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脱水症状的综合防治措施探讨

2019-01-10

猪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补液氯化钠猪只

李 乐

(河南省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新乡 453000)

1 猪发生脱水症状的原因

在所有的家畜之中,猪的脂肪含量相对更高,而体内的含水量则相对较少。特别是在猪养殖过程中,随着猪的年龄增加,其肥胖程度也随之增加,而由此造成了猪体内的水分含量的同步降低。因此,对水分的代谢需求会相对提高。而另一方面,在猪养殖过程中大多并不单独进行喂水,猪只的水分摄取一般来自于饲料(1份风干饲料需要添加6倍左右的水)[1],因此当猪出现疾病时,一旦出现食欲不振,就容易造成外部水分补给的不足,造成猪只出现脱水。此外,部分猪只在患病后,会由于上吐下泻、持续发热、排尿情况增多等问题,造成体内水分代谢的加剧。上述情况下,都容易出现猪只的脱水症状。

一般当猪出现脱水症状时,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的生理及病理表现,仅仅可观察到其进食进水量的减少。直到脱水症状加重时,猪的细胞内液会通过细胞膜向外部散失水分,最后造成细胞内的脱水,并引发其他的外部症状表现。此外,在猪的脱水症发生之时,细胞外液也会因为无法得到水分补充造成血液浓稠,影响猪只的正常血液循环,造成猪体内的有毒代谢物的堆积,影响猪只的机体健康。

2 猪发生脱水症状的种类

猪发生脱水症状的种类主要包括3种:即轻度脱水症状、中度脱水症状以及重度脱水症状。

2.1 轻度脱水症状

猪只发生轻度脱水症状时,一般会表现出精神状态不佳,并出现排尿减少、颜色变深的情况。同时,轻度脱水症状的猪只,食欲会有所减退,而饮水欲却会相对增加。这一阶段,猪的整体脱水量大概占全猪重量的4%。

2.2 中度脱水症状

当猪出现中度脱水症状时,往往表现得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严重,饮水欲望却变得十分旺盛。且病猪同时会出现心跳加快,鼻镜发热的情况。病猪的皮肤柔韧性会显著变差,皮肤弹性变弱,排尿量明显减少且泛黄,排便干燥,出现便秘状况。在这一阶段,猪只的整体脱水量,大约占到全猪重量的6%。

2.3 重度脱水症状

当猪只出现重度脱水后,其明显出现精神萎靡,且嘴鼻干燥、眼球下陷、舌苔发黄以及猪儿静脉塌陷的现象,同时体温升高显著,心跳变弱,心率变快,排尿基本停止,排便更加干燥和困难。这一阶段,猪只的脱水量,大致可以占到全猪体重的9%以上。而若脱水症状进一步恶化,脱水量超过全猪体重16%以上时,病猪将会出现濒死状态[2]。

3 猪发生脱水症状后的综合防治措施

当猪出现脱水症状时,可先期对猪只进行补液措施。相关养殖人员要及时向猪体内输送足够的水分及电解质,从而帮助猪只尽快缓解并脱离脱水症状。之后,针对疾病引起的猪只脱水要进行针对性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仅以脱水症状补液措施来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面进行补液。

3.1 经口补液策略

这种补液方式多以轻度脱水猪为主,当猪只出现饮水欲增加之时,要供给足量的干净水源,保证猪只自饮不受影响。同时,在经口补液的过程中,还可针对病情酌量添加氯化钠、葡萄糖以及碳酸氢钠等物质,其用量为:每100 mL饮水中可添加1 g氯化钠、7 g葡萄糖以及1. 6 g碳酸氢钠。若猪只脱水并伴有严重腹泻时,可在每100 mL饮水中添加25 g氯化钠、50 g葡萄糖、25 g碳酸氢钠、1.6 g氯化钾。

3.2 腹腔内补液策略

腹腔内补液策略由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即容易造成病猪的内脏损伤,甚至造成病猪出现腹膜炎等症状,因此其使用需要特别小心。使用腹腔内补液的方法,能够让出现脱水症状的病猪获得快速而充足的水分及营养补充,一般常用于仔猪及育成猪的补液工作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腹腔内补液时需要注意病猪的血容量情况,一般血容量较低时补液效果会变差,猪只对液体的吸收效率也较低。

3.3 静脉补液策略

针对严重脱水的病猪,可以使用静脉补液的方式进行治疗。一般通过猪耳静脉进行注射补液。在具体的静脉补液工作中,首先要保证猪只的站立或侧卧,并用手握住猪耳进行反复拍打,直至耳静脉血管显现。然后用手对猪耳进行固定,之后经过对猪耳的局部消毒进行静脉穿刺,其针头与猪耳皮肤呈15°仰角刺入静脉。最后可用2个20 mL容量的注射器进行交替操作,推入补液。或者以吊瓶的方式,将葡萄糖、氯化钠及水分一同输入病猪体内。关于静脉输液的用量,需要根据病猪的症状及体重的5%到8%进行估算。一般正常情况下,猪只的需水量通常在15 L左右,氯化钠的需求量为3~5 g左右。猪只的排尿方面会经尿液损失2~4 L左右的水分。

在整个静脉补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静脉穿刺上应力求精准,避免液体漏入皮下造成猪只静脉周围组织的水肿和坏死。其次,在整个输液过程中,应尽量控制病猪的骚动情况,避免因病猪乱动或寒颤影响输液,实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放缓或暂停输液[3]。再次,注意天气对输液的影响,若在寒冷天气进行输液,需要先将药液加热至接近猪只体温后,再进行输液操作。

4 病猪脱水症状解除的认定标准

经过上述补液处理后,病猪其精神状况一般会出现好转迹象,并口腔分泌增多,口腔环境变得潮湿,鼻镜部分也相对更加湿润。同时,脱水症状解除后,猪只的皮肤弹性也会恢复,其排尿量和次数也将相应增加,排尿的颜色也会由以前的深色逐步变浅。呼吸方面猪只也会更为平顺,心率变得正常。出现这些临床表现后,即可认定病猪脱水症状已经解除。

5 结语

生猪的养殖过程中,猪出现脱水症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情况。特别是当猪只出现饮食饮水问题或疾病问题时,尤其容易发生脱水情况。无论是外部的水分摄入,还是内部的代谢水分不足,都会造成生猪的脱水问题,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养猪人员需要积极观察生猪养殖情况,并根据症状判定其是否出现脱水及脱水的程度。最后可通过补液措施治疗其脱水问题,补液措施能够通过向病猪体内输送必要的营养物质、盐分及水分,达到促进病猪血液循环的目的,对其缓解脱水症状和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有着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补液氯化钠猪只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氯化钠
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补液治疗体会