上的学生退学或转专业,实行“严进严出”,切实提升我国“双一流”大学教育的质量。只有这样,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才会杜绝迟到、旷课、课堂睡觉、玩手机的现象。另外,必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让教师因为害怕学生评教打分低而降低考试难度,甚至对迟到、旷课、课堂睡觉、做其他事情的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在授课教师权限上应进行制度保证,比如教师有权对多次不认真听课、不写作业的学生进行退课处理。

2.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行业需求型人才

现阶段,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对很多行业来说,企业的技术在很多方面走到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前面,而且大学很多专业的课程多以纯理论讲授为主,教材上的有些内容远落后于市场,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距离。只有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了解到什么知识是重要的,自己到底能做好什么,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实现自己的价值、造福社会。因此,笔者建议在校企合作时,要设置企业导师,让企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实践课程和培养计划的制定及落实,并鼓励校内教师作为助教积极参与其中。另外,建议在每年的暑假安排3周的实习,让学生到企业学习、赚取一定的生活补贴、修得一定的学分。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各项工作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本专业、本行业的感情,毕业后可以激情满怀地从事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多伦多加拿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在加拿大留学的第一年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加拿大看病记
《为奴十二年》摘多伦多大奖
远离是非之地
2009版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