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高考试题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019-01-10云南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9年1期
关键词:考查政治素养

云南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进行教育的课程; 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为了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变革,从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本文就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结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发挥高考试题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素养

近年的思想政治高考试题都注重反映发展理念,反映发展建设成就,如2018年全国Ⅰ卷第39题,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修改宪法,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学生要从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宪法修改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要求;广聚民智,形成修宪共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宪法修正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经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内在要求。2018年全国Ⅱ卷第39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订的党章有关“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重大论断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引导学生领悟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实践逻辑;再如2017年全国Ⅲ卷第39题,要求考生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考生理解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理解中国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积极贡献。

通过这类试题,引导学生对当前国家政治制度、政治道路和领导力量的认知、认可和认同。特别是对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和执政地位的认知、认可和认同,是新时代的最佳素材。

二、运用思想政治高考试题,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导向作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

近年高考思想政治科试题设问层层递进,整体性强。如2018年全国Ⅱ卷第40题,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要求学生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学生要运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等知识加以分析说明。2017年全国Ⅱ卷第38题,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民主党派的参与以及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说明我国民主党派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并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在知识内容方面,试题考查了民主党派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知识,还考查了生产决定消费、产业链等知识。在能力要求方面,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此达到引导考生认识事物本质、特点或成因的考查目标。2017年全国I卷第38题,以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过剩结构不佳的现状为素材,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素材,发现并概括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思考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试题呼应当前经济领域改革重点,突出考查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情境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提出解题思路和方法,得出创见性的结论,并用恰当的学科术语予以准确清楚的表达。这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不能局限于单一知识,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多个侧面进行设计,在充实和扩展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考生养成多角度、多侧面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面对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等,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多角度和开放性的设问,引导考生多维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调动和选用恰当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和思维成果提供更多空间,这都要求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作出理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表现出的独立思考、辩证批判、宽容多元的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

三、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公民的学法守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如2018年全国Ⅲ卷第39题,以2018年3月,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写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权为背景材料,以生态责任问责为切入点,考查追责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央督察组就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开展专项督查是以人为本,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相关领导干部予以行政撤职和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意在政府要还人民碧水蓝天,积极履行职能建设美丽家园;宪法明确规定生态文明建设为国务院行使的职能,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再如2017年全国I卷第39题,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作法律解释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分析为什么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104条作出解释,以及这一解释对遏制“港独”维护香港法制的重要意义。培养青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国家意识,既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等素材,结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知识,树立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这都要求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表现为对法律权威的认可、尊重和遵从。

四、充分运用高考试题的导向作用,提升其公共参与素养

公共参与,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态度和行动,直接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每一个公民在公共生活中享有自己的合法权益、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有效承担公共责任的能力。

2018年全国Ⅱ卷第40题,设置班级举行“学习袁隆平,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2018年全国Ⅲ卷第40题,以甘祖昌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价值观、文化的作用的知识的理解并请围绕学习甘祖昌精神演讲会,以“青春、奋斗”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新要点。再如2017年全国Ⅱ卷第39题的精准扶贫题材,2018年全国Ⅲ卷第38题的互联网+等题材,均紧贴国家当前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话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引导他们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和提高参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能力和素养。2017年全国I卷第40题第(3)问,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2017年全国Ⅱ卷第40题第(3)问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等,都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选材必须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引导学生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体验民主决策的价值、感受民主监督的作用,遵循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鼓励学生热心公益活动、乐于公共服务、践行公共道德、展现公共精神;获得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具备公共交往中善于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表现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猜你喜欢

考查政治素养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